志愿军为什么要拼死炸掉水门桥?美军为什么要不惜代价地奋力修复水门桥?
双方为何要在长仅8.8米的小桥开展殊死较量?
志愿军发动长津湖战役,最初的军事战略目的,是伏击围歼敌军。
志愿军以三个军共15万人兵力围攻。敌我双方进行了新兴里、下碣隅里等激战。
敌军主力美军陆战一师负隅顽抗一番后发现,反攻的胜算几乎为零,最好的选择就是撤退、尽量保全兵力。
于是,美军急忙向南撤退,以到达海边,登上军舰撤离。【趣探网】
水门桥,是美军撤退的必经之路。
这座桥是长津湖水库引水南下工程的一个节点,处于引水渠与山下公路的结合处,地势险峻。
当时美军为了行军便利,就临时修建了这个桥。
它其实就是个微不足道的小桥。
长度只有8.8米,桥面宽仅4米。但是,这个桥横跨悬崖,两头是悬崖峭壁,桥下是沟壑深渊。可以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格局。
如果将它炸毁,就是堵住了美军的退路,成为瓮中之鳖。
于是,这座平常不起眼的小桥,此时成为美军的生命线。
志愿军当然也知道它的重要性,先派了一支小分队日夜兼程,冒着严寒,于12月1日到达水门桥的位置。
由于是急行军,这支小分队携带的弹药量有限,只是将桥面炸毁。
这是一炸水门桥。
紧接着,美军的工兵部队迅速赶到,携带了建桥装备,只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就迅速将桥修好。
这个修复速度让志愿军很吃惊,于是白天埋伏在附近雪地里等待时机。
到了晚上,我军战士绕过美军的警戒,再次炸毁了水门桥,还把美军储备的一些修桥物资一并炸毁。
这是二炸水门桥。
然而,令志愿军深感意外的是,美军工兵部队迅速再次赶到,并且带来了更多的先进装备。
美军利用仅剩的桥基,投入带来的钢材木板等装备,很快再次把水门桥修复。
同时,美军在桥的两侧投入了大量兵力武器,包括一批坦克机枪,把桥团团守护。
显然,美军撤退的大部队越来越近了。
这对我军战士们是个重大的考验。
志愿军见识了美军的先进造桥技术和速度,而且两端的桥头堡难以摧毁。
在时间紧急的情况下,我军战士只能选择舍生忘死,争取将桥再次摧毁,从而拖住美军逃命的步伐。
于是,志愿军将炸桥的部队增加到两个营的兵力。
除了应对严寒、饥饿之外,我
军战士一方面要和守桥的 美军交战,吸引其兵力和 火力,另一方面要抓紧时机想尽办法将桥再次炸毁。最终,我军战士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再次炸毁水门桥,并且斩草除根,连桥墩也一并炸毁。
这是三炸水门桥。
按理说,这下美军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只能哭晕,向上帝祷告了。
但是,令志愿军震惊的是,美军竟然很快调用运输机,将修建桥梁的钢制组件空投到水门桥附近。
美军工兵部队利用这些组件,用了约三天时间,就建成了一座新型钢架结构桥。
事后得知,是美军紧急命令日本的三菱工厂加紧制造M2型车辙桥组件。建造水门大桥需要4组车辙桥,每一组M2型车辙桥均重达一吨。
随后,美军调用重型运输机,将造成的8组车辙桥组件从日本运送到朝鲜战场,再空投到水门桥附近。
载重可达50吨的新桥建成不久,溃逃的美陆战一师、步兵第三师大部队就来临。
众多兵员和汽车、坦克等重型武器装备,顺利跨过桥,继续撤逃。
这下,志愿军只能咬牙切齿地痛恨了。
志愿军沿途继续追击缠斗,但是溃逃的美陆战一师、步兵第三师残部,还是得以到达海边,坐上接应的军舰逃跑。
其实,水门桥战斗是长津湖战役的延续、组成部分。
我军与美军在水门桥进行了殊死较量,三炸三修。
这场战斗,志愿军继续经受了冰与火的考验,再现了钢铁意志和坚强的战斗精神,付出了沉重的伤亡代价。
同时,水门桥战斗展现了美军的工兵建桥实力,而这背后是美国的工业技术及强大国力在支撑。
客观地
说,抗美援朝战争,我 军与 以美军为首的 “联合国军”实力悬殊较大,我军的 武器装备落后,只能靠战术和战斗意志拼搏,付出了 很大代价,水门桥战斗就是个缩影。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奋力建设,工业水平和综合国力不断提高。
如今,造桥技术居于国际领先水平,也成为“基建狂魔”称号的有力见证。
世界最高的
悬索桥、世界最大单跨板桁结合加劲梁悬索桥、世界最大跨径的钢桁梁斜拉桥、世界上首座跨度900米以上的 山区特大悬索桥、世界上桥面最高的 桥梁等等 ,都位于我国。目前全球十大最高的桥,有八座在我国。
例如位于
湖北恩施山区的四渡河大桥,是我国首座山区特大悬索桥,首创“大跨度悬索桥先导索火箭抛送技术”,首次将火箭技术引入悬索桥先导索施工,巧妙地 将军用技术和桥梁建设技术结合。在它们面前,遥想当年的水门桥也就只是一条钢板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