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汹涌的洪水一度冲开位于湖南华容县团洲垸的洞庭湖一线堤防,导致农田、村庄被淹,数千人被迫搬离。经过全国多方支援,齐心抢险,溃口被封堵。
而前两年夏天,洞庭湖还因严重旱情备受瞩目,并在去年8月创下1989年以来同期水体面积最小值。
洞庭湖所 经历的 洪涝与 干旱两极境遇,是 极端天气频发的 典型缩影。随着 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频发、广发、强发、并发的 趋势。
除了【趣探网】 不断提高应对突发灾害天气的 能力,面对严峻的 自然 大变局,我们还需要以更长远的 时间维度和更广阔的 空间尺度,理解一系列变化的 缘起,洞察其深层成因,展望其未来趋势。唯有 如 此,才能以更加切实、有 效的 理念和 办法,守护好人类共同的 地 球家园。
“沸腾”时代来临?
夏至这天上午,久违的 雨水落在 河北中南部的 小村庄。整个6月中旬,河北大部地 区降水量在 10毫米以下,比常年偏高2℃至5℃的气温更是加快了 土壤水分蒸发,旱情迅速发展。
对于 处在 出苗期的 玉米,这无疑是 当头一棒,一些玉米苗已经出现卷叶和 黄叶。附近仅有 的 一口74米深的 井,承担着 50亩地 的 浇灌任务。无奈之下,村民们只好用抓纸球来决定浇水先后。
69岁的李丙吉运气不太好,等了两天才浇上水。 那天,他几乎一天一夜没合眼。
久盼的这场雨并没有下很久,高温再次袭来。
无论是 6月北方的 持续高温,还是 长江中下游多日如 注的 暴雨,抑或华北多发的 强对流天气、山dt然 刮起的 龙卷风,都不断激起人们的 感慨:“天气越来越不寻常。”
表现剧烈的 极端天气增多,且 在 世界范围内都是 如 此。正如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出的 警示:全球变暖的 时代已经结束,全球沸腾的 时代已然 到来。
欧盟气候监测机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发布的 报告显示,今年5月是 有 记录以来最 热的 5月,也 是连续第12个月全球单月平均气温刷新同期最 高值。
更高的温度纪录,正在不断刷新。
这家机构近期发布的 报告说,全球今年7月21日的 日平均气温达到17.09℃,刷新2023年7月6日创下的 最 高纪录。
但 仅仅过了 一天,这个纪录就又 被打破了 ——今年7月22日全球日平均气温为17.15℃,连续打破单日最热纪录,是 地 球1940年开始记录相关数据以来最热的 一天。7月23日的 气温仍居高位。
气候“沸腾”,对我国也产生了直接影响。
“随着 气候变暖加剧,我国高温天气呈现出首发日期提前、发生频次增加、累计日数增多、影响范围变广、综合强度增强的 特点。”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巢清尘说。
与此同时,伴随气温升高,大气中持水量增加,极端强降水发生的风险增大成为我们正在并将长期面对的现实。
当下,暴雨正变得越来越剧烈。今年6月导致广东梅州平远县多人死亡的 强降雨,16日8时至20时雨量超过 300毫米的 镇有 4个、超过 200毫米的 镇有 8个。
去年夏天,京津冀地 区发生历史罕见暴雨天气过 程,局地 最 大累计降雨量达1003毫米,北京市过 程雨量超过 华北历史上三次极端暴雨过程。而在 2021年7月河南发生特大暴雨灾害期间,郑州气象观测站则以201.9毫米的小时降雨量突破我 国大陆小时气象观测降雨量极值。
巢清尘说,根据最 新的 气候模式结果分析,预计到2050年我 国各类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将呈现发生更频繁、影响更广泛、极端性更凸显的 趋势,极端高温、干旱、强降雨等 事件趋多趋强。
谁是那只“背后的手”?
2024年6月16日,消防队员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县西北部的戈曼地区进行灭火作业。新华社发
灾难片《后天》采用剧烈的 表现形式——全球变暖、冰川融化、环流停止导致地 球进入新的 冰河期,向 人们揭示气候变化的恶果。
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两者的关系究竟如何?推动极端天气频发背后的“那只手”到底是谁?
专家表示,所 处地 理位置、大气环流变化、海陆分布、地 形地 势等 共同作用,造就了 世界各地 不同类型的 气候。大气环流是 影响天气和 气候变化的 主要变量之一。笼罩在 地 球上空的各个高压、低压系统,不断移动、增强或减弱,带来了 不同时间的 阴晴雨雪天气。从长时间尺度看,大气环流在 一年四季中呈现一定规律,但 若其出现异常,极端天气很可能就产生了 。
“气候变暖会加剧气候系统的 不稳定,改变大尺度的 大气环流形势,是 造成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的 重要背景。”巢清尘说。
因此,虽然气候变化不直接造成极端天气,但它加强了极端天气的触发条件,正是那只背后“看不见的手”。
诸多数据显示,世界上两大冰盖——南极冰盖和 格陵兰冰盖因气候变化逐渐萎缩。除冰盖外,南北极海冰也 在 快速消融,北极海冰覆盖范围在 过 去40年里减少了 近50%,近年来南极海冰范围也 开始大幅波动。
冰川作为气候的 产物,反过 来又 对全球气候起到调节作用。“但 现在 仿佛陷入了 一种恶性循环,全球变暖导致极端事件增加,高温热浪会随着 洋流走向 极地 ,加速冰川和 海冰融化,而极地冰川和 海冰的消融又 会引起更强烈的 全球变暖。”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全球变化与 极地 研究所 研究员张东启说。
几乎在 所 有 气候变化报告中,我 们都能看到“冰川加速消融”的 结论。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从事冰川研究的 张东启,有 更直观的 感受。
“10多年前我去祁连山的 老虎沟12号冰川时,见到一个高10米的 大冰洞,但 第二年再去就垮塌了 ,大量的 冰川融水甚至冲垮了 当地 道路。”张东启回忆说,1998年第一次去青藏高原参加科考时见到的 冰塔林,隔10年再去远没有之前那么高。
气候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贯穿古今。
从1974年开始专事历史气候研究的气候专家张德二,利用各种历史典籍包括地 方志等 多种史料,复原了我 国历史上多起干旱、暴雨、寒冬、炎夏等极端事件的 实况,写成《中国历史极端气候事件复原研究》一书。
从古代到现今类似或完全不同的极端天气,我们可以看到气候一直在变化,且会一直变化下去。
“一些现代未曾出现,而历史上却发生过 的 且 更为严重的 事件,倘若将来再发生,后果又 将如何?”张德二提出的 这个问题,正是 我们要面对的 。无论如 何,对人类来说,应对气候变化是 无法回避的 课题。
新的挑战有哪些?
“虽然火灾数量在减少,但大火数量仍未走低。”国家消防救援局森林草原灭火和航空救援司负责人马玉春说。
他 解释,气温升高导致地 表干旱,很多林区干到树叶一抓就碎,加之大风天气多,火势蔓延很快,容易小火变大火。
一项发表在 英国《自然 ·生态学与 进化》杂志上的 研究显示,全球极端野火的 频率和 强度在 过 去20年增加了 约一倍。
极端强降雨对水网、电网等城市基础设施也提出更高要求。
城市不仅集聚了 大量人口,也 集中了 重要的 基础设施,叠加城市热岛效应、雨岛效应显著,其面临的 气候风险更为严峻。如 何让城市更加安全,成为公众关注的 问题。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龚道孝表示,随着 极端降水增加,原来十年一遇的 降雨在 未来可能会变为五年一遇,这使得原本就存在设计建设标准略低的排水管网的 应对能力进一步下降。对于城市基础设施匹配不足的 问题,不能就事论事、头痛医头,而应该系统全面地 看待与 解决。
他 认为,应对极端事件带来的 新挑战,并非只有 提高规划设计标准一条路,也 要有 针对性地 采取应急保障措施。简单大幅地 提高标准,不但 会造成巨大浪费和 设施闲置,在 巨灾面前也 是 杯水车薪。
龚道孝举了 个例子,去年夏天京津冀特大暴雨事件中有 一个水厂基本未受影响。“现场调研才发现,这个厂在 大门外用防汛板成功阻挡了 洪水进入,方法简便易行但 效果非常好。在 2021年郑州特大暴雨时,也 有 部分小区采取类似措施把洪水挡在 了 门外。”
对于普通公众来说,极端天气的冲击也已经开始影响日常生活。
7月,随着 高温在 江南等 地 蔓延,各地 医院热射病患者 数量开始增多。随着近年极端高温天气频发,热射病这个高温相关急症中最严重的 情况逐渐被公众熟知。
世界气象组织去年底发布的 一份年度报告显示,与 高温相关的 死亡率可能比目前记录的 高出30倍。而许多受影响的 国家并没有 提供有 效的 高温预警服务。2000年至2019年间,估计全球每年因高温死亡的 人数约为48.9万人,其中亚洲约占45%,欧洲约占36%。据估计,2022年夏季的极端高温天气导致35个欧洲国家的 约6万人“超额死亡”。
极端高温频发带来健康威胁的 同时,相应的 保护和 应对措施仍待完善。以劳动保护为例,虽然 为户外劳动者 “送清凉”、调整优化工作环境和 作业时间等 逐渐被多地 列为高温劳动保护的 重点,但 还有 不少建筑工人、在 田间地 头劳作的 农民,游离在 高温劳动保护之外。
未来我们能够做什么?
这是2021年6月2日在澳大利亚昆士兰拍摄的大堡礁海域珊瑚礁。新华社记者 张玥 摄
回想起6月16日的 转移,平远县差干镇差干村许多村民仍心有 余悸。当天上午11点,村里开始上水,最 高已经淹了 差不多一层楼,村道被水浸泡。
村民的 手机陆续收到需要转移的 短信。村民小组组长骑着 摩托车,去隔壁小组拉来两条船用于 救援。村民自发划着船,先转移了 30多人。水位迅速上涨,到下午五六点钟村里断水断电,村民小组组长和 熟悉附近情况的 村民,赶紧挨家挨户敲门,通知大家转移。
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我 国各种自然 灾害年均因灾死亡、失踪人数,和 前五年均值相比下降54.3%。一方面,卫星遥感监测、无人机等技术的 应用,大大提升了 灾害预警和 处置能力;另一方面,包括“叫应”在 内的 应急机制不断完善,也 有 效减少了 伤亡。
2022年,生态环境部等 17部门联合印发的 《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提出,到2035年,全社会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显著提升,气候适应型社会基本建成。
防灾减灾方面,水利等基础设施将面临更大考验,需要进一步更新。
去年,我 国增发1万亿元国债,用于 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 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相关资金已于 今年2月前全部下达,各地 抓紧推动增发国债项目开工建设。
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 灾害防治研究院科技委员会主任刘传正认为,在 应对灾害风险方面,关键要推进大应急体系建设,着 力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希望每个社会成员都要养成防灾减灾的 习惯,将之作为平常生产、生活考虑的 一部分,只有 这样才能在遭遇突发情况时从容应对。
扩大到经济社会系统来看,有更多需要思考的问题——
雨水、温度等气候资源发生变化,粮食生产应如何随之调整产业布局、种植结构?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如何提升应对天气灾害的韧性和灵活性?
极端天气事件引发的健康风险增加,人们应如何加强对气候敏感疾病的监测预警及防控?
相关部门、机构等正在逐步作答。
除了适应,我们能做的还有主动减缓气候变化。
2020年我 国向 世界宣告,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 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
我 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历史性超过 煤电;推动既有建筑绿色低碳改造,节能建筑占城镇民用建筑面积比例超过 65%;森林覆盖率达24.02%,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 多最 快的 国家……“双碳”不仅成为近年来社会讨论的 热词,也 正在 深刻融入现实的 生产生活中。
不断刷新的 高温纪录、逐渐消融的 冰川、更加极端的 暴雨,正在 影响到我 们生活的 方方面面。每一次极端天气,都在 以最 直接、最 强烈的 方式警示我 们:敬畏自然 、顺应自然 、保护自然 是人类永恒的 课题。(详版见2024年8月9日《新华每日电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