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提到抗日战争,“武器差距”这个词很容易进入我们的脑海,当时的中国军事工业发展薄弱,在硬件配置上,与日本有着巨大的差距。很多中国军人只能拿着一战时期的老式武装,来与日本人较量。
但很多人并不知道的是:并非所有中国军人的装备都不过关。
1933年,希特勒成功当选德国总理,但
那时的他还没有暴露出征服世界的野心,而是 在国际社会上广结盟友,一心让德国进行工业发展。蒋介石就是在这个时期与希特勒产生了联系,由于蒋介石本人反苏反共,让希特勒对他非常看好,中德两国之间的军事往来因此展开,并且在后续签署了《5年军事工业发展计划》。
在德国的援助之下,蒋介石拥有了一支德式武装的军队,武器装备极佳,在抗战早期时的表现也可圈可点,但是这支军队在抗战后期却似乎销声匿迹,再无消息。【趣探网】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一、蒋介石的德械师
这支受到德国援助所组建的军队被称为德械师,总规模达到了28个师外加教导总队。
在装备配置方面,老蒋下了血本,从德国人手中买来了22万顶德制钢盔,1000多把马克辛重机枪,100多门三七式战防炮,光是 子弹,蒋介石就买了整整一亿三千多万发。
除了这些大件装备之外,蒋介石还给德械师里的士兵配备了先进的德式冲锋枪,1924式毛瑟步枪,以及手提式捷克轻机枪,这些装备比当时日本人手里拿的38大盖还要好。
在后勤补给上,德械师也和普通军队不一样,德械师人手一个防毒面具和钢制饭盒,就连军装也分为三种;每日的饮食都有所保障,完全被老蒋当成了心头肉来养。
为了提升德械师的战斗力,蒋介石还给德械师配备了大量的坦克,用来进行战场上的步坦协同作战,每个德械师的队伍里都有工兵营,特务营,战防炮连等各类兵种,纸面实力极为强悍。
抗战爆发后,这些德械师也的确给蒋介石带来了回馈,他们可以被称之为是中国抗战早期的“中流砥柱”。
二、战场上的德械师
淞沪会战是德械师们的第一个战场,为了打消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可笑愿景,蒋介石大手一挥,直接派出了20个德械师。
为了打出名堂,蒋介石调用了空军为德械师进行掩护,在1937年8月13日,德械师正式向日本驻沪军事基地发动围攻。
这也是抗战早期少数由中国军队主动发起的战事。
战争爆发之后,德械师迅速涌入了
上海市区,在社区与日军展开了街道战,与 此同时,空军投掷大量弹药,直逼日军驻沪司令部。空军炮火的掩护之下,德械师在8月13日取得了非常重大的成就,他们成功占领了五洲公墓和宝山桥等战略要地,同时把沪江大学牢牢控制,几乎成功将上海夺了回来。
一天过后,国民党方面再次增援,德械师开始攻击虹口公园,距离日军的司令部只有咫尺之遥。
但是,日军也很快就做出了反应,8月15日,日本方面派出第三师团和第十一师团从国军部队的侧后方登陆上海,开始了猛烈的反咬,中日再一次于上海在街道上爆发混战。
在这个过程中,一名记者拍下了一张照片:照片当中是一辆孤独的中国战车,在没有任何火力掩护和协同部队的情况下,径直向日军阵地冲锋。
这辆中国战车就隶属于当时的德械师。
双方在上海僵持了将近一周,8月21日,日本调动运载着1万多名日本士兵的长门号和陆奥号战列舰驶向了上海,这1万多人直接成为了影响战局的关键。
由于敌方是
从海上登陆,并且非常分散,川沙镇,吴淞口一带基本被日军控制,这直接导致在 城中奋战的德械师们陷入危险。为了破局,蒋介石再次派遣兵力,总计调用了8个集团军,48个师,15个独立旅,战士们前仆后继的奔赴上海,中国方面投入的总兵力突破了60万人。
然而这场仗在僵持了两个多月之后,日军还是占据了先机,他们在11月5日对中国军队展开了包围,为了保存实力,国军士兵只能溃逃,淞沪会战也以中方的失利作为结局。在这场战役当中,中方付出了30万士兵伤亡的代价,日方的伤亡则大约在7万左右。
不过,这一战的
确替蒋介石的 德械师打出了 一些名声,单单是一个淞沪会战就消磨了日军三个多月的 时间,这让他 们短期灭亡中国的幻想彻底落空。淞沪会战之后,蒋介石的
德械师又 参与到了徐州会战,台儿庄战役等 知名战役当中,他们坚守阵地,为后方抗日力量的 进一步集结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但是,从数据上来讲,德械师的伤亡明显比日军大很多,淞沪会战中双方的战损比是5.5:1。既然德械师拿着先进的德式装备,为什么还是打不过日军呢?
三、有力使不出的德械师
在战争当中,武器装备当然很重要,但是如何用正确的方式使用这些武器,有可能比武器本身还要重要。
蒋介石虽然给他的队伍配齐了先进的德式装备,但是这些枪械和火炮根本不为人所熟知,在中国屈辱的近代历史上,普通士兵哪有机会去使用全自动冲锋枪和手提式轻机枪呢?
所以,对装备的不熟悉,是德械师在战场失利的一个主要原因。
其次,那时的
中国士兵在 战术上还比较原始,德国是一战的直接参与国,打过很多现代化的 战争,战争理念远超同时代的国民党军队,他们的这些武器装备只有 配合德军的 战术,才能发挥出最大作用。我“步坦协同战术”。
们回到前文中提到的那张照片,在 那时的欧洲战场上,坦克已经成为了 很常见的 一种军事单位,在坦克作战时,周边一般都会有步兵队伍对其进行掩护,双方共同推进,这也就是 我们经常听到的从照片上来看,国军在使用坦克时显然没有按照步坦协同战术执行,这会让坦克笨重的劣势尽显无疑。
而且一旦短兵相接,国军手中的德式装备就成了废铁。
,德军在 作战当中经常会用火力进行持续压制,对步兵射击有着 很高要求;这种打法在欧洲也许可以行得通,但 是 面对单兵肉搏能力强悍的日军,单纯的 火力压制显然是 不够的 ,除此之外,蒋介石买来的这些德式装备中的一部分本身就有问题,在1936年试射三七式火炮的时候,就出现过连续炸膛的事件,所以德械师们的装备并没有完全被投入到战场上。
在
多方因素的 干扰之下,德械师并没能发挥出他 们应有 的实力,不过 他 们依旧为抗战做出了卓越的 贡献,这个事实是不容否认的 。四、抗战后期的德械师都在哪儿?
既然德械师能够在战场上与日军打的有来有往,那为什么在抗战后期,我们就基本听不到有关德械师的消息了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相当简单——因为德械师们几乎都被打散了,装备也分批流入了蒋介石的嫡系队伍当中,在抗战后期,德械师早已名存实亡。
以南京保卫战为例,负责正面保卫南京的德械师88师坚守到了最后一刻,直到日军从后方其他防区攻进南京,他们所守卫的方向也没有沦陷。
在这场血战之后,88师伤亡惨重,阵亡了两名旅长,三名团长,十一名营长;8000人的队伍打到最后竟只剩下不到2000人。
在
抗战早期,与 88师一样的 德械师还有 很多,他 们拥有 一腔热血和胜利的决心,但奈何敌军的战术更为高明,所以他们也 只能屡次血战,燃烧自己的 生命。在德械师的存在,其实就是为了给后方的抗日队伍争取时间。
当时的 中国,只有 德械师能够在正面战场,对日军形成一定的 威胁和 牵制,其他军队的武器装备和战术思想,基本无法在正面战场适应日军,抗战爆发4个月,蒋介石的28个德械师就基本打光了,此时的德国也走上了法西斯的道路,和日本穿起了一条裤子,中国后续也无法从德国取得任何援助。
有人将抗日战争形容为一个工业国家对农业国家的全方位碾压。这样的即便有德国人进行援助,也根本无法抹平与日本军队的差距。
说法听上去让人心痛,但 却也 有 一定道理,中国在 抗日战争中一直扮演着 弱势方,在各个领域全面落后,我们的先烈就是顶着这样的困难战胜了
日军,创造了 近现代战争历史上的神话,这段历史必然会被华夏子孙永久铭记,永不忘怀。参考资料
淞沪会战︱真实的“德械师”:火力远不及日军,但意志坚定[OL].澎湃新闻,2016-09-03
抗日时德对华军售以次充好 问题部件致炮弹屡次膛炸[OL].新浪军事,2018-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