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西方列强组建八国联军,对北京城展开了浩大的洗劫。包含圆明园在内的多处历史名迹被他们毁于一旦,当中还包含不少珍贵文物。
而在这众多流失国外的珍宝里,有一把宝剑最为特殊。它被称之为“15世纪中国剑之巅峰”,在失窃后的近百年里都不知去向。
直到多年后,有游客在英国某博物馆内参观时,才得以再次见到宝剑。此时的它身价已高达12亿,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正因如此,英国方面明确表态,不打算将其还给中国。
这把宝剑究竟有何来头?圆明园被洗劫的那场意外后,它为何会突然“消失”?
明朝宝剑 做工不凡
宝剑全名为“永乐宝剑”,打造于公元1420年的永乐年间。永乐宝剑的剑身十分庞大,剑刃长度约76厘米,重量约1.3公斤,再加上尾端的剑鞘则能达到2公斤。手柄的表面附着大量点状凸起图案,旨在帮助使用者增加摩擦力,更灵活的操纵永乐宝剑。
其次再来看永乐宝剑的剑柄,剑柄的正中央有一道明显的突起,上面用一长串不规则的火焰图案作为装饰。在火焰的外部是一圈卷曲的海波形浮雕,两者相互衬托,让宝剑的外形看起来更增添了一种大气威严的感觉。
而剑挡和剑柄是属于一体的,它的表面也镶嵌了两颗闪闪发亮的黑宝石,轮廓被雕刻成神兽的造型。若是 将永乐宝剑放置于 太阳下,有 了光线的 衬托,剑挡部分就更像个炯炯有 神的神兽,目光威严的直视着 前方。好不气派!
不过,比起永乐宝剑表面精妙绝伦的修饰,更让人啧啧称道的还要数位于它剑格上的“琼”。【趣探网】“琼”是佛教里象征着自由的一种瑞兽,最爱在覆盖着 厚重积雪的山顶往返跳跃,仰望遥远的天空。它通体雪白,长满了绿松石色鬃毛,模样和 一般的 狮子大同小异,但 又独具特色。
或许是相中了以“琼”的眼睛为例,用的便是当时最稀缺的红宝石,这样加以点缀,“琼”的形象瞬间就更立体,宝剑也更贵气了。
“琼”自由自在 、淡漠坦然 的 品性,制造永乐宝剑的工匠们将它也加入到了 剑身中。宝剑空间虽然有限,但工匠们对“琼”的 塑造却十分用心。不少人都曾将永乐宝剑和同时期的伊斯兰宝剑和欧洲宝剑做对比,大家都普遍认为,不管从选材还是工艺上,永乐宝剑都远胜于又会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后两者。那么,做工如此精巧的 明朝宝剑,驾驭它的主人,民间关于这个问题的说法很多,更普遍被接受的是,永乐宝剑是明成祖朱棣的佩剑。毕竟它打造完毕的时候正逢永乐年间,朱棣那时风头正盛。作为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有考据的、以藩王身份造反成功的皇帝,他的一生可谓是波折不断,经历了不少磨练。
明太祖朱元璋当政时,朱棣就是他这下朱棣总算是熬出了头。
众多子女中最出类拔萃的那个,不仅军事能力过硬,政治手段也颇为老练毒辣。为了牵制朱棣,朱元璋本打算让其以“燕王”的身份,辅佐太子朱标拦住北方游牧民族的侵犯。没成想,朱标却先一步撒手人寰,大哥朱标在位时,朱棣虽然能力强,但却因此处处受前者如愿坐上了龙椅。
压制。这下,没了 朱标坐镇,他 留下的所 有 势力就全成了自己的,何不趁机夺权上位?自那以后,朱棣开始暗中积蓄力量,最终假借“清君侧”的名义起兵造反,踢走了刚登基没几年的皇太孙朱允炆,不过,顺利掌握国家大权的朱棣来不及庆祝,因为他还有更重要的大事要办。野心勃勃的他,希望能在有生之年扩大明朝疆土,遂而便开始了一趟又西藏就是最好的例子。
一趟的 御驾亲征。当然 ,朱棣收服外部势力不单仅依靠战争,有 时候也会采取相对温和的 和谈策略,明朝时,北方的游牧民族势力一直是困扰历任明朝统治者的“眼中钉”。他朱棣决定拉拢西藏地区,借机铲除北方游牧民族,以巩固明朝的政治稳定。
们根基深厚,是 急难对付的 对手,随时都会对中原大陆构成威胁。而朱棣明白,以明朝现有的军队也很难与之抗衡。因此,为了表示精诚合作的诚意,朱棣便派人打造了一把质量上乘的“永乐宝剑”,送给西藏活佛达赖喇嘛作为见面礼。剑身上所篆刻的密密麻麻的藏传佛教密文,更是彰显中原对西藏活佛的尊重和崇敬。如此说来,便无怪乎有人谣传,永乐宝剑的主人并不是朱棣了。
1420年,永乐宝剑被朱棣正式赠送给了西藏活佛达赖喇嘛。既然是宝剑一直被秘藏于西藏。
天子亲自赏赐的礼物,活佛自没有怠慢的道理。带回永乐宝剑后的第一时间,他 便命人一路快马加鞭,将其安置在 了 宫殿内。自此后数百年间,后来,随着明朝统治陷入腐朽堕落的局面,作为“后起之秀”的后金势力趁虚而入,出兵对中原地区发动了鼎盛的明朝彻底被满族人给终结了。
大规模进攻。这时的 明朝已行将就木,再没了朱棣当政时那副气吞山河的 王者 气势,沦为任人宰割的 鱼肉。最终,清军挥师入关,列强夺走 下落不明
明朝落幕后,入主中原的作为贡品送给了清朝皇帝。
清王朝统治者开始延续和 改革明朝时期的 对外政策。和 明朝一样,只要那些周边小国不起兵造反,清朝就会永远为他们提供庇护和优待。这种温和 的处理方式让各方势力都十分赞同,西藏方面更是主动献出了永乐宝剑,清王朝的统治者对这把宝剑可谓爱不释手,显然, 西藏方面作出了十分正确的选择。永乐宝剑虽然是前朝皇帝赠与的宝物,但如今,他们又将宝剑敬献给清朝皇帝,无非是在借花献佛,聊表忠心。朝代的更迭,天下谁来主掌并不重要,只求有庇护可依,一切都无所谓。
事实也的确如此,历任清朝皇帝们都对永乐宝剑爱不释手,乾隆更是将其奉若珍宝,藏于密室不予公开。本以为自此之后,永乐宝剑终于寻得栖身之所,然而不断走下坡路的晚清,又将这把珍贵的宝剑又一次卷入了战争的动荡中。
清朝末年,由于“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清王朝内部上下腐朽昏暗,被慈禧为首的守旧势力几近架空。也不约而同地将侵略目标定为中国。
与此同时,刚经历完工业革命的西方列强为了推行殖民策略,于是,随着第一次鸦片战争和又是赔款又是割让领土。然而,这样做无疑加剧了清王朝的灭亡。
第二此鸦片战争的爆发,中国逐渐滑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清王朝既没有 话语权,也抵挡不了西方猛烈的炮火入侵,只能被迫签订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1860年,因为和清政府议和失败,不甘心的西方列强决心策划一起“复仇”行动。在里面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洗劫。
10月18日这天,英法联军浩浩荡荡的从北京郊外出发,在光天化日之下公然闯入圆明园,英国和法国这两个被雨果称之为“强盗”的虎豹豺狼,不仅夺走了大量珍贵的文物,还严重破坏了聚集了我国古代建筑智慧的圆明园。这场残忍的浩劫中,丢失的有我们熟知的十二兽首铜像,还有《四十景图》和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
而产自明朝永乐年间的永乐宝剑,也是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掠夺走的宝物之一。这群丧心病狂的西方列强,在如愿拿到自己想要的直到1991年才再次有了消息。
宝物后,竟一把大火烧毁了 富丽堂皇的 圆明园。随着 他们的扬长而去,永乐宝剑和1000万失窃宝物自此也流落异域,“回家”仍长 拭目以待
1991年,英国皇家军械局博物馆发布了一则爆炸性新闻。博物馆负责人表示,他们在不久前从一位民间收藏家手中,以10万英镑的高价拍下了一把来自中国的古剑。博物馆方面对它十分重视,不仅将其称之为“古兵收藏品之首”,还将这把古剑奉为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但很快,一位亲自前往博物馆参观的游客便认出,这把古剑的真实身份是永乐宝剑。消息传来,当即便引起了我国历史学界的高度重视。多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提高和国际地位的增强,政府愈发重视对海外流失文物的寻回工作,并通过多种渠道追回了部分文物。
而这次得知永乐宝剑正被安置于英国的博物馆后,我国更是高度重视,当即便组织历史专家和有关部门同英国皇家军械局博物馆进行沟通,希望英方能及时返还宝剑。然而,英方博物馆也极其看重永乐宝剑的价值,始终不肯让步,即便我方给出10亿高价,他们也拒绝归还。
就这样,这把永乐宝剑由于中英两国协商未果,至今仍存放于英国皇家军械局博物馆内。事实上,永乐宝剑的遭遇只是众多遗失于八国联军入侵期间文物的一个缩影,据统计,我国至今仍有160余万中国文物遗留海外博物馆,再加上民间收藏品,总数更能达到1700万之多。
珍贵文物的大量流失,不仅是对我国悠久历史的一大缺憾,也在无形中验证了那句“弱国无外交”。在昏庸腐朽的晚晴,国力贫弱的它尚且连自己都无法保护,更别提能否阻止西方列强将我国文物带到海外。
万幸的是,自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开始积极促进海外流失文物的“回家”工作。以生肖兽首铜像为例,在海外漂泊多年后,其中的牛首、虎首和猴首终于在苏富比和佳士得亮相。在交涉未果后,中国国家文物局最终以高价将它们一并竞购回国。
同样的例子又如东晋画家顾恺之所绘制的《女史箴图》,这幅绢本绘画主要反映的是他们还将画作分割成四段,严重损坏了画作的完整性,当真是让人感到发指!
东晋时期腐女的生活景象。然 而,自从将其从圆明园抢走后,英国方面至今仍无归还之意。更令人气愤的是,时至今日,在我国历任领导人的努力下,15万余件流失于海外的中国文物已陆续回归祖国。而对于仍然没能带回的永乐宝剑、《女史箴图》和其他文物,今后我国依旧会继续加大寻回力度,争取有朝一日让所有飘零于异国他乡的文物平安“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