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五帝指古代传说中的帝王,说法不一,通常称伏羲、燧人、神农为三皇,或者称天皇、地皇、人皇为三皇。五帝通常指黄帝、颛顼(Zhuānxū)、帝喾(Dìkù)、唐尧、虞舜。
三皇五帝是历史神话人物“三皇”与“五帝”的合称。原始意义上的三皇是指远古三皇(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后增补伏羲氏等作为“三皇”。原始意义上的五帝是指远古五方上帝(东方青帝灵威仰、南方赤帝赤熛怒、中央黄帝含枢纽、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叶光纪,一作汁光纪 ),后增补公孙轩辕等五位上古部落首领作为“五帝”。
1、黄帝(轩辕)
黄帝是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也是
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为啥被称为黄帝呢?是 因为黄帝有 土德之瑞,故号黄帝。黄帝在位期间,征服东夷、九黎族而统一中华的伟绩载入史册。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作《黄帝内经》等 。道教所【趣探网】
指称的黄帝大致有五种情况:一是中央央元灵元君;二是 中央黄帝;三是 日中黄帝;四是中岳黄帝;五是 历史传说人物黄帝。这里所 说的 便是历史传说人物黄帝。2、炎帝(魁隗)
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又号魁隗氏。传说姜姓部落的首领由于
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所 以称为炎帝。 炎帝牛首人身,他 亲尝百草,发展用草药治病,他发明刀耕火种创造了 两种翻土农具,教民垦荒种植粮食作物,他还领导部落人民制造出了 饮食用的陶器和炊具。曾与黄帝合兵于涿鹿大败蚩尤,后又
为和黄帝争夺部族联盟盟主之位决战于 阪泉败于 黄帝之后便归服了黄帝,从而形成了炎黄部落联盟,同时黄帝取代了炎帝在 黄河流域各部落中盟主的 地位。因此,这场战争是 华夏族形成的 奠基之战与关键之战。3、 白帝(少昊)
少昊,姬姓,名玄嚣,远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史称青阳氏,是黄帝长子,母亲为嫘祖。在
少昊诞生的时候,天空有五只凤凰,颜色各异,是 按五方的 颜色红、黄、青、白、玄而生成的 ,飞落在 少昊氏的院里,因此他 又 称为凤鸟氏。少昊开始以玄鸟,即燕子作为本部的图腾,后在穷桑即大联盟首领位时,有 凤鸟飞来,大喜,于 是 改以凤鸟为族神,崇拜凤鸟图腾。4、玄帝(颛顼)
颛顼(zhuān xū)是
中国上古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姬姓,名乾荒;号高阳氏,据《史记》记载是黄帝之曾孙,少昊之孙。在 少昊死后,共工于 颛顼争夺帝位,水神共工是 炎帝的 后裔,与轩辕氏家族本来就矛盾重重。颛顼登帝位后,共工约集心怀不满的天神们,共同反对颛顼。反叛的诸神推选共工为盟主,组建成一支军队。 帝颛顼闻变,一面点燃七十二座烽火台,召四方诸侯疾速支援;一面点齐护卫京畿的兵马,亲自挂帅,前去迎战。一场酷烈的
战斗展开了 ,几个来回过去,帝颛顼的部众越杀越多,共工的 部众越杀越少,共工辗转杀到西北方的 不周山下,身边仅剩一十三骑。不周山奇崛突兀,顶天立地,挡住了去路。此山其实是 一根撑天的巨柱。共工在 绝望中发出了 愤怒的呐喊,朝不周山拼命撞去,不周山竟被他 拦腰撞断,横塌下来。(这就著名的共工怒触不周山)。5、青帝(帝喾)
帝喾(kù,高辛氏,姬姓,名俊,颛顼的
侄子。 上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是《山海经》里天帝帝俊的 原型。传说帝喾以前,人们虽有一年四季的概念,但只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从事农艺畜牧没有一个科学的 时辰顺序,严重制约了农业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帝喾科学探索天象,物候变化规律,划分四时节令,指导人们按照节令从事农畜活动,极大地 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 发展。使华夏农业出现一次伟大的 革命,农耕文明走进了 一个崭新的 时代。司马迁《史记》:“高辛生而神灵,自言其名。普施利物,不於其身。
聪以知远,明以察微。顺天之义,知民之急。 仁而威,惠而信,脩身而天下服。取地 之财而节用之,抚教万民而利诲之,历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之。其色郁郁,其德嶷嶷。其动也时,其服也 士。帝喾溉执中而遍天下,日月所 照,风雨所至,莫不从服。”归总一下,黄帝和
炎帝是同时代人,黄帝吞并炎帝部族后,传帝位于,少昊。少昊传帝位于 ,颛顼。颛顼传帝位于,帝喾。三皇五帝时代跨越了
良渚、大地 湾、仰韶、龙山等 文化时期,时间跨度长达7600多年;是 古代中国从城邦时代至中央集权化奴隶制国家时代的 过渡时期。中华文明自古就有三皇五帝之说,如《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李斯说:“古有天皇、地皇、泰皇。”三皇的称号由来已久,伏羲等人只是继承了远古三皇的称号,最早的 天皇时代距今至少已有 1万年以上,最晚的泰皇距今至少约6259-6129年。后期增补的后三皇五帝在不同著作中分别有不同的说法:
三皇:
燧人、伏羲、神农,出自《尚书大传》;
伏羲、女娲、神农,出自《春秋运斗枢》;
伏羲、祝融、神农,出自《风俗通义》;
伏羲、神农、黄帝,出自《三字经》;
有巢氏、燧人氏、知生氏,出自《庄子》、《纲鉴易知录》。
五帝:
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出自《吕氏春秋》;
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出自《大戴礼记》;
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尧,出自《资治通鉴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