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简介
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德语:Karl Heinrich Marx,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奠基者。犹太裔德国人,政治学家、哲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革命理论家、记者、历史学者、革命社会主义者。一生著述颇丰,主要著作有《共产党宣言》(1848年)、《资本论》(1867年–1894年)等,一些著作是与弗雷德里希·恩格斯共同完成的。
马克思是【趣探网】 支持他 理论的人被视为“马克思主义者”。在马克思的 哲学理论中,对人类历史进程中阶级斗争的分析最为著名。他 认为几千年来,人类发展史上最大矛盾与 问题就在于不同阶级的利益掠夺与斗争。依据历史唯物论,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终将被共产主义取代。
近代共产主义运动、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一般认为,马克思的
哲学在他所 处的 时代没有绝对的 影响力。 但就在他过 世几年后的 19世纪末,马克思哲学迅速传遍各地 。之后,马克思主义逐渐派分为非革命派(Evolutionary Marxism)与革命派(Revolutionary Marxism)。非革命派学说,又称修正主义派,以爱德华·伯恩施坦为中心,主张渐进式的 社会主义发展,视马克思主义为一种道德标准。而革命派则以列宁最为著名,他 强调了 激进强制革命的 重要性。革命派视马克思主义为一种历史科学理论,认为这种理论是绝对正确的 预言。双方皆认为己方学说为马克思主义的 正统。20世纪初到20世纪中叶,凭借列宁及其他
革命者 的 提倡以及苏联的 建立,马克思主义以及社会主义运动达到了 巅峰。马克思生平
早年
1818年5月5日,马克思生于
普鲁士莱茵省(现属于联邦州莱茵兰-普法尔茨)特里尔一个律师家庭。他的 祖父洛宾·列维(Rabbin Marc Levy)是一名犹太人律法学家,他 的 父亲希尔舍·卡尔·马克思,后改名亨利希·马克思(Heinrich Marx)(1817年2月改信基督教路德教派),生于 1782年,同荷兰裔犹太女子罕丽·普列斯堡(Henriette Presborck)结婚,生育多名子女,但 从一确定继承人的 文件中发现,只有卡尔·马克思和 三个女儿索非亚、爱米尔、路易莎存活。1830年10月,马克思进入特里尔中学。中学毕业后,进入波恩大学,18岁后转学到柏林大学学习法律,但
他大部份的 学习焦点却摆在 哲学上。1840年,普鲁士新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即位,迫害异议份子,要求所 有 出版物都必须通过 严格审查,大学失去学术自由,新国王任命的 柏林大学教授F.W.von Shelling将会审查马克思的 博士论文,但 马克思博士论文里哲学高过神学的立场不可能被反黑格尔的 教授所 接受,所 以马克思将博士论文改寄给萨克森-魏玛-艾森纳赫大公国的 耶拿大学(Jena)审查博士资格。1841年马克思以论文《德谟克利特的 自然哲学和 伊壁鸠鲁的 自然 哲学之区别》申请获得耶拿大学哲学博士。毕业后担任《莱茵报》主编,1843年《莱因报》发行许可被普鲁士国王撤销,因为马克思在报上发表了 一篇批评俄国沙皇的文章,引发俄国沙皇尼古拉一世的不满,普鲁士国王接到沙皇的抗议后下令查禁莱因报,马克思因此失业。在 此期间内,马克思认识了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恩格斯是富家子弟却十分欣赏马克思的主张,经常出钱赞助马克思的 活动与 生活费,马克思做学问思考认真严谨但 生活随性,经常拖延要交给报社的 文稿,恩格斯常协助马克思的 工作并代笔部分文章。1843年6月19日,马克思与
苦等 了他7年之久的、生于1814年的 出身德国贵族家庭的 燕妮·冯·威斯特法伦喜结连理。1843年秋,年轻的马克思夫 妇一同踏上流放的征途,来到巴黎。在此期间他着 手研究政治经济学、法国社会运动及法国历史,并最终导致其成为一名社会主义者 。1844年9月,恩格斯到访巴黎,两人并肩开始了 对社会主义的 研究,并结成了 深厚的 友谊。马克思完成《哲学经济学手稿》,这份手稿直到1933年才被发现并发表,被称为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转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
1842年10月任资产阶级民主派的
报纸《莱茵报》编辑。此后《莱茵报》的 革命民主主义倾向越来越鲜明,当局便在 1843年1月决定,从4月1日起查封《莱茵报》,马克思退出编辑部。1843年5月,与燕妮·冯·威斯特华伦结婚。开始对黑格尔法哲学进行批判性研究,写了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这部著作批判黑格尔对国家和法的唯心主义理论,认为不是国家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即经济决定政治。1843年10月到巴黎,与
A.卢格筹办《德法年鉴》杂志。1844年在《德法年鉴》上发表《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两篇文章。前一篇批判“政治解放”即资产阶级革命的 局限性,主张“人的解放”即实现共产主义革命。后一篇阐明无产阶级的 历史使命,认为只有 它才能实现人的解放,还提出对旧世界必须进行“武器的 批判”这一重要思想。中年
1845年,马克思参与编写《前进周刊》,在其中对德国的
专制主义进行了尖锐的 批评。普鲁士政府对此非常不满,并要求法国政府驱逐马克思。 同年秋,马克思被法国政府派流氓殴打,驱逐出境,被迫来到比利时布鲁塞尔。1845年12月,马克思宣布脱离普鲁士国籍。其后和恩格斯一起完成了 《德意志意识形态》。书中批判了黑格尔的 辩证法,并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 不彻底性进行了 分析,从而第一次有系统地阐述了他 们所 创立的 历史唯物主义,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历史任务,为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奠定了 初步理论基础。1846年初,马克思和恩格斯建立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1847年,马克思和 恩格斯应邀参加正义者 同盟。1847年6月,同盟更名为共产主义者 同盟,马克思起草了 同盟的纲领《共产党宣言》。此后1848年革命席卷欧洲,也波及到比利时。1848年3月,马克思遭到比利时当局的 驱逐。在 法国临时新政府的邀请下,马克思夫 妇回到法国巴黎,恩格斯也抵达巴黎。1848年4月,在
德国无产者的资助下,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起回到普鲁士科隆,创办了《新莱茵报》。 随后几乎 所 有的编辑或遭司法逮捕,或遭驱逐出境。1849年5月16日,马克思接到普鲁士当局的驱逐令。5月19日,用红色油墨刊印的《新莱茵报》最后一号第301号出版。6月初,马克思又来到巴黎。他 被迫选择或是被囚禁于法国布列塔尼(Brittany),或是 再次被迫驱逐。8月,马克思被法国政府驱逐,前往英国伦敦。从普鲁士派驻英国的 密探报告提到马克思似乎 从不刮胡须来看,马克思在英国仍被普鲁士政府所 监视。在 伦敦,马克思度过 了 一生中最困难的 日子。在5年时间里,马克思因为经济和债务问题,精神焦虑,受疾病所 苦情绪不佳,四个孩子中的 三个死亡。但在这期间,马克思写出了 他 的 最重要著作——《资本论》(第一卷)。晚年
马克思晚年常被病魔缠身,为完成《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继续收集和
研究各种资料,不断发展政治经济学理论。 1872~1875年,他花了 很大精力修改《资本论》第一卷法文版。1875年,W.李卜克内西等 领导的 德国社会民主工党和 拉萨尔派领导的全德工人联合会决定在哥达召开合并大会,拟定了 纲领草案,马克思抱病写了《对德国工人党纲领的 几点意见》,通称《哥达纲领批判》。这是科学共产主义的 又一个纲领性文件。他 同恩格斯一起,批判杜林的 冒牌社会主义,批判K.赫希贝格、E.伯恩施坦、K.A.施拉姆组成的 所谓苏黎世三人团的机会主义,关心欧美国家的 工人运动和建党工作。1881年12月和 1883年1月马克思的 妻子和长女相继去世。1883 年3月14日马克思逝世。葬于伦敦海格特公墓。马克思的著作被收录在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马克思主义学说
科学共产主义理论
1844年,他
着 重研究政治经济学,提出劳动异化思想,用“异化”来批判资本主义制度,揭露雇佣劳动与资本的对立,论证资本主义灭亡和 共产主义实现的 历史必然 性。1844年8月,F.恩格斯从英国曼彻斯特来到巴黎,会见马克思。从此开始他 们的合作。第一个成果是合写《神圣家族》。他们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主观唯心主义,阐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 一些重要原理。马克思进一步论证物质生产对历史的 决定作用,指出物质生产是 “历史的 发源地 ”,把生产方式看作是 认识历史时期的主要标志。他还进一步论证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的历史使命,并阐述了人民群众是 历史创造者 的思想。1845年1月,马克思被法国政府驱逐出境。2月到了
比利时的 布鲁塞尔。开始批判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 局限性,写了 《关于费尔巴哈的 提纲》。着重阐明实践在 社会生活和人的认识中的 作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845~1846年他 与 恩格斯合写《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唯物史观。这一伟大发现揭开人类历史发展之谜,为科学共产主义奠立牢固的哲学基础。1846年初,马克思和
恩格斯建立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并同工人运动中的错误思潮魏特林主义、蒲鲁东主义和“真正的 社会主义”作了 斗争。1847年初,马克思和恩格斯应邀参加正义者 同盟。1847年6月同盟更名为共产主义者 同盟。马克思担任共产主义者 同盟布鲁塞尔区部领导人。同年11月,他和恩格斯受大会委托起草同盟的 纲领,这就是1848年2月正式发表的 《共产党宣言》。宣言是科学共产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
1847年末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撰写了
《共产党宣言》一书。这是 共产主义运动纲领性的文献,对马克思主义各个组成部分都作了重要的发挥。《宣言》论述了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指出它促进了生产率的空前增长,但也造成了社会矛盾的巨大发展,生产资料日益集中,财产积聚在 少数人的手里,而广大工人群众的 状况则随着生产力的 发展而变坏。经济危机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矛盾的直接表现,危机表明了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显得过于 狭窄,不足以容纳人类所 创造的全部生产力。《宣言》揭示了资本主义既为社会主义创造了
物质前提,也 为自身生产出了掘墓人。资产阶级的 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宣言》在事实上已经论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 经济运动规律。而这种论述则是 后来《资本论》的“最终目的 ”(同前,第23卷,第11页)。但 是,这种论述在《宣言》中还只是 以唯物史观的一般原理为依据,只有 到19世纪50~60年代马克思才把这种论述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进行深刻的、全面的、详尽的 分析基础上。参加1848年革命和总结革命经验
1848年资产阶级革命席卷欧洲大陆。3月初,马克思被比利时当局驱逐出境,到了
巴黎。他 受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委托在巴黎建立新的中央委员会,当选为主席。德国三月革命爆发后,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同盟中央委员会拟定无产阶级在这场革命中的 行动纲领《共产党在德国的要求》。4月初,他们返回德国 ,直接参加革命。6月1日共同筹办的《新莱茵报》问世。马克思担任总编辑。随着 革命运动在各地相继失败,反动势力日益猖獗,《新莱茵报》在1849年5月19日被迫停刊。马克思于6月初离开德国去巴黎。8月24日又被驱逐出巴黎,流亡到伦敦,在 那里长期定居。在
伦敦,马克思重建共产主义者同盟的 地 方组织和中央委员会。1850~1852年,马克思和恩格斯把主要精力用于总结1848年革命的 经验,为此创办《新莱茵报·政治经济评论》杂志。马克思发表的 著作《1848年至1850年的 法兰西阶级斗争》、《路易·波拿巴的 雾月十八日》等 ,进一步丰富了 科学共产主义理论。马克思经济学说
马克思经济学说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在
考察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时,是 从分析商品这个最简单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经济细胞”开始的。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产品的商品形式不是一种个别的和偶然的 现象,而是 一般的 和普遍的现象。马克思证明了 在商品中已包含资本主义一切矛盾的 萌芽。他 在 研究商品的 使用价值和 价值之间的矛盾时,发现了商品中包含的 劳动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是创造商品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是创造商品价值的 抽象劳动。劳动二重性的发现使马克思得以进一步科学地解释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 一切现象。他 指出:价值不是物,而是 被物的外壳所 掩盖的人与 人之间的生产关系,从而揭露了商品拜物教的秘密。他分析了价值形式,研究了价值形式从交换的 最初萌芽到商品交换的 发展形式,从而揭示了货币的真正本质。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创立了
剩余价值理论。他论证了 在 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不是 商品,劳动力才是 商品。劳动力成为商品是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 决定性前提。他 考察了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的 价值和 使用价值,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 本质,阐明了无产阶级和 资产阶级之间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最深刻的基础。马克思还阐明了
资本主义剥削怎样被伪装和 掩蔽起来。他 研究了 工资的 本质,指出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 转化形式,但 劳动力价值或价格采取工资形式就模糊了资本家对工人剩余劳动的无偿占有,好象工人已取得全部劳动的报酬。马克思考察了
资本的 积累过程,指出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随着资本的积聚和 集中,必然使资本主义所 固有 的矛盾加深和激化,而这些矛盾的基础则是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 形式之间的矛盾。马克思在 考察资本积累对工人阶级状况的 影响时,发现了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他指出,这个规律使无产阶级和 资产阶级之间鸿沟加深,使两个阶级之间阶级斗争尖锐化。马克思把资本理解为一种阶级关系,也
理解为一种运动。因此,他考察了资本的循环和周转,并分析了 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过程。他把社会总产品按价值分为三部分,即 c+v+m,按实物形式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品。研究了 资本主义社会里社会总产品在 简单再生产和 扩大再生产情况下的实现条件。他指出,资本主义条件下两个部类之间的 比例关系必然 不断地被各种矛盾所破坏,周期性经济危机成为不可避免的现象。马克思对剩余价值的各种形式作出了科学的分析。他考察了剩余价值怎样转化为利润形式,然后又怎样具有
利息和地 租形式。马克思在 他 的平均利润和 生产价格理论中,解释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价值如何转化为与 之相偏离的 生产价格,揭示了资本家阶级在剥削工人方面利益一致的 客观基础。马克思还制定了级差地 租理论,并科学地 论证了绝对地 租的 存在,从而阐明土地所 有 者 阶级和 资本家阶级共同剥削工人的实质和形式。马克思经济学说的
主要内容是 论述资本主义社会的 经济运动规律。但是,马克思在 事实上也是 广义政治经济学的奠基人。他还在19世纪50年代就希望把对资本主义以前社会经济形态的研究作为一项独立的 工作,因此在多部手稿和 《资本论》中曾经分析了资本主义以前各个社会经济形态的 基本性质和 特点。他指出,奴隶制和 封建制生产关系虽然 像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一样建立在 劳动者与 其劳动条件相分离的基础上,但 这些生产关系是 以人身依附,即以直接的统治和服从作为特征的。因此,它们不像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那样被假象所 掩盖。马克思对资本主义以后的社会经济形态的 生产、分配和交换等问题,也 作出过许多科学预见。他 对未来社会生产者 的 劳动的 直接社会性质、对社会生产有计划的 发展、对科学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对剩余劳动的利用、对积累、对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等 问题,也都有 深刻的分析。马克思经济学说的萌芽阶段(1843~1848)
在
马克思的 青年时代,德国封建制度还占相当优势,但 正孕育着 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马克思是 作为一位热情的 革命民主主义者,开始踏上政治斗争道路的。他 在 1835年进入波恩大学,翌年又转入柏林大学法律系。他 当时致力于 研究G.W.F.黑格尔(1770~1831)的哲学,并参加了青年黑格尔派的 活动。这派人想从黑格尔的哲学中作出无神论和革命的结论。1842~1843年马克思在 科隆主编《莱茵报》时,由于研究林木盗窃法、摩泽尔河地 区农民贫困处境等问题,“第一次遇到要对所 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这是促使他“去研究经济问题的 最初动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81~82页)。马克思由于
对物质利益问题的接触,感觉到了经济关系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他 十分同情劳动群众极端困苦的 物质状况,并决心为改变他 们的这种状况而奋斗。但他在 当时还接受黑格尔关于国家和 法是人类理性表现的 唯心主义学说,把国家和 法看成是 社会生活的基础。因此,在马克思的面前产生了一个疑难问题:依靠国家的作用能否改变当时的 整个社会关系,使劳动群众摆脱困苦的 物质生活状况。这涉及到国家和 法同社会物质生活之间究竟是 一个什么关系,是 前者决定后者 、还是 后者 决定前者的 问题。为了解决这个疑难问题,马克思退出《莱茵报》编辑部不久,在1843年5~10月进行了
批判分析黑格尔法哲学的 工作,写作了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手稿(原文于1927年第一次发表)。马克思在后来谈到他所 得出的 结论时说:“法的 关系正象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 谓人类精神的 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同前,第2卷,第82页)。至于 对物质生活关系的解剖,则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因此,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的 批判使他 发现了 唯物史观的 一个基本原理,并使他认识到政治经济学这门科学的意义,推动他 去研究政治经济学。 《巴黎笔记》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的 研究是在1843年10月迁居巴黎后开始的。当时法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建立起来,工人运动的发展水平也超过 欧洲其他 国家。这次迁居对马克思的 思想发展有 重大影响,他 不久就完成了 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 转变。他 发表在1844年2月出版的 《德法年鉴》上的论文,第一次揭示了无产阶级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创造者的 革命作用。马克思在
发现无产阶级的革命作用后,就更加迫切地 感到需要研究政治经济学。因为无产阶级谋求自身和全人类解放的 条件只有 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中去寻找,而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 解剖则需要求助于 政治经济学。马克思在1843年10月末至1845年 1月末系统地阅读了 许多著名英法经济学家的 著作,并写作了 被称为《巴黎笔记》的 摘要和 札记。马克思在笔记中用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观点批判了维护私有 制的 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并揭露了私有制使无产阶级陷于 被奴役和贫困的境地。《巴黎笔记》还阐明了 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所 固有 的阶级局限性。马克思写作《巴黎笔记》的
目的 是 打算在这个基础上撰写一部批判当时的 社会制度和 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 著作,并把这部著作命名为《政治和国民经济学批判》。写于1844年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可能是 为撰写这部著作而作的准备。马克思在1844年手稿中通过对工资、利润和 地租这三种收入形式的分析,揭露了 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的对抗性质。他 利用哲学中“异化”这个术语,提出了“异化劳动”的概念。马克思运用异化劳动概念来表达雇佣工人在私有 制条件下的地 位和 状况,指出私有制使劳动产品、甚至劳动本身成为奴役工人的 异己力量,从而造成雇佣劳动和资本的 对立。他把工人阶级看成是 消灭私有 制和 存在于 异化中的 一切奴役形式的 社会力量,并指出经济领域中的革命变革是社会其他 一切领域革命改造的 基础。《神圣家族》和《德意志意识形态》 马克思和恩格斯1844年8月在巴黎会见后就开始了亲密的合作,1845年 2月出版了他
们合作的 第一部著作《神圣家族,或对批判的 批判所 做的批判。驳布鲁诺·鲍威尔及其伙伴》。这部著作批判了以青年黑格尔派B.鲍威尔(1809~1882)等 人为代表的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制定了 辩证唯物主义,并发展了无产阶级革命作用的 学说,论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已接近于生产的社会关系的思想,也 接近于 劳动决定价值的理论。1845年2月初马克思迁居到布鲁塞尔,并在那里继续研究政治经济学。他
在 布鲁塞尔时期又写作了 大量阅读政治经济学的 摘要和札记,被称为《布鲁塞尔笔记》,继续为写作《政治和国民经济学批判》一书作准备。但他认为在 出版这部著作之前“先发表一部反对德国哲学和那一时期产生的德国社会主义的 论战性著作,是很重要的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第 473页)。于是 ,他 在 1845年 9月到1846年夏初又 与恩格斯合作撰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对费尔巴哈、B.鲍威尔和 施蒂纳所 代表的 现代德国哲学以及各式各样先知所 代表的 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一书。这部著作批判了黑格尔以后包括费尔巴哈哲学在 内的 德国哲学,全面地 和系统地 制定了唯物史观。唯物史观的创立,使马克思能够把社会经济形态的 发展理解为一个合乎 规律的 自然 历史过 程,并用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来研究政治经济学。马克思在发现了唯物史观以后,就开始转向对政治经济学进行深入的、详尽的研究。 《哲学的贫困》 马克思的第一批成熟著作之一,是他在1847年 7月出版的
《哲学的 贫困》一书。马克思在 书中论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和政治经济学的 一系列原理,第一次提出了 “经济范畴只不过 是生产方面社会关系的理论表现,即其抽象”(同前,第4卷,第143页)。由于社会的 生产关系是 随着 生产力的 发展而发生着变化,所 以经济范畴也 不是 永恒的 。这样,马克思就在 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制定了科学的 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 方法)。马克思在
《哲学的 贫困》一书中肯定了 D.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认为“李嘉图的价值论是 对现代经济生活的 科学解释”(同前,第 4卷,第93页)。马克思在当时虽然 还象李嘉图一样只考察价值的量,而没有考察价值的 质,但 在事实上已揭示出价值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以个人交换为基础的 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生产关系的 表现。因此,马克思对劳动决定价值问题的 看法已与李嘉图不同。由于马克思接受了劳动价值论,所 以就认为利润和 地租是工人所 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他在 当时还没有看出工人出卖的商品是 劳动力而不是 劳动。但 指出了整个资本主义社会是建立在劳动商品的基础上,而资本家购买劳动商品则是为了取得价值。这样,马克思在事实上揭露了 资本与劳动之间关系的 剥削性质。《雇佣劳动与资本》 马克思在
40年代的 另一本重要政治经济学著作,是1847年12月作为演说发表的《雇佣劳动与 资本》。马克思在这本著作中第一次明确地把资本主义社会的 生产关系作为自己的 考察对象,并第一次把这种考察与 劳动价值论联系在一起,详尽地 论述了 由物化劳动构成的 商品价值只有 通过竞争,即只有 通过 由供求关系所 引起的 价格和价值的 偏离才能实现。他事实上已指出价值规律只能作为“平均数规律来为自己开辟道路”(同前,第23卷,第120页)。马克思在《雇佣劳动与
资本》一书中,着 重论述了资本对雇佣劳动的 剥削本质。他揭示了 资本不是 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 的物质,而是 体现了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关系。他在当时虽然 还把工人出卖的商品理解为劳动,但 区别了劳动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指出工人的劳动是 一种“创造力量”,“这种力量不仅能补偿工人所 消费的东西,并且 还使积累起来的 劳动具有 比以前更大的 价值”(同前,第6卷,第489页)。在这本书中,实际上已包含关于资本主义积累的 一般规律的论述。马克思不仅分析了 在 技术水平不变、也分析了 在 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情况下生产资本的 积累对工人阶级状况的 影响,证明了 资本主义制度必然造成工人阶级的贫困处境。马克思经济学说的形成阶段(1850~1859)
《伦敦笔记》 马克思1849年8月迁居伦敦后,从1850年初开始继续进行政治经济学的
研究工作。从1850年 9月至1853年8月写作了 24本笔记,这些笔记被称为《伦敦笔记》。马克思在那个时期所
研究的问题范围十分广泛,而研究工作所具有的 理论水平也 大大超过 19世纪 40年代。当时他 对李嘉图的 以货币数量论为基础的 流通理论有 了新的 认识,指出这个理论是 与现实相矛盾的。事实上,不是流通中的 货币数量决定商品价格,相反地是 流通中的 货币数量本身取决于用货币作为媒介来进行交换的商品价格总额。马克思还批判了李嘉图的地租理论,用历史事实批驳了李嘉图把地租的 增长看成是 由农产品价格上涨引起的错误观点。并指出李嘉图把级差地租的产生与所谓土地收益递减“规律”联系在 一起也是错误的。但 是 ,马克思在 当时既还没有阐明货币的本质与商品价值取决于 劳动时间这一规定之间的联系,也 还没有 制定自己的地 租理论。他 在 当时主要还只是 用历史和现实的 实践经验来检验他之前的经济学家的理论。在《伦敦笔记》中马克思第一次发现了李嘉图体系中的一个矛盾,即李嘉图无法在价值规律的
基础上去说明利润如何从资本与 劳动的交换中产生出来。马克思试图解决这个矛盾,但是 ,由于他 在 当时还没有把工人出卖给资本家的 商品理解为劳动力,所 以他只是 证明以“余额”形式存在的利润不是来自于流通领域,而是 来自于 生产领域。事实上,《伦敦笔记》只反映着马克思整个工作的研究阶段,即“充分地 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 内在联系”(同前,第23卷,第23页)。至于 现实的 运动如何才能适当地 叙述出来,则是属于整个工作的 下一个阶段的任务。《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 1854~1856年马克思为贫困所
迫停止研究工作达两年之久。到1857年他 才开始进入研究工作新的阶段,即对收集的 材料进行系统的 整理和概括。从这一年10月到翌年 5月他 撰写了 一个草稿,定名为《政治经济学批判》,现被称为《资本论》的 第一稿。马克思大约在1857年 8月下旬曾为自己的
著作写了一个《导言》(未完成)。他 在 《导言》中根据唯物史观而把物质生产提到首位,确定了 政治经济学是 研究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的 生产;论证了生产、分配、交换和 消费是 构成一个整体的 各个环节及它们相互间的内在联系;并第一次详尽地 阐述了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说明了 历史考察和 逻辑分析之间的 相互关系。马克思在 《导言》中还根据他的 方法,拟定了 他的政治经济学著作的 写作计划。(见《〈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政治经济学批判》草稿的
写作基本上是 按照《导言》中的 计划进行的 。草稿分为三章,但马克思是从第二章《货币章》开始写作的 ,接着 是 第三章《资本章》,最后才写作了 篇幅很短的 第一章《价值》。草稿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史上具有 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马克思在草稿中形成了自己的 经济学说,包括劳动价值论、货币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在草稿中阐述了他的
价值理论和货币理论的 一系列重要见解:①商品是 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统一,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人与 物的 关系,而商品作为交换价值则是人与 人之间社会生产关系的表现;②生产商品的 劳动具有二重性;③通过 对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矛盾的分析,指出了 形成价值的 劳动所 特有 的 社会性质,这样就不仅分析了价值的 量,也 分析了 价值的质;④由于商品的内在矛盾,必然导致货币的产生;⑤论述了 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 本质与商品价值取决于劳动时间这一规定之间的 联系,从而彻底否定了李嘉图的货币数量论;⑥揭示了 货币的 基本职能,即作为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财富的 物质代表。马克思在草稿中奠定了他
的经济学说的 基石,即剩余价值理论,深刻地 分析了 资本主义剥削的 隐蔽机制。在分析中,“资本一般”概念起着 重要作用。马克思把“资本一般”解释为“每一种资本作为资本所共有的规定,或者说是 使任何一定量的 价值成为资本的那种规定”(同前,第46卷上册,第 444页)。因此,对“资本一般”的考察着重于 分析资本的 价值增殖过程,即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草稿虽然 也考察了 资本的流通过 程,但 只在与 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有 联系的 限度内考察。马克思在
论述“资本一般”时,阐明了一系列关于 剩余价值本质的 重要问题。他 第一次揭示出工人出卖给资本家的 商品是 劳动力,解决了 李嘉图的理论所 不能解决的一个困难,即资本与劳动的 交换如何同价值规律相符合;区分了不变资本与 可变资本;指出随着 生产力的 发展,不变资本的 增长快于可变资本;提出了剩余价值率的 概念;考察了 剩余价值率和 剩余价值量之间的 关系;分析了剩余价值的两种形式,即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以及两者之间的 联系和 相互关系。草稿把剩余价值的纯粹形式和它的特殊形式区别开来,批判了
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把两者 混为一谈。草稿指出了利润率有下降趋势,并提出了 关于平均利润和 生产价格理论的 一些基本要素。草稿在 考察固定资本和 流动资本的区分时,论述了 由于 机器大工业的发展而使科学日益成为直接生产力,脑力劳动在物质生产过 程中起着 越来越大的 作用。马克思在草稿中还考察了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形态,阐明了资本主义的产生过
程是以前的所 有 制形式解体的 历史过程。只有当封建土地所 有 制转化为资本主义土地 所 有 制时,大量的 雇佣劳动者才可能产生出来。草稿还分析了 建立在公有 制基础上的共同生产的 一些特点,指出在未来社会里个人劳动直接就是 社会劳动,每个生产者 的劳动按照计划分配到社会生产各个部门。马克思把人的全面发展看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 远大目标,而人的全面发展则取决于生存时间的缩减和自由时间的 扩大。因此,一切节约归根结柢是时间的节约。马克思在即将完成他的
草稿时,预计要一下子出版自己的全部著作是不可能的 。因此,他 拟定了 分六个分册出版的计划。这六个分册是:资本;土地 所 有制;雇佣劳动;国家;对外贸易;世界市场。马克思认为,前三个分册是全部著作的 主要部分,因为它们是考察资本主义社会分成三大阶级即资本家阶级、土地所有 者 阶级和 工人阶级的经济生活条件。在决定写作一系列分册后,马克思打算把第一分册第一篇分为三章,即商品、货币或简单流通、资本一般。马克思认为真正的战斗是
从第三章开始的,但 从政治上考虑一开始就出版这一章是 不合适的。因此,当《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在 1859年6月出版时,除《序言》外,只包括《商品》和 《货币或简单流通》这两章。马克思在《序言》中对唯物史观作出了一个概括的 、经典性的 表述。在第一章和第二章中,马克思第一次详尽地和系统地 阐述了 自己的关于商品和货币的理论。马克思一直重视在
对经济学范畴进行批判的 同时,也对资产阶级经济学体系进行批判。因此,在 第一分册各章后面附有 理论史的论述,包括《关于商品分析的 历史》、《关于 货币计量单位的 学说》和《关于 流通手段和货币的 学说》。后来马克思把第一分册的内容加以概括,编入《资本论》第一卷论述商品和货币的篇章中。因此,马克思把第一分册称为《资本论》的“初篇”(见《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经济学说的完成阶段(1861~1867)
《经济学手稿(1861~1863)》 《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出版后,马克思打算出版第二分册,即第三章《资本一般》。1861年夏季他拟定了一个第三章的写作提纲草稿,并从1861年8月到1863年7月又
写作了 一个篇幅浩大的手稿,共有23本、约 200个印张,现被称为《资本论》的 第二稿。手稿第1~5本、第19本和20本的一部分论述了
资本的生产过 程,分为四章:《货币转化为资本》、《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和绝对剩余价值》。这一部分手稿的 论述不仅在 内容上,而且 在 结构上也与 后来的 《资本论》第一卷基本上相一致。手稿第 6~15本、第18本和第20~23本的一部分,构成后来的《资本论》第四卷,即《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在
这一部分手稿中,详细地 批判分析了 17世纪中叶以来的经济学说。他着 重考察了 W.配第及其直接继承人J.洛克(1632~1704)等,以及重农学派、A.斯密、李嘉图等 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在 对剩余价值问题研究上的成就和局限性,阐明了 在他们那里“政治经济学规律最先以怎样的历史路标的 形式被揭示出来并得到进一步发展”(同前,第26卷Ⅰ,第 367页)。马克思还考察了李嘉图以后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庸俗化过程和李嘉图派空想社会主义者 的理论,认为庸俗政治经济学的 产生是 与 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发展,以及空想社会主义者 利用李嘉图学说反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有 密切联系。马克思在最后还考察了 古典政治经济学在 其没落时期的 代表G.拉姆赛(1800~1871)、A.-E.舍尔比利埃(1797~1869) 和R.琼斯(1790~1855),认为他 们在 某些问题上发展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 观点,但由于他们的阶级局限性而没有 使这些观点获得进一步的阐述。马克思原来打算把《剩余价值理论》作为《资本的
生产过程》这一篇末尾的 理论史附论。但 是,马克思在写作《剩余价值理论》过 程中远远超出了自己原先的设想,因为以前的经济学家都把剩余价值的 纯粹形式和 它的特殊形式即利润、利息和 地 租混为一谈。因此,马克思所 研究批判的 理论材料本身就要求扩大范围,即不仅需要分析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 剩余价值理论,还需要研究他 们的利润、地 租等 观点,并针对这些观点的错误而从正面阐述马克思自己的 理论。因此,马克思在 《剩余价值理论》手稿中论述了 1857~1858年草稿中所 没有论述过的许多重要理论问题。他除了在 研究斯密关于 生产劳动和 非生产劳动理论过 程中制定了自己的生产劳动和 非生产劳动理论以外,还在 批判斯密教条(见A.斯密)和 考察魁奈经济表(见F.魁奈)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在 分析李嘉图价值论的矛盾时,制定了平均利润和 生产价格理论,解决了李嘉图体系中另一个困难,即等 量资本获得等 量利润如何与 价值规律相符合;在区别价值和 生产价格的基础上,阐明了 绝对地 租的存在并不象李嘉图所设想那样是 与 价值规律相矛盾,并论证了 级差地 租的产生与农产品价格上涨、农业劳动生产率递减没有必然 联系,从而全面地创立了 自己的 地 租理论。马克思对上述一些问题的 研究超越出了 原来第三章《资本一般》所 要考察的 范围。因此,马克思在1862年底即将完成《剩余价值理论》主要部分的写作时决定改变自己整个著作的计划,即“将以《资本论》为标题单独出版,而《政治经济学批判》这个名称只作为副标题”(同前,第30卷,第 636页。)因此,原先第三章《资本一般》所 包含的三部分即资本的生产过程,资本的流通过 程以及资本和利润,就成为后来《资本论》理论部分一至三卷(开始称为册)的 基础,而《剩余价值理论》则作为《资本论》的理论史部分,即第四卷。手稿第16、17、20本一部分和第23本一部分,以专题形式阐述了
后来的《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的 一些内容。马克思在 这些手稿中论述再生产时,事实上已确定了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并指出在 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快于消费资料生产的 增长。马克思在考察平均利润时,揭示了 资本有 机构成高低和 资本周转速度如何影响平均利润率。马克思还分析了 商业资本,认为商业资本不创造剩余价值,但参与 利润的均衡化过程,从产业资本那里分配到一部分利润。1863~1867年的经济研究工作
马克思在
完成1861~1863年手稿后,从1863年8月到1865年底又写作了 一个新的 手稿,现在一般称为《资本论》的 第三稿,认为这个手稿包含《资本论》三册(后称卷)的内容。第一册《资本的
生产过 程》,分为六章:①货币转化为资本;②绝对剩余价值生产;③相对剩余价值生产;④关于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进一步研究;⑤资本的积累过 程;⑥直接生产过程的 结果。后来保留下来的据说只有第六章,论述了 作为资本产物的 商品,资本主义生产是 剩余价值的 生产,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是特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 生产和再生产等问题。第二册《资本的
流通过 程》,分为三章:①资本流通;②资本周转;③流通和 再生产。它是《资本论》第二卷的 第一稿。马克思在这一册草稿中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关于资本循环和 资本周转的 理论,详细地 分析了社会总产品在 简单再生产和 扩大再生产情况下的 实现条件。第三册《资本总过
程的各种形式》,它是马克思留下来的《资本论》第三卷的唯一草稿。马克思在这个草稿中详细地 考察了资本的 各种具体形式,包括工业资本、商业资本、生息资本和 农业资本,并分析了 剩余价值的各种特殊形式。马克思揭示了 资本主义社会各种收入形式都来源于物质生产领域中工人的劳动,批判了庸俗政治经济学中的 “三位一体”公式。《资本论》第一卷草稿经马克思加工和润色,于1867年9月在德国汉堡出版。《资本论》第一卷的
问世,在 政治经济学史上开辟了 一个崭新的 时代,即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产生的 时代。这时,马克思已制定出他
的整个经济学说体系。当时虽然 还没有 出版《资本论》的 其余各卷,但马克思已经创作了其余各卷较完整的 手稿。马克思在已出版的 《资本论》第一卷和其余各卷的手稿中,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作出了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考察。对经济理论的进一步研究(1868~1883)
为完成《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继续进行研究工作 马克思在
《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后,集中主要精力探索《资本论》第二卷中的 问题。他在1870~1881年间先后又撰写了第二卷《资本的流通过程》的 7个手稿。其中1870年所 写的 手稿同以前所 写的第一稿一样是 属于全卷性的,并注明“第二个修订稿必须作为基础”(同前,第24卷,第7页),而其余六个手稿则是 属于篇或章节的 。马克思在
《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后又 为《资本论》第三卷补写了两个较大的 手稿。其中一个标题为《利润率》,研究了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的关系、资本周转对利润率的 影响,以及年剩余价值率和 一般利润率等问题。第二个手稿考察了 影响利润率的各种因素,包括生产费用、预付总资本、资本有 机构成。但是,由于马克思的健康状况越来越坏,以致使他不能亲手完成《资本论》第一卷以后各卷的出版工作。马克思逝世后,第二卷和 第三卷的手稿经过 恩格斯整理和编辑,在 1885年和1894年分别出版。但恩格斯没有 来得及把《资本论》第四卷,即《剩余价值理论》手稿整理出版。《剩余价值理论》后来由K.考茨基加以编辑,作为一部独立的经济学说史著作,分成三卷于 1905~1910年第一次公开问世。对资本主义以前和
以后的社会经济形态的继续研究 马克思在 他 的晚年生活中,十分注意研究资本主义以前和以后的 社会经济形态。他在1880~1881年曾对L.H.摩尔根(1818~1881)的 《古代社会》一书作了 详细的摘要和 评论,指出摩尔根的 实际材料证实了他与恩格斯所 制定的 唯物史观,以及他们关于原始社会的共产主义性质的 结论,并打算写作一本以此作为题材的 专门著作。但 是,马克思的 这一计划未能实现。后来恩格斯在写作《家庭、私有 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时,曾依据了马克思的这些笔记。马克思在
1871年发表的 《法兰西内战》一书中。在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时,论述了剥夺剥夺者后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途径。马克思在 驳斥统治阶级的代表为反对公有 制而鼓吹合作制生产时又 指出:“如果合作制生产不是作为一句空话或一种骗局,如果它要排除资本主义制度,如果联合起来的合作社按照总的计划组织全国生产,从而控制全国生产,制止资本主义生产下不可避免的经常的 无政府状态和周期的痉挛现象,那末,请问诸位先生,这不就是 共产主义,‘可能的 ’共产主义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79页)。马克思在 1875年 4~5月间还写作了《哥达纲领批判》,在此书中,分析了
共产主义社会的性质。他 第一次论述了 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两个阶段,并描述了这两个阶段的基本特征。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社会第一个阶段在 政治上的 特征是 无产阶级的 革命专政,而在经济上的 特征则是 生产资料公有和 按劳分配。马克思还探讨了 从共产主义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过渡的基本条件,论述了 只有 到共产主义社会第二个阶段国家才会消亡,才会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马克思在埋头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同时,仍同各国工人运动活动家保持密切联系。1864年9月28日马克思参加了第一国际成立大会,被选入领导委员会。他为国际起草《成立宣言》、《临时章程》和其他
重要文件。为国际制定斗争纲领、斗争策略和组织原则。在国际存在时期,他始终是国际的 领袖,国际的灵魂,在国际内部领导了 反对工联主义、蒲鲁东主义、拉萨尔主义的斗争 。在 国际后期,和 恩格斯集中力量同巴枯宁主义作斗争。通过 上述斗争扩大了 科学共产主义在国际范围的影响,提高了 各国工人运动水平,为马克思主义在国际工人运动中的主导地位奠定了基础,为后来各国无产阶级政党培养了一批骨干力量。1871年3月18日巴黎建立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马克思尽力帮助公社领导制定正确的政策,动员各国工人声援巴黎公社。为总结公社经验,他受第一国际总委员会委托起草一个宣言,即《法兰西内战》,论证了无产阶级必须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代之以无产阶级专政这个重要原理。
1872年第一国际海牙代表大会后,总委员会迁往纽约,马克思和恩格斯不再参加国际的
领导工作。但 他 们继续为国际的事业奋斗。主要作品
《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1838年-1841年)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1843年)
《1844年哲学和经济学手稿》(1844年)
《论犹太人问题》(1843年-1844年)
《神圣家族》(1844年-1845年)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年)
《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年-1846年)
《罢工和工人同盟》(1847年)
《哲学的贫困》(1847)
《工人联合会》(1847年)
《共产党宣言》(1848年)
《雇佣劳动与资本》(1849年)
《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1853年)
《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1857年)
《<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1859年)
《福格特先生》(1860年)
《剩余价值理论》(1861年-1863年)
《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1864年)
《法兰西内战》(1871年)
《哥达纲领批判》(1875年)
《资本论》(1865年、1885年、1894年)
马克思年谱
1818年5月5日 马克思诞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特利尔市的一个律师家庭。
1830年10月 马克思进特利尔中学念书
1835年9月24日 马克思中学毕业。
10月15日 马克思进波恩大学法律系学习。
1836年10月22日 马克思转入柏林大学法律系学习。
1839年初-1841年3月 马克思研究古希腊哲学,写《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写作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
自然哲学和 伊壁鸠鲁的 自然 哲学的 差别》。1841年3月30日 马克思毕业于柏林大学。
4月15日 马克思得到耶拿大学哲学系的博士证书。
1842年4月 马克思开始为《莱茵报》撰稿。
1842年10月上半月 马克思移居科伦,10月15日起担任《莱茵报》主编。
11月下半月 马克思在《莱茵报》编辑部与恩格斯初次见面。恩格斯是在赴英国途中访问马克思的。
1843年3月17日 马克思退出《莱茵报》编辑部。
6月19日 马克思在克罗茨纳赫与燕妮·冯·威斯特华伦结婚。
10月底 马克思迁居巴黎,同阿·卢格合办《德法年鉴》。
1844年2月底 马克思和卢格主编的《德法年鉴》创刊号(第一、二期合刊)在巴黎出版。
4月-8月 马克思撰写《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5月1日 马克思的女儿燕妮诞生。
8月 马克思开始为巴黎的德文报纸《前进报》撰稿。
8月28日左右 马克思会晤从英国回德国途中来访的
恩格斯。从此两人结下了 牢不可破的 友谊,为今后长期合作奠定了基础。1845年2月3日 马克思被驱逐出巴黎,迁往比利时的布鲁塞尔。
2月底 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合著的《神圣家族,或对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一书出版。
4月初 恩格斯从巴门迁居布鲁塞尔。
1845年7月中旬-8月下旬 马克思和恩格斯到伦敦和
曼彻斯特作考察旅行,并在伦敦会见了 宪章派和 正义者同盟的一些领导人。9月26日 马克思的女儿劳拉诞生。
11月 马克思和恩格斯开始写《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翌年5月完稿。
1846年2月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布鲁塞尔创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
3月30日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会议上尖锐地批判了“真正的
社会主义”和 威·魏特林的粗陋的平均共产主义。1847年春 马克思和恩格斯加入正义者同盟。
6月初 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伦敦召开。马克思因经济困难未能参加,恩格斯出席了大会。
7月初 马克思的《哲学的贫困。答蒲鲁东先生的〈贫困的哲学〉》一书出版 。
8月5日 在布鲁塞尔成立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支部和区部。马克思当选为支部主席和区部委员会委员。
1847年8月底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布鲁塞尔组织德意志工人协会。
11月15日 马克思在布鲁塞尔民主协会会议上当选为协会副主席。
11月29日-12月8日左右 马克思和
恩格斯参加在 伦敦举行的共产主义者 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大会委托他 们起草同盟纲领。<1848年2月22日 法国爆发革命。
2月24日左右 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出版。
3月4日 马克思被比利时政府驱逐出境。第二天马克思一家到达巴黎。
3月11日 共产主义者同盟新的中央委员会在巴黎成立,马克思当选为主席,恩格斯缺席当选为中央委员。
3月13日 维也纳爆发革命。
3月18日 柏林发和一街垒战。
3月21日 恩格斯到达巴黎。
3月21日和
29日之间 马克思和 恩格斯撰写共产主义者同盟在 德国革命中的政治纲领《共产党在 德国的 要求》。4月6日左右 马克思和恩格斯离开巴黎,回德国直接参加革命。11日到达科伦。
5月31日 《新莱茵报》创刊号提前一天出版。马克思任该报主编,恩格斯任编辑。
1848年7月21日 马克思出席科伦民主协会的
全体会议。会上选举马克思和 施奈德尔第二为代表参加科伦三个民主团体的中央委员会。8月13日-14日 马克思和恩格斯参加在科伦召开的第一届莱茵民主主义者代表大会。大会批准了科伦三个民主团体中央委员会的
组成。8月23日-9月11日左右 马克思去维也纳和
柏林旅行,目的是 加强同各民主团体和工人组织的 联系,并为《新莱茵报》筹措经费。9月13日 《新莱茵报》编辑部、科伦工人联合会和
民主协会在 科伦弗兰肯广场召开民众大会。大会选出由三十人组成的安全委员会,马克思和 恩格斯都被选入该委员会。11月13日 在科伦群众大会上选出了
人民委员会,任务是 组织和 武装群众反抗征税,反对正在普鲁士策划的 政变。马克思当选为该委员会委员。1849年2月7日和8日 科伦陪审法庭分别以侮辱当局和“煽动叛乱”的
罪名两次传讯并审判马克思、恩格斯等 人。马克思和 恩格斯在法庭上据理驳斥反动派的诬蔑,使法庭不得不宣判全体被告无罪。4月5日-11日 马克思在《新莱茵报》上发表《雇佣劳动与资本》。
4月15日-5月8日左右 马克思到德国西北部和
威斯特伐里亚各城市了解各地 的革命形势,为继续出版《新莱茵报》筹集资金。1849年5月16日 马克思接到普鲁士当局把他驱逐出境的命令。
5月19日 用红色油墨刊印的《新莱茵报》最后一号第301号出版。
6月初 马克思来到巴黎。
8月26日左右 马克思被法国政府逐出巴黎来到伦敦。
8月底-9月初 马克思和以前伦敦中央委员会的一些委员重新组织了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
9月初 马克思参加伦敦德意志工人教育协会。
1850年1月-11月1日 马克思写总结1848年革命的连载文章:《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
3月6日 马克思编辑的《新莱茵报。政治经济评论》第1期在汉堡出版。11月29日停刊,共出六期。
3月底 马克思和恩格斯写第一篇《中央委员会告共产主义者同盟书》。
1850年6月初 马克思和恩格斯写第二篇《中央委员会告共产主义者同盟书》。
1851年1月-12月 马克思继续研究政治经济学;经常去英国博物馆图书馆阅读。
约1851年12月19日-1852年3月25日 马克思写《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一书。
1850年10月4日-11月12日 马克思和
恩格斯密切注视科伦共产党人一案的 审讯进程。他们通过各种方法揭露普鲁士当局的阴谋,千方百计营救战友。10月底-12月初 马克思写抨击性著作《揭露科伦共产党人案件》。
1853年5月20日 马克思写《中国和欧洲革命》一文。
1854年12月底-1855年1月1日 马克思写了
两篇总标题为《克里木战局的 回顾》的 文章, 从此开始为《新奥得报》撰稿。1855年1月16日 马克思的女儿爱琳娜诞生。
1856年10月下半月-1857年3月 马克思研究波兰历史。特别注意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革命中的
波兰问题。1857年1月-5月 马克思和
恩格斯为《纽约每日论坛报》写了一系列关于反对英国殖民主义者 对中国的 侵略战争的 文章。1857年10月-1858年2月 马克思和恩格斯密切注视着欧美各国已经开始的经济危机,认为这是
新的 革命高潮的开端。8月31日-9月28日 马克思写了四篇关于鸦片贸易史和关于《天津条约》的文章。
1859年5月-8月20日 马克思和
恩格斯为在 伦敦出版的 《人民报》撰稿。7月初马克思担任了 该报的实际领导工作。6月11日 马克思的著作《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在柏林出版。
1860年1月-2月初 马克思继续写《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二分册。为此,他经常去英国博 物馆研究1855-1859年工厂视察员的报告,研究斯密、魁奈等
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 著作。1860年12月1日 马克思的论战性著作《福格特先生》在伦敦出版。
1861年2月28日-3月6日左右 马克思到扎耳特博默(荷兰)探望姨夫。
1863年1月22日-23日 波兰王国爆发反对俄国沙皇统治的起义。
10月底-11月初 马克思受伦敦德意志工人教育协会的委托,写支援波兰起义的呼吁书 。
1864年5月3日 马克思去曼彻斯特探望病危的老战友威·沃尔弗。9日沃尔弗逝世。
1864年9月28日 马克思出席在
伦敦圣马丁堂举行的 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大会。他 当选为协会临时委员会委员。1864年10月21日和27日之间 马克思重新起草国际工人协会的纲领性文件——成立宣言和临时章程 。
1865年9月25日-29日 马克思参加国际工人协会伦敦代表会议,会议通过
了 他 为即将召开的 代表大会所 提出的议事日程。1866年1月22日 马克思出席纪念1863-1864年波兰起义三周年大会,在会上他支持声援波兰民族解放斗争的
决议。8月底 马克思为即将召开的日内瓦代表大会起草《临时中央委员会就若干问题给代表的指示》。
9月3日-8日 国际工人协会日内瓦代表大会讨论了马克思起草的
《临时中央委员会给代表的 指示》,并按照《指示》通过 了 各项主要决议。代表大会选举马克思为总委员会委员 。1867年1月22日 马克思作为国际工人协会的代表,出席伦敦纪念1863-1864年波兰起义四周年大会,并在会上发表了
演说。1867年9月2日-8日 国际工人协会代表大会在洛桑举行。大会选举马克思为总委员会委员。
9月14日 马克思的主要经济学著作《资本论》第一卷在汉堡出版。
1867年12月下半月-1868年4月底 马克思抱病继续写作《资本论》。
1868年9月6日-13日 在
国际布鲁塞尔代表大会上宣读并讨论了马克思写的总委员会总结报告。马克思再度当选为总委员会委员1869年9月7日和
11日 在国际巴塞尔代表大会上宣读了马克思起草的总委员会总结报告和关于继承权的 报告。马克思再度当选为总委员会委员。9月18日左右-10月7日 马克思和女儿燕妮在汉诺威的路德维希·库格曼家作客,并会晤了威 ·白拉克。
1870年7月19日-23日 马克思写《国际工人协会总委员会关于普法战争的第一篇宣言》。
9月6日-9日 马克思写《国际工人协会总委员会关于普法战争的第二篇宣言》。
9月20日左右 恩格斯从曼彻斯特迁居伦敦,住在
离马克思家不远的 地 方。根据马克思的 建议,恩格斯被补选为总委员会委员。1871年3月19日-5月 马克思和恩格斯得知巴黎于3月18日爆发革命的
消息。他们仔细研究了这一局势,同公社社员建立了联系,并就许多重大问题向他们提出建议。马克思还给各地写了几百封信,号召声援巴黎公社。5月30日 马克思在总委员会会议上宣读他起草的宣言《法兰西内战》。
9月17日-23日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领导下,国际工人协会在伦敦举行代表会议。
9月25日 马克思在
伦敦举行的国际工人协会成立七周年庆祝会上发表讲话,论述国际的 任务和目的 ,阐明巴黎公社的 阶级实质。1872年3月13日和
18日之间 马克思起草巴黎公社一周年纪念大会的决议,把公社称为“伟大的社会革命的曙光”。1872年9月2日-7月 马克思和
恩格斯在海牙参加国际工人协会代表大会。他们在 会上捍卫无产阶级的党性原则,反对小资产阶级宗派主义;在 他 们的 坚持下,大会决定把关于 建立工人阶级独立政党的决议写进国际的 章程,并且扩大总委员会的权力。1873年4月-7月 马克思务和
恩格斯受海牙代表大会的 委托写揭露巴枯宁分子的 阴谋活动的 小册子《社会主义民主同盟和国际工人协会》。8月底该书用法文出版。5月-6日 马克思为出版《资本论》第一卷法文版进行繁重的准备工作。
1874年8月19日-10月3日左右 马克思和女儿爱琳娜在卡尔斯巴德疗养。在
返回伦敦途中在 德勒斯顿 、莱比锡、柏林和汉堡停留,会见了 德国党组织的 一些领导人,就党内问题进行了交谈。1875年1月23日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63-1864年波兰起义十二周年纪念会上发表演说
1875年5月5日 马克思写信给威·白拉克,并寄去了
《对德国工人党纲领的 几点意见 》(后来被称为《哥达纲领批判》)8月15日-9月11日 马克思在
卡尔斯巴德疗养。 9月20日以后-10月 马克思又紧张地研究政治经济学,特别是 用很多时间研究俄国的土地关系。11月-12月 马克思研究农业化学、物理学、政治经济学方面的专门著作,特别是土地问题的著作。
1876年8月16日-9月15日 马克思和女儿爱琳娜在卡尔斯巴德疗养。
1877年初-8月8日 马克思为恩格斯的《反杜林论》撰写第二编第十章。
1878年-1882年 马克思系统地
钻研代数学,写下了 大量的 札记,继续探讨六十年代就已开始的 数学分析,写了微分学简史1878年12月-1879年1月 马克思继续详尽地研究金融和银行业的问题,作了大量摘录和札记。
1879年9月17日、18日 恩格斯和马克思共同起草给奥古斯特·倍倍尔、威廉·李卜克内西和 威廉·白拉克等
人的 通告信,批判了德国党领导人对党内机会主义采取调和 主义的态度。1880年5月初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伦敦同茹尔·盖得、堡尔·拉法格一起制定法国工人党纲领。纲领的理论性导言是
马克思起草的 。12月9日-16日左右 马克思和恩格斯会见奥古斯特·倍倍尔、保尔·辛格尔,他
们是 为了同马克思和 恩格斯讨论党的事务加强党报工作而先后来到伦敦的 。1881年5月-1882年2月中 马克思为了
研究原始社会公社制度问题,对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作了 非常详细的 摘要,写了许多评语和 意见,还阅读了 其他许多有关原始文化史的著名。7月26日-8月16日 马克思和夫人到巴黎近郊阿尔让台女儿燕妮家里小住。
10月13日左右-12月上半月 马克思患重病。
1881年12月2日 马克思夫人燕妮·马克思在伦敦逝世。
1882年2月9日-10月初 马克思健康状况恶化,根据医生建议,他到阿尔及尔、法国南部和瑞士等地
治病、疗养,途中看望了 女儿燕妮和劳拉。1883年1月11日 马克思的大女儿燕妮·龙格逝世。
3月14日 马克思在伦敦逝世。
3月17日 马克思的葬仪在
伦敦海格特公墓举行。恩格斯发表墓前讲话,指出作为科学共产主义创始人的 马克思的 理论遗产和 实际革命活动具有 伟大的 世界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