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已经消失于大众视野许久的歌手刀郎,带着他潜心创作的音乐专辑《山歌寥哉》重返乐坛,此次专辑中有一首特别的歌曲,一经发出,便引起了网友的注意。
该歌曲名为《罗刹海市》,灵感取自蒲松龄所写的同名古代小说,因整首歌包含着讽刺性极强的歌词,所以很快就成为了网友热议的对象,大家纷纷网上发表自己对该曲歌词的解读。
有人说这是对当今乐坛现象的讽刺,有人说是他对某些歌手的复仇,这是在借歌词讽刺某些歌手。
随着
公众对该歌曲的 热烈讨论,南大知名的教授也亲自下场来点评此歌,发表自己了 对该歌曲的 看法,并一针见血地 指出这首歌的 关键所 在 。那么究竟是
怎样一首极具讽刺性的 歌曲,能够引起如此大的反响与热议,在众多解读中又有哪一个靠近刀郎创作的原意呢?关于大罗刹国
要想了解歌曲《罗刹海市》,就必须先了解蒲松龄笔下的同名小说,这样才能更好了解歌词中的深意
小说的书名,其实是将书中的两个国家名合为一起命名的,即大罗刹国与海市龙宫。
该书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在【趣探网】
这两个截然 不同的 国家的 经历,但是因为刀郎的 歌词主要写大罗刹国,所以下面将主要介绍小说中大罗刹国的 部分。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容貌俊美的商人之子,在一次出海行商时,因遇到飓风,意外到了大罗刹国的一个村庄。
初到该地,主人公被当地人民奇丑无比的相貌吓到,当地人也畏惧主人公俊美的相貌,害怕同他接近。
在
一次得到与当地 人交谈的 机会时,他得知该国选官不因才学选定,反而以相貌美丑作为标准,长相越好看,官职也 就越大。在
进入该国都城后,主人公发现越是 奇丑无比的 人,官位越高,于是 他便以炭涂脸,把相貌变丑,因此得到见国王的机会,然 后得到了 一个官职。但
是入朝为官后,他被怀疑容貌是假的 ,所 以受到国内大臣的打压与排挤。而后,主人公因寻访海市,因缘际会到达了 龙宫,在 那里得到真正的 赏识,还与公主龙女结为夫妻,后来因怀念故土,挂念双亲,最终回到了 家乡。以上就是蒲松龄小说中的内容,通过上述介绍可知大罗刹国是一个审美颠倒,秩序混乱的国家。
原本主人公俊美的容貌,在该国被却被认为是奇丑无比的相貌,在把脸涂黑后反而得到高官厚禄,国王看重。
除此之外,该国在舞蹈与乐曲方面的审美,也和主人公的家乡有异。
主人公在
面见国王时,曾敲桌为乐,被夸赞为凤鸣龙啸,在 表演民间小曲时,被认为曲子是无人不倾倒的雅乐,可见该国在舞蹈音乐方面,也 与 主人公家乡有 异。刀郎的
歌词创作因取自这一阴隐喻当时清朝官场的 小说,因取自小说中大罗刹国的 世界观,所以歌词讽刺意味十足,让不少听众都在寻找他所讽刺的对象。是讽刺乐坛还是一心复仇
最终,大家将目标锁定在
当今乐坛与某些歌手身上,即两种不同的解读,讽刺乐坛与 复仇论,其中后者 所 代表的 复仇论,更是 成为对该歌曲最热门的 一种解读。先说前者,近年来广为流传的大热歌曲,大多为网络歌曲,而这些歌曲中爆红后被发现抄袭的事情,屡见不鲜。
所
以不少人认为歌词中的大罗刹国,指的就是如今现象混乱的 乐坛,受到大众欢迎的歌曲,大多是 毫无营养的口水歌。而为了
歌曲销量与热度,去做自己不喜欢的 音乐的歌手,就是小说中以炭涂面的 主人公,只为能够迎合当下审美畸形的 市场。其中,在认为此歌曲是
讽刺乐坛的解读中,也 有一些特别的观点,在一些不喜欢这首歌的 人眼中,刀郎也 和小说的 主人公一样,创作出这首俗不可耐的“网红歌曲”,靠古怪的歌词来博得大众对此的关注。不过,更多的人还是
认为刀郎并没有 改变自己,反而一直在坚持自己风格的音乐,所以才会做出这首歌曲来讽刺这种现象。至于复仇论,它之所
以受到不少人的 支持,主要还是因为隐忍多年,借新曲复仇归来的噱头,更加抓人眼球,而且牵涉的还都是 知名歌手,关注度与热度也 都更大。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当年刀郎在乐坛面对的批评声,确实不小,让有些人觉得复仇论未必没有道理。
当年,虽然
刀郎的 歌曲传唱度与 销量极其可观,但因独特的 音乐风格,从爆红之初,在 大多数主流音乐人那里,并不受认可。2004年,他
的 歌曲《2002年的第一场雪》横空出世,在短短几个月内就红遍大江南北,他本人也迅速跻身当红歌手之列。随着歌曲热度的高涨和他的走红,争议也源源不断地向他本人与他的歌曲涌来。
当时就有毒舌的音乐人批评道,此曲是菜市场里才会放的歌,抒情方式还停留在二十年前。
某知名歌手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更是
毫不掩饰对于 他歌曲的 轻视,甚至不愿张口称他的歌曲为音乐,直言说他的歌曲充其量是怀旧,要换我来唱,也不会比他 差。还表示,自己这群用心做好音乐品质的
人,都还不一定能经常得到听众认可,如今他凭借苍白的怀旧风歌曲受到欢迎,让自己觉得或许用心制作的 品质音乐,听众并不需要。相较之下,另一个同行的评论更为犀利,是
说刀郎的爆红现象是 乐坛的 悲哀,除了 他 们,那英也 曾暗示过听他歌曲的 人,缺乏对音乐的审美。所
以,当他沉寂多年再次复出,并发表这样一首讽刺意味极强的 歌曲时,就有 不少人认为罗刹国比喻的 是当年以上述三位歌手等 人为代表的音乐圈子,他 则是 与这群人格格不入的小说主人公,因与他们不同而受到了这些人的 排挤打压。有
心的网友还把歌词一字一句解读,只为能往上面提到的这三位歌手身上贴,宣扬自己的复仇论观点,比如说歌词中提到的 转腚那里,就是嘲讽某位歌手唱歌时习惯的动作。要让歌曲更有意义
在复仇论抓走了大部分人的视线时,南大的一名教授则和这些网友,有着不一样的看法。
首先,作为主要研究古代文学教授的他
,肯定了歌手用流行音乐对这一古代小说的演绎,认为这种创新方式非常成功,他本人很支持这样的 创作方式,而且最重要的是 歌曲还保留了小说的 深度。接着
在 谈到对于这首歌的解读时,他表示自己愿意认为这首歌曲是对一些社会现象的讽刺,而并非是出于 私怨在 写某些人,因为这样歌曲本身的讽刺才更有意义。教授的发言,让不少喜欢这首歌人的
纷纷表示支持,明明应该是对某些社会现象的 讽刺,却被音乐人的 恩恩怨怨夺走了 关注,使得歌曲的格局骤然变小。而且如果有心留意网上的
那些解读,比起是刀郎有意嘲讽某些歌手,更像是 部分网友在 牵强附会,强行曲解歌词的 意思。所以,或许教授提出让歌曲更有意义的发言,才应该是最合刀郎本意的解读。
如教授所
说的那样,不要让争议与解读只狭隘地停留在个人恩怨上,将更多的 解读与目光放在 一些社会现象上,不然实在是 埋没了这样一个讽刺性强的好故事,这样一首充满讽刺意味的好歌曲。蒲松龄创作《罗刹海市》,赋予了这篇故事的
最初的 意义,即对当时清朝官场与 政治的讽刺。而刀郎则通过 音乐的 形式,以自己对小说的 理解,借小说表达自己内心的 观点,塑造了 一个新的 属于自己的 《罗刹海市》,虽然在 一千个人眼中,对于 歌曲《罗刹海市》的 理解也 会有一千个版本,但无论哪一个,都不应该毁掉这首歌在社会层面,可以为大家带来的意义。那么,文章的读者你们又是如何理解该歌曲的,这首歌中的主人公与大罗刹国,又让你们想起了哪些社会现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