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啥叫中国?如果连祖国名字由来都不知道,是不是有点尴尬
第一个问题:“中国”从哪儿来?
“中国”这个词到底有多少年的历史?这还要从一个惊世大发现说起。
1963年,一位叫陈堆的农民和他的妻子在院子后面坍塌的土崖刨出了一件铜器,并把它当作废铜卖到了废品收购站。
幸运的是,这件铜器后来被宝鸡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发现并买下,这件珍贵的国宝才得以幸存。
经过鉴定,这是西周早期的青铜酒器——尊。【趣探网】
工作人员还发现在
铜尊的 内胆底部有 122字的 铭文。 这段铭文记载了3000多年前周武王灭商以及周武王、周成王相继营建都城洛邑(今河南洛阳)的重大历史事件。因为铭文显示制作这件尊的贵族叫作“何”,所以它被命名为“何尊”。
这段铭文使何尊成为我们的“镇国之宝”。
为什么这么说呢?原来,铭文中出现了最早的“中国”一词:“余其宅兹中或,自茲乂(yì)民。
”这句话的意思是周武王说:“我居住在天下的中心,统治四方的人民。”
铭文中的
“中或”就是 “中国”,这里的 “中国”虽然 不是 地 名,而是 指国家的 中心,但 它代表着 早在 3000年前,我 们的 祖先已经将自己居住的 地 方称为“中国”了 。第二个问题:“中”、“国”是何意?
“中”字是一个象形文字,它的首尾都有波浪形的飘带,像一面飘扬的旗帜。
它为什么长这样呢?
原来在
当时,首领要下达命令的时候,就会在 高处竖起一面大旗,人们看到大旗就会从四面八方赶来,服从首领的 命令。于是,本义代表旗帜的“中”,后来又引申出地理概念上中间的“中”和文化概念上适中的“中”的意思。
“或”是“国”的繁体字“國”最早的写法。
“囗”(读wéi或者
guó)是 城池的 意思,“戈”是 武器,“一”是 土地 ,因此从字的 结构来看,“或”就是 一个人扛着 武器保卫城池、守卫土地 。因此,那时的
“中国”指的是 位居中间或者 中央的 城池和 土地 ,这和 今天我 们理解的 “中国”是 不是 有 不小的差距呢?何尊所指的“中国”在哪里?
铭文明确地告诉我们,在今天的河南省洛阳市。
在历史上,以洛阳为中心的这片地区,原来是夏朝统治的中心区域,商朝起源于它的东部,周朝起源于它的西部。
后来商灭夏,周又灭商,周朝开疆拓土,把夏、商、周三朝统治的区域融为一体,洛阳正是居中的地方。
洛阳以及洛阳所在的河南省,被视为“天下之中”的观念一直流传至今,影响深远:
河南省被称为“中州”、“中原”,五岳中位于河南登封的嵩山被称为“中岳”。
第三个问题:“中国”的变与不变
“中国”的“中”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有了中央,才有四方。
在漫长的历史中,“中国”所涉及的地理概念一直在发生变化:
从皇帝所
在 的 都城或者 皇帝直接统治的 地 方是 “中国”,其他 地 方就不是“中国”;到居中的 国家是 “中国”,周边的 国家就不是 “中国”;再到中原和 内陆是 “中国”,边疆和 其他 地 区就不是 “中国”。经过
历代经营,从秦汉帝国的 开拓,到清代乾隆皇帝奠定现代中国版图的 基础,统一的 多民族国家的 概念越发清晰。辛亥革命后,国际上简称“中华民国”为“中国”。今天的“中国”,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另外,文化概念上的
“中国”,代表着 中华文化的 传承与发扬,“中”有正、顺、平和 、忠信等美好含义,这种价值观对中国人影响深远。中国之所
以被称为“中国”,是 因为祖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人民聪慧、讲究礼义仁爱,是 一个高度文明的 国度。中国是 文明之国、礼仪之邦的 说法,由此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