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不死”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一句很重的骂人话,它来自于孔子的那句“老而不死是为贼”,那么,孔子想要表达的是这个意思吗?我们一起来看看。
原话出自《论语.宪问》:“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 以杖叩其胫。【趣探网】 ”
这段话的意思是
说,孔子对他 的 老友原壤不满意,原壤劈开两条腿坐在 那儿迎接孔子,缺少雅敬,孔子便说他 是 少年时不知道对兄弟谦让友爱,长大成人了 无善可陈,现在 老了 ,又 不死,便成为老不正经;孔子用手杖敲打原壤的 小腿。在《论语》中,这一段不太一般。
第一,都说原壤是
孔子的 老友,这是 可信的 ,如 果不是 老友,这样说话会引起暴烈的 反击,用杖敲打,更无可能,因为会引起肢体乃至器械冲突。原壤的罪状无非是
“幼不逊不悌”(注意,没有 不孝),长而不述,乏善可陈(注意,没有 作奸犯科),总之没有 什么出息,但 远远不是 恶人,并无贼字本意中的 残暴盗窃的 记录。第二,并没有
说他 是由于 老而不死才成了贼,而是由于 少年青年成年时期记录中下,享寿不差,孔子不平,觉得苍天对他 太宽厚了 ,便嘲弄之,责备之,摇头之,敲打之,敲打中有 某些玩笑与 恨铁不成钢之友情。如
果完全从口语上看,这里的 “是 为贼”与 “你 成了 精啦?”、“你 从哪儿诳来的 寿命?”、“你简直是 邪魔外道啊”的 意思差不多。所以,孔子所说的“老而不死是为贼”,并不是骂人的话,而是老友间的互相打趣。
所
以,懂得这句话的 人,绝不拿它当坏话,而是 趣话。比如 ,作家冰心非常幽默,它有 一枚闲章,上书“是 为贼”,含义是 "老而不死",表达的 是 她老人家对自身长寿的 乐观、满意、自嘲,小小的 嘚瑟,我 以为。其实,“老而不死”,在大多数中国人眼里总算不得坏事。
实际上,“老”不但
不是 坏事,反而给某些人带来也 许年轻时未曾有 过的 荣誉和 权力——最 直接的 例子是 ,在 传统中国家庭中,原本地 位低下的 “媳妇”,随着 年龄的 增长,变成“母亲”、“婆婆”,甚至“老祖宗”的 时候,便几乎 成为家族中最 威严、最 受尊敬的 成员。长寿,历来是
中国人追求的 福祉,中国文化,尤其是 道家传统中,修炼得道者 可得永生的 说法,总是 吸引着 众多信徒修道、炼丹,孜孜不倦。懵懂无知的
孙悟空去菩提祖师那里修炼,是 希望得到个“与 天地 同寿”的结果;各路妖精觊觎唐僧肉,也是 为了 个“长生”的 缘故。这“长寿”的
概念,可以说贯穿中国人生活的 方方面面,与 天地 同寿,不仅是 中国人的 理想,更是 中国式思维框架的 基础。在中国人眼里,个人是与更大的自然与超自然的存在结合一体的:
人,据不同的cs,或是女娲所造,或是盘古死后身上的小虫风吹所化,总之是早有灵根。
凡人可以通过建功立业而封神,即使封神的时代已经过去,人也可以通过修炼而得道成仙。
总之,自然与超自然,凡人与神仙之间并无鸿沟,有时,不过是一念之间便可以“转化”。
唐代牛僧孺的
《玄怪录》记载,有 个名叫杜子春的人,有 缘遇到个仙人,得了 个修道升仙的 机会,打坐修道之时,种种磨难、诱惑均难动其心,但 最 后总还是 难脱个“爱”字,终落得个前功尽弃。《红楼梦》中,跛脚道人“好了
歌”曰,“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 儿孙忘不了 ……”,但 若真个“忘了 ”这种种世间牵挂,成仙得道也 并不是 什么难事。这样想来,那被孔子骂的“不孙弟”、“无述”又无礼的原壤,之所以能“老而不死”,想必也有些“道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