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教是什么?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那就是有着“乱世下山救世,盛世闭关修行”之称的道教。
而关于道教的起源一般认为是从三国时期张陵的五斗米道教开始。
那么,作为正一教,龙虎山天师道的前身,五斗米教又是如何诞生的呢?
/道的最初
其实,真要论及道教之初,还要追溯到春秋战国的先秦时期。
彼时有一群人以宣扬道德哲学神化论为主,旨在追求长生不死、得道成仙、济世救人。
他们被称为炼气士。
这个被称为炼气士的群体,尊黄帝广成子等上古圣贤,又结合老庄的神秘主义和养生思想所形成的信论。
在西汉前期渐渐形成了修持清静无为、见素抱朴、坐忘守一等修道方法的黄老学,又称黄老道。
不过在
与 儒家的国教竞争中,黄老道和其他 学派一样全都败下阵来,无为而治的理念在政治上失势,最终更加朝着隐修的 方向发展。由此,到了东汉时期,一个刀兵四起,狼烟遍地的年代,道的理念开始因为环境产生了更多的解释。
/张陵的道
首先,黄巾军首领张角,藉《太平经》,托南华老仙之名创立了“太平道”。
他
以行医为由,四处游说,到处宣传“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号召起义,终于爆发了轰轰烈烈的 东汉末年“黄巾大起义”。不过,黄巾起义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太平道”也就渐渐消失。
而另一个几乎
与“太平道”同时产生于 益州(今四川)的天师道,则是 “汉初三杰”张良后人张陵依据老子所著《道德经》而创立的 。关于张陵生平,正史记载非常少。
根据晋葛洪《神仙传》和晚出的《汉天师世家》及其他相关史料,可知张陵生平大致情况。
张陵(约34?—156),字辅汉,沛国丰人,传为汉留侯张良之后(八世孙)。
其少时即精研《道德经》,旁及天文地理、河洛图纬之书,曾入太学,通达五经。
明帝时,出任巴郡江州(今四川重庆)令,后隐居北邙山,学长生之道。
到了顺帝年间,此人修道于蜀中,有鹤鸣出。
随即便自称太上老君“授以三天正法,命为天师;“为三天法师正一真人”,并造作道书二十四篇,开始传播五斗米道。
其道尊老子为教主,奉《老子五千字文》(即《道德经》)为基本经典,以道教早期经典《太平经》中的社会平等
思想吸引民众。据传,张陵还著有【趣探网】
《老子想尔注》,称人君按“道意”治国,国则太平;循“道意”爱民,民即寿考;人法“道意”,可得长久。至于张陵为何又称张道陵?
因为在晋代五斗米道信徒中,常于人名中加“道”字,故被后人称为张道陵。
而其教为什么叫五斗米教?这倒是和现在一些洗脑的销售理念有点关联。
/五斗米教之名
根据《后汉书》和《三国志》的记载,想要入五斗米教的人都须纳五斗米,遂因此而得名。
加上此后道教徒称张陵为天师,并奉为其道教的
创始人,而天师这个称号又 是子孙世袭的,因此,五斗米道又 叫作天师道、正一道。汉代的五斗米大约合今天六七十斤大米,信徒通过向教会缴纳大米,获得入会资格。
刚入会者被称为“鬼卒”,也是最低等级的会员。
当“鬼卒”入会后能够宣扬教义,发展下线的,就会被提升为“祭酒”,“祭酒”统领其发展的部众。
“祭酒”发展的下线越多,统领的“鬼卒”也就越多,收取的钱粮也就越多。
当部众到达一定规模后,就会再次升级为“治头大祭酒”,开始统领一定的行政区域。
《后汉书·刘焉传》:“受其道者,辄出米五斗,故谓之米贼。”
《华阳国志·汉中志》说:“汉末,沛国张陵学道于
蜀鹤鸣山,造作道书,自称太清玄元,以惑百姓……其供道限出五斗米,故世谓之米道。”当然,也有相关记载又说,五斗米教既不要求入道者都出五斗米,也不要求看病之家都出五斗米。
后来龙虎山的天师道乃是张道陵之后,也没有这种规定。
可见,虽同属五斗米教,教派内部也并未一律都要求入道者或病家交五斗米。
因为具体的经济措施是可以根据不同地
方的不同情况而改变的 ,只要教义相同,虽不收取五斗米,也并不影响他们仍然是五斗米教。/五斗米教与巫
其实,张道陵的五斗米道创立于巫觋盛行的巴蜀地区,实际上乃是黄老道与巫道相融合的宗教。
《正统道藏》所收张道陵著述皆近巫觋就是明证。
而当时,巴蜀地
区是汉族与 少数民族杂居之地 ,五斗米道不仅在 汉民族中传播,在少数民族中也 传播甚广,受到了 汉族和 少数民族共同的欢迎与 拥护。东汉后期,宦官外戚专横,朝政非常黑暗,人民遭受深重的灾难,少数民族也
受到残酷的欺压,反抗到处发生,社会阶级矛盾空前激化。五斗米道就是这种空前激化的阶级矛盾的产物。
张道陵弟子有
三百余人,并在 蜀汉一带和 东都洛阳立二十四治,二十四治既是 二十四个教区,为其后五斗米道的 发展奠定了基础。后其与弟子王长、赵升等同时升天而去。
此中虽有后人加上的神话,但是张陵确实于蜀中创立五斗米道和设立二十四治,却为大多数资料肯定。
张道陵的五斗米道,其术主要是
祷祝和刻鬼,假借鬼神符箓以聚徒惑众,以符水为人治病,与 以炼丹求长生为目的的 丹鼎派道教不同,属于 符篆派。其子张衡则在此基础上设立“静室”(一作“净室”),“使病人处其中思过”。
其道徒有祭酒和鬼吏,祭酒主传授老子《道德经》,鬼吏主为病者请祷。
请祷的
办法是 将病人的姓名和 服罪的意思写成文书,一式三份,一份“上之天,著山上”,一份“埋之地”,一份“沉之水”,叫作“三官手书”,祈祷于 “三官”。所谓“三官”,即来源于古代神话的天官(天帝)、地官(地祇)、水官(水神)三神。
古代有的神话认为,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五斗米道承袭,以此为人治病。
/张鲁的夺权之路
公元178年张陵卒,一年后,其子张衡亦卒。
本来“五斗米道”理应由孙子张鲁接班,但
此时的张鲁还不满十岁,年幼稚嫩,上不得台面,所 以,教权便落在 了张陵的另一个徒弟张修手中。二者的矛盾从一开始便是权力的争夺,自然互为对立,且无法化解。
张鲁的母亲喜欢养生美容,颇有姿色,又通“鬼道”,是个神秘而美艳的女人。
自丈夫张衡死后,鲁母便“往来焉家”,张鲁母子与刘焉家的关系逐渐升温,成为了刘焉割据益州的坚定支持者。
张鲁母子见信于刘焉,大致有两个目的:一是,寻求庇护;二是,借刘焉的势力,静候时机,夺回教权。
第一目的非常现实,只有找到靠山才足以与张修抗衡。而第二个目的则需要漫长的等待,这一等便是十余年。
公元190年,关东联军声讨董卓,关东与关西军阀混战厮杀,乱成了一锅粥。
如此,地处西北与西南之间、“财富土沃”的汉中便成了割据自雄的佳境,而张鲁就在此时登上了历史舞台。
191年,刘焉
为了牢牢控制益州的 北方门户——汉中,以屏障益州,任命张鲁为“督义司马”,与“别部司马”张修合兵同击汉中太守苏固。在张修杀了苏固后,张鲁一招黄雀在后又杀了张修,夺其兵众,在汉中站住了脚。
就这样,教权又回到了正宗传人的手中,在五斗米教众看来,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
不过,历史上但凡牵涉到政治的教派,都有无法抽身的隐患。五斗米教也就不再纯粹。
彼时,天下大乱,刘焉虽然表面以汉宗室自居,心里却巴不得早日脱离东汉政权的束缚,坐稳益州皇帝的宝座。
不愿当“汉贼”之名,却又想得割据之实,于是拿不上台面的事自然都得由小弟张鲁来做。
截断斜谷道,杀害汉朝使者
,拥有两副面孔的 刘焉 把锅甩给了 张鲁,摆出一副“五斗米道”又 在汉中“造反”了 ,我是逼不得已才脱离汉朝的嘴脸。不过没想到的是,张鲁却也利用刘焉割据益州的企图,一步一步的实现着自己的愿望。
/理想者的理想国度
张鲁进入汉中以后,和刘焉父子保持了十年亲密无间的关系,直到刘焉去世,刘璋成为益州的第二代统治者。
此时,张鲁在汉中羽翼渐丰,刘璋又“暗弱”,二人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终于,刘璋头脑发热,以张鲁不服调遣为由杀掉了张鲁的母亲和弟弟,成功打破了尴尬。
十年之后,二人再也没有了拥抱的理由,张鲁切断了与刘璋的一切联系,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独立的政治力量。
对于教众来说,张鲁的确没有令他们失望。
张鲁政权是汉末三国之初西部地区最具魅力的政权,是军阀混战中的一块乐土。
其治下政通人和,“民夷便乐之,雄居巴、汉垂三十年”,这块西部最富庶、最安宁的
地区在 大国和 强权的夹缝中,展现出了 强大的 生命力。首先,张鲁改“汉中郡”为“汉宁郡”,封闭谷道,闭关自守,不再按汉代的
官吏制度来设置官员,而是 以各级“祭酒”作为官吏,采取“政教合一”手段来管理辖区的一切事务。此后,他
又利用巴、汉地 区“财富土沃”的优势,以宗教为纽带,把流民、饥民团结在一起,过 起了 平均消费的生活。这种带着“公社”色彩的经济共同体巧妙的缓和了当时最严重的流民问题。
而对于
犯小过的人,张鲁让他 们从事公益劳动来自觉洗刷错误。犯法三次以后才进行惩罚,犯小错误的 罚修道路百步。这种以教育为主、刑罚为辅的精神,让百姓从两汉冤狱遍地的惨境中得以脱身。
此外,辖区内到处“设立驿舍”,为过路人和流民在不带粮食的情况下提供食宿方便。
为了防止贪得无厌和
私心膨胀之人破坏驿舍管理秩序,他 还“以鬼神威恶禁贪”告诫路人和 流民,宣称“食者量腹取足,过多则鬼神病之。”如果你贪婪食用得过多,或者拿走驿舍的东西,将会因此得罪鬼神受到惩罚而患病等。
张鲁的这些做法,合情合理,很得人心。
虽然
入教时收了老百姓“五斗米”作为入道会费,但 是,他又无条件地用在 了老百姓身上,真正体现了 “取之于 民,用之于民”的 为民思想。因此,当时的“五斗米”道深受老百姓拥戴。
汉中百姓安居乐业,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民夷便乐之”,甚至“朝廷不能讨”。
/最后的结局
但这其中却并非没有弊端。
“五斗米道”登上权力的宝座后,开始逐渐向封建化的方向扭曲,借助权力的淫威强迫人们信奉宗教,导致“流移寄居其地者
不敢不奉”。于是,屠杀恶龙的男孩终于变成了恶龙,这一曾闪烁过大同理想光辉的政权,不可遏制的走向了人民的背面。
公元211年,曹操派钟繇、夏侯渊合力进攻汉中,张鲁为了
自守,不惜损害劳动者阶级的 利益,招降纳叛,还封马超为“都讲祭酒”。这个以流民为基础的政权变成了自相矛盾的笑话。
公元215年,平定马超后的曹操亲率十万大军进攻汉中。
无法与曹操抗衡的张鲁在阳平关战败后举众投降,被拜为镇南将军,“封同中侯,邑万户”。
张鲁终于走上了将巴、汉地区劳动者辛勤创造的财富变为向东汉朝廷邀功资本的
道路,曾经的理想国,就在这样的 蜕化和收买下,走到了尽头。至于五斗米教,虽然被人尊为道教之始,但对于那时候的民众来说,张家的道,他们的道,都已经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