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自有黄金屋,在我国的古代,读书被奉为神圣的工作。原因在于,读书不仅是为了获取知识丰富自身,更在于通过读书走向仕途的道路。
这就不得不说存在于我国千年的制度—科举制度。
自唐朝以来,我国的男性可以通过读书来考取功名,国家通过应考者的成绩来进行选拔官吏,这就要说到县试、府试、院试、乡试、殿试。每通过一次考试,那就证明你在做官的道路上更近了一步。
在古装电视剧里经常出现的秀才,就是通过了院试的考生,获得了所谓的生员的入学资格。【趣探网】
秀才
在
我 国的影视剧中,经常可以看见出现“秀才”这一角色,为戏剧作品增添了 不一样的 色彩。例如《武林外传》的 吕秀才,《知否知否应是 绿肥红瘦》中的 孙秀才,无一不带着 穷酸刻薄、文文弱弱的气质特点。可是古代中的秀才是否都是这个样子,古时候的秀才和如今我们的学历是否一样,又有什么不同呢?这里面可大有文章。
虽然经过了院试考生才能得到“秀才”这个称号,但是“秀才”也仅仅是一个人仕途道路的第一步罢了。
秀才作为已经有资格入学的生员,有几个很大的优点存在:
比如,秀才的
社会地位要比普通的 农民商人高一点。当时普遍的 许多富贵人家,也 把秀才当作一种投资股,通过姻亲来联络。例如家里穷困潦倒,揭不开锅的范进,也能娶到有些资产的屠户家里的小娘子当媳妇。
还有
,秀才也 有 了 一定的政治地 位,在面对知县等 县级官员的 情况下,秀才可以不用像普通的 老百姓一样进行跪拜,在公堂之时,知县也不允许随意对秀才进行刑罚。 秀才如果有一些公事要处理的话,也可以去禀告知县。除此之外,虽然秀才中很多人出身贫困之家,但是有了秀才这个功名之后,就可以不用交税,也不用自身去做工抵税等,在一定的程度上能贴补家用。
在古代的村落中,一个村里或出现了
一个秀才的话,那么对这个村落的 文化程度,也 会有 着一定的 影响。所 以说,秀才在古代大多数百姓眼中,是一个潜力股的 存在 ,士农工商排位也是 有 一定的 道理。古今的区别
既如此,那么秀才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历呢?
很多人觉得,现代人步入大学教育的大门,就已经是相当于古代步入了秀才的大门一样。
其实远远不够。
现代的大学教育只是现代高等教育的门槛而已,在高等教育完成之前,都不能称作一句知识分子。
与古代科举制度不同,现代教育体系广义上包括了
初、中、高等教育,以及职业培训等多个层次。各类层次有 不同的学历、文凭和证书等教育资格认证,而有关学历也 就成为了 人们评价教育成绩的重要依据。首先,进士及第的
称号代表着 古代中国的 士子精神与 文化水准,相当于 硕士以上学历的人才。但 是由于教育标准、取得资格的方法以及社会价值观等 方面不同,不能单纯拿来做比较。而古代的秀才,已经相当于考上了顶级双一流大学,并且完成了高等教育。
所以说,现代的大专、二本、甚至一些一本都比不上古代的秀才。
其中,秀才和如今的学历有什么具体区别呢?
第一个原因当然就是两者的目的有很大的区别。古代教育目的深受孔子儒家教育的影响,讲究的是一个“学而优则仕”。
秀才正是“学而优则仕”发展下来的结果。当秀才的唯一目的便是走上仕途的
道路,做一个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政治人才。而对于现代教育,仕途并不是唯一目的,进入高等教育之后,选择的道路多种多样。
或工商、或文学、或科技,高等教育专业五花八门,每个人都希望找到与自己十分契合的,在 每一块领域深耕都能获得属于 自己的 成功。其次,第二个原因就是效果不一样。古人考取了
秀才这个功名后,相当于已经有了当官的资格,再进一步就能直接获取官位了 。但是 对于 现代的专科本科来说,只是进一步接受教育,都不算进入社会,更别说走上仕途之路了 。如果一定要把古代秀才和现代的职位想挂钩的话,那么,秀才更像是现代社会中的公务员预备役。
第三个原因就是,录取率不太一样。虽然古代的人口基数少,读书人口也不多,但是秀才很难考取。
以清朝为例,当时秀才的
录取比例是 1/20000,而考试的人数却有 几十万人,录取率极低,而其中的 秀才,也只有 不到一半的人能成为进士,真正当上官员。并且,秀才并不是每年都考,每三年才考两次,如果遇到大赦天下的情况,才可能有多考一次的机会。如果没有通过考试成功,那就相当于是白读了几年书。
而对于现代人来说,在高中考大学的时候,即使没有成功上岸,但是依然有专科可以读,获取专业知识技术能力。并且,我国的本科率大大高于秀才的通过率,我国各省的本科率平均百分之四十左右。
相当于一个县城的
学校大概能有 百分之三四十的 人考入本科。而且,只要有高中学历的 人都能参加考试,不分男女老幼、贵贱尊卑。可以说,如今的教育制度比科举制度更加有利于人们的素质水平以及生活技能的提高。
总结就是,秀才以及秀才培养方式和我们如今的考试制度管理方法以及目的完全不一样,如果一定要对比的话,秀才相当于现在名牌一本,更相当于现在的考进了编制,但是还没有授权,等待职位调遣的那部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