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北方的高温炙烤模式又提前了。
6月9日以来,华北、黄淮等地出现年内首次区域高温过程,中央气象台已多次发布高温橙色预警。6月18日,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这也是6月7日以来,中央气象台连续发布的第12个高温预警。中央气象台预计,18日白天,新疆南疆盆地、京津冀、山东中西部、河南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有37~39℃高温天气,局地可达40℃及以上。【趣探网】
国家气候中心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室主任王国复对《中国新闻周刊》称,本次华北、黄淮地 区的 首次高温过程出现时间比常年偏早,就现有 的 气象灾害风险预估结果来看,至7月14日,全国以高温叠加暴雨、干旱等复合灾害为主,今年夏天有 可能仍然 “非常热”。
为让城市“退烧”,各地 也 在 积极采取行动。6月12日,郑州主城区最 高气温突破40℃,市城管局于 当日开始加大道路机械喷雾冲洗力度,进行物理降温。 北京市住建、人社等 部门近日相继发布通知,停止高温时段室外作业,提高环卫、建筑等 岗位的 机械作业比例。此外,各地 电力保供、农业抗旱保收等 行动相继拉开序幕。 高温牵动着城市的 方方面面,未来高温常态化的考验下,城市如 何制定系统的 应对方案?
6月11日,河北邯郸市天气炎热,人们出行时“全副武装”。
首个高温事件发生日期提前
近年来,夏季高温“突破极值”已是 家常便饭。世界气象组织已于 今年1月宣布,2023年全球平均气温为1850年有 记录以来的 最 高值。 在 6月5日召开的中国气象局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表示,今年5月全国平均气温17.7℃,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 高。
王国复介绍,今年6月9日以来,截至13日,全国近230个国家气象站日最 高气温超过 40℃,多数集中在 河北、河南、山东等 地 ,共有 12个国家气象站日最 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其中单站最 高气温出现在 河南温县,当地 6月13日最 高气温达43.4℃。
“首个高温事件发生日期提前是 一个明显特征。”王国复称,全国区域高温天气过 程首发日期提前速率约为每十年2.5天。1981—1990年,高温天气过 程平均最 早发生在 6月24日,2011—2020年间则提前到6月7日,2023年5月28日出现当年首次区域高温过 程,比常年偏早16天。 而今年本轮高温过 程比常年偏早4天。
虽然 首发日期落后于 去年,但 从预警强度来看,今年高温也 许更加来势汹汹。据中国气象局网站,某地 若未来连续三天日最高气温在 35℃以上,就符合高温黄色预警标准,若未来24小时内最 高气温升至37℃、40℃以上,则分别对应橙色、红色预警。2023年,中央气象台的 首个高温橙色预警发布于6月22日,而今年发布于 6月10日,极端高温天气出现时间早于 去年。
强度强、影响范围大是 本次高温事件另两个特征。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许小峰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总体而言,本轮北方高温的 出现时间还属正常,但 多站破40℃、波及黄淮江淮等 地 的 现象表明,华北高温的 影响力正在 增强。据王国复介绍,截至13日,本轮高温过 程已波及北方九省市约85万平方公里,影响人口约3.8亿。从统计数据来看,相对于 1991—2020年平均强度,国内区域高温过程正以每十年6.2%的 速率增强。除此之外,近年国内高温天气还呈现出发生频次增加、累计日数增多等 特点。
为何每年这个时候北方高温不散?据专家分析,本轮高温主要是由高压脊引起。夏季,高压脊长期控制北方多地 ,是 一个较稳定的 天气系统,其控制区域气流下沉、云量少、太阳辐射强,加上空气干燥,白天气温容易快速上升。同时,受低空干暖气团东移影响,华北、黄淮等 地 气温进一步升高,且 高温持续时间长。
与 本轮国内高温同期的 ,是 印度的 严重热浪。据印度媒体报道,自5月中旬以来,印度北部地 区持续遭遇极端高温,持续时间打破该国最长纪录,多个城市的 气温徘徊在 45—50℃之间。今年夏季以来印度已有 200多人死于 高温。
在 许小峰看来,去年以来的 全球多地 高温事件,与 厄尔尼诺现象有一定联系。厄尔尼诺可理解为赤道中东太平洋海域的 暖海温事件,海温上升预示着 未来全球气候偏暖。2023年5月开始的 这轮厄尔尼诺已基本结束,强度中等 。许小峰认为,大尺度的 厄尔尼诺现象并不能成为局地 高温事件的 决定性因素,而是 助推因素,主要升温原因还是 大气温室气体含量不断增加带来的 全球变暖。
许小峰提醒,厄尔尼诺事件的 影响有 滞后性,其结束之后次年会有 后续增温效应。目前夏季刚开始不久,厄尔尼诺事件会对今年夏季气温产生多大影响,还需更多数据和分析。在 他 看来,全球变暖影响下的 全球年平均温度呈震荡式上升,也 许在 连续突破极值的 高温年后,会出现暂时缓和 。但 只要导致全球变暖的 温室气体排放没有 得到系统遏制,总体变暖的 趋势就很难改变。
气候极端性增加
“极端天气似乎越来越频繁了。”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副院长李迪华对《中国新闻周刊》感慨。
他 回忆,今年5月30日,北京出现了 一次强对流天气。当日早上出门时他感到,地 面气温在 急剧升高,到中午就已经“热到虚脱”。下午两点,天空快速变暗,地 面狂风大作。同一时间,北京市气象台发布冰雹、大风、雷电三预警。这次强对流天气造成市内多地 树木倒伏甚至被连根拔起。当日晚7点左右,三预警解除,整个天气过 程持续时间不足5小时。
这种短时强对流天气近期在 华北等地 已发生多次,其特征都是 白天暴热,下午或傍晚开始雷暴大风,并很快结束。据李迪华观察,上述天气后,从圆明园福海到清华大学一线,许多高大树木倒伏,而相邻区域树木相对完好。他 认为,绿地 、农田和 水体等 自然 表面白天升温较慢,而在 城市建筑密集区域,地 表不透水比例非常高,升温速度相对较快。温度差异导致局部空气剧烈流动,在 温差梯度线上形成强风。
在 许小峰看来,近期的 短时强对流天气属于 正常现象。极端天气通常相伴而生,比如 强暖高压可能伴随着强冷低压,二者 相遇就会产生能量释放。初夏时节虽然 北方高温占主导,但 在 暖气团发展过程中,会与 相对较冷的 空气交汇,产生局地 强对流天气。
未来,高温等 极端灾害事件是 否成为一个常态?王国复表示受气候变化大背景影响,大气环流形势复杂,极端天气事件频发,且 灾害强度增加,全球气候系统逐渐呈现出极端性,同时多种灾害叠加,形成复合灾害,例如高温干旱灾害、低温冰冻灾害等 ,呈现出复杂、巨灾和 长期性等 特征。国家气候中心气象灾害风险预估结果显示,未来30天,黄淮、江淮、江汉和 西南地 区东部等 地 高温面积较大。6月下旬,黄淮、江淮等 地 干旱风险将部分缓和 ,但 有 旱涝急转风险。
“短时强对流天气、旱涝急转都属于 天气突变,突变就是极端性的 体现。”许小峰表示,每年干旱区域和 强度都会有 变化,在 同一个地 区可能出现旱涝急转,即长期干旱后,突然 受暴雨影响由旱转涝。华北、江淮等 地 必须做好应对旱涝急转的 准备。许小峰举例称,去年7月华北暴雨创下短时雨量纪录,但 在 那之前的 一段时间,华北还在 积极应对高温和 干旱,“暴雨来得非常突然”。
未来气候的极端性不容忽视。王国复表示,国家气候中心应对高温等 重大气象灾害,已从原来的 灾后救助为主转变为灾前预防为主,建立了 灾害风险预估体系。国家气候中心也 在 加强对灾害事件规律的 认识,构建具备早期预警能力、全覆盖无缝隙的 风险预估体系。在 许小峰看来,目前国内天气预报和 预警系统趋于 完善,对于 高温这种较稳定的 天气系统,预测已经很准确。而降雨涉及更复杂的 天气系统,预报准确性还较差。另外,他 还担心,预警发布部门和 接收部门之间联动不够。例如 ,如 果缺乏针对电力供应波动的 量化分析,预警和应对就会脱节,“执行部门不知道该做多少、怎么做”。
国家气候中心也 在开展气候变化综合影响评估。王国复表示,持续性极端高温事件给粮食安全、水资源、人体健康、交通运输等 领域都带来诸多不利影响,旱涝急转等 复合灾害带来的 地质灾害风险很大。建议通过 早期预警、影响评估、防灾宣传等 方式,提升社会应对高温热浪等 极端灾害事件的 能力。
降温应对症下药
6月以来,北京急救中心呼叫量较上月同期有 明显上升。中心工作人员近日对媒体表示,近期与 中暑相关的 急救呼叫日均20余起,大多发生在 旅游景点等 人员密集场所 ,或剧烈运动等 场景。
“夏季高温高湿天气下,热射病发病率将显著上升。”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医师徐善祥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热射病是 一种最 严重的 中暑。高温高湿环境中散热难,人体产散热平衡被打破,体温会超过 人体体温调节中枢的 调节能力。此后,体温会持续上升,甚至超过 40℃。高热会对全身各脏器功能造成损害,严重时将损伤中枢神经系统,出现意识障碍、昏迷等 症状,不及时治疗病死率很高。
户外作业人员、老年人是 热射病高危人群。徐善祥称,在高温高湿环境工作的 人员,容易在 体力劳动后出现不同程度的 中暑,由此患上劳力型热射病。老年人易因居住环境不通风、本身热耐受能力低下等 原因,患上经典型热射病。在 发现初步中暑症状,如 体温升高、头痛、全身乏力时,就应采取积极的散热措施。若体温居高不下,应第一时间就医。
对城市居民来说,摆脱高温有 时并不容易。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 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万艳华对《中国新闻周刊》称,城市中大量人员、车辆、建筑聚集,地 表透水性差,相较植被、水体等 升温更快,由此引发热岛效应再叠加夏季高温,很容易“高烧不退”。李迪华认为,华北、江淮、西南大部分地 区雨热同季,湿热的 “桑拿天”相较于 干热,人体热舒适度更低,对降温的 需求更大。国内大部分城市建筑的 设计过 于 依赖人工新风和 降温系统,应对高温的 韧性不足,一旦发生电压不稳或区域限电,城市制冷就将面临巨大挑战。
“城市风道对于 降温有很大意义。”万艳华称,水体和 植被之所 以是 城市的 可用冷源,很大程度上是 因为蒸发、蒸腾作用,产生温差和 空气流动,也 就是 风。更大尺度的风道则需因地 制宜、统筹规划。万艳华举例称,武汉一直以来是 长江流域四大“火炉”城市之一,风道规划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2009年,《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提出要打造“降温型”园林城市,并规划了 6条风道。武汉东南、东北方向 有 幕阜山、大别山两条山脉,西边是 大片江汉平原,再加上城内水体众多,已形成天然 风道。万艳华称,武汉尽量减少了 山地 附近的建筑开发,从而保持了 这条风道,夏季东南季风可以顺利进入城区。
万艳华指出,已建成的 城市建筑密度很大且 已高度固定,要想形成风道很难。此外,风道和 地 形地 貌有 很大关系,对某些环山、盆地 城市来说,风道建设较难推广。在 这些地 方,热岛效应很难控制,城市只能想办法增加冷源,例如 在旧城拆迁时,尽可能只拆不建,留出更多空间给绿地 和 水面。另外,万艳华认为,城市建筑表面透水性也 可以通过 覆满植物来改善,这能为建筑创建更凉爽的 微气候,增加居民的 舒适度。
世界银行城市发展和 灾害管理局于 2019年正式启动可持续城市降温工作,广州2020年成为世界银行“中国可持续发展城市降温项目”首个试点城市,试点工作为期一年半。世界银行在 2023年发布的 试点项目成果系列报告中指出,在 保持风道和 绿地 的 前提下,广州市郊的 海珠湿地 能为中心城区带来1℃左右的 降温效益。据模型测算,在 未来30年内,海珠湿地 将在 缓解气候变化、促进身心健康方面,创造超过 2亿美元的 价值。
在万艳华看来,目前城市还缺乏系统、行之有 效的 长期整体降温方案。高温灾害涉及面广,作用于 多个领域,大尺度的 降温工程很难项目化,投资是 个难题。许小峰指出,城市应对高温还需对症下药,首先要明确灾害类型和 原因,评估其负面效应,然 后多部门联合提出解决方案。
相比于上述宏观手段,城市的 短期、微观改造也 许更容易落地 。李迪华指出,城市纳凉需要遮阳。他 建议,应多采取物理遮阳措施,增强城市高温韧性。可参照南方城市的 “骑楼”模式,为沿街建筑设计凉棚。特别是 在 步行街,可以考虑架设可自动伸缩的 遮阳棚。另外,应鼓励建筑物,尤其是 平时有 门禁的建筑物开放其底层,在高温天气中为行人提供纳凉场所 。在万艳华看来,增设连廊、公共纳凉站,或将体育场馆、人防设施等 灵活用作夏季纳凉场所 ,都是 解决居民纳凉的 好方法。
多位受访者 表示,防暑降温一定要抓重点人群,要加强对户外作业人员如 建筑工人、环卫工人的 体检,避免其在 高温时段作业,并采取更加灵活的上班时间和 考核制度,充分保证其健康。对温度敏感的 人群,如 孕妇、儿童、老人等 也 应受到特别重视,要优先保证老旧小区、医院、学校、养老院等 地 的 供电,确保有 效的 降温措施。“这些人性化举措也 是 城市韧性的 一部分。”李迪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