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头条 正文

极端天气警示录

摘要:新华深读丨极端天气警示录,下面是趣探网小编收集整理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7月,汹涌的洪水一度冲开位于湖南华容县团洲垸的洞庭湖一线堤防,导致农田、村庄被淹,数千人被迫搬离。经过全国多方支援,齐心抢险,溃口被封堵。

网络配图

而前两年夏天,洞庭湖还因严重旱情备受瞩目,并在去年8月创下1989年以来同期水体面积最小值。

洞庭湖所5495043210540346经历的75774388洪涝与33331188干旱两极境遇,是72788992极端天气频发的13748085典型缩影。随着6180783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频发、广发、强发、并发的34905232趋势。

除了86106124不断提高应对突发灾害天气的37516872能力,面对严峻的92169289自然3405830大变局,我们还需要以更长远的3020899时间维度和更广阔的85065860空间尺度,理解一系列变化的24528587缘起,洞察其深层成因,展望其未来趋势。唯有5861866014683123此,才能以更加切实、有52418176效的66698034理念和81686837办法,守护好人类共同的9118905282287186球家园。【趣探网】#七夕节日风俗#

“沸腾”时代来临?

夏至这天上午,久违的59513731雨水落在63331188河北中南部的18962546小村庄。整个6月中旬,河北大部地74452995区降水量在3749778210毫米以下,比常年偏高2℃至5℃的气温更是加快了37796124土壤水分蒸发,旱情迅速发展。

对于9263597处在80369227出苗期的7586599玉米,这无疑是40462910当头一棒,一些玉米苗已经出现卷叶和6967292黄叶。附近仅有7800880854460568一口74米深的79125429井,承担着9391531850亩地6916493762318548浇灌任务。无奈之下,村民们只好用抓纸球来决定浇水先后。

69岁的李丙吉运气不太好,等了两天才浇上水。#结婚礼服搭配#那天,他几乎一天一夜没合眼。

久盼的这场雨并没有下很久,高温再次袭来。

无论是596302816月北方的44595781持续高温,还是22519646长江中下游多日如95531664注的10699545暴雨,抑或华北多发的96936683强对流天气、山dt然87902146刮起的40398204龙卷风,都不断激起人们的33160364感慨:“天气越来越不寻常。”

表现剧烈的84541668极端天气增多,且8414821251553876世界范围内都是5047742885170258此。正如6879263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出的64163029警示:全球变暖的12738132时代已经结束,全球沸腾的16366090时代已然61751390到来。

欧盟气候监测机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发布的34083449报告显示,今年5月是1649142614961162记录以来最7593571热的610814715月,也51868993是连续第12个月全球单月平均气温刷新同期最80944019高值。#2018世界杯排名#

更高的温度纪录,正在不断刷新。

这家机构近期发布的29302805报告说,全球今年7月21日的99283170日平均气温达到17.09℃,刷新2023年7月6日创下的3659222853494559高纪录。

65756494仅仅过了90848413一天,这个纪录就又9752989被打破了58678473——今年7月22日全球日平均气温为17.15℃,连续打破单日最热纪录,是4064710584321459球1940年开始记录相关数据以来最热的11697075一天。7月23日的42472543气温仍居高位。#植物科普#

气候“沸腾”,对我国也产生了直接影响。

“随着99602731气候变暖加剧,我国高温天气呈现出首发日期提前、发生频次增加、累计日数增多、影响范围变广、综合强度增强的81692044特点。”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巢清尘说。

与此同时,伴随气温升高,大气中持水量增加,极端强降水发生的风险增大成为我们正在并将长期面对的现实。

当下,暴雨正变得越来越剧烈。今年6月导致广东梅州平远县多人死亡的92113932强降雨,16日8时至20时雨量超过7247589300毫米的57541436镇有421051774个、超过13462369200毫米的98674779镇有798133958个。

去年夏天,京津冀地53907579区发生历史罕见暴雨天气过76841413程,局地8828496480812539大累计降雨量达1003毫米,北京市过67195244程雨量超过26244766华北历史上三次极端暴雨过程。而在155759522021年7月河南发生特大暴雨灾害期间,郑州气象观测站则以201.9毫米的小时降雨量突破我40815719国大陆小时气象观测降雨量极值。

巢清尘说,根据最43280805新的35867523气候模式结果分析,预计到2050年我91692394国各类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将呈现发生更频繁、影响更广泛、极端性更凸显的52452781趋势,极端高温、干旱、强降雨等1753616事件趋多趋强。

谁是那只“背后的手”?

2024年6月16日,消防队员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县西北部的戈曼地区进行灭火作业。新华社发

灾难片《后天》采用剧烈的32801540表现形式——全球变暖、冰川融化、环流停止导致地20043584球进入新的3331795冰河期,向20768200人们揭示气候变化的恶果。

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两者的关系究竟如何?推动极端天气频发背后的“那只手”到底是谁?

专家表示,所7146162583944974处地54167346理位置、大气环流变化、海陆分布、地25156419形地35633464势等95981834共同作用,造就了16044253世界各地79161378不同类型的56393400气候。大气环流是42439473影响天气和58431764气候变化的22160811主要变量之一。笼罩在8276860766495885球上空的各个高压、低压系统,不断移动、增强或减弱,带来了39869041不同时间的38324815阴晴雨雪天气。从长时间尺度看,大气环流在81125474一年四季中呈现一定规律,但27912184若其出现异常,极端天气很可能就产生了82331565

“气候变暖会加剧气候系统的75107811不稳定,改变大尺度的23964680大气环流形势,是21756289造成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的40280440重要背景。”巢清尘说。

因此,虽然气候变化不直接造成极端天气,但它加强了极端天气的触发条件,正是那只背后“看不见的手”。

诸多数据显示,世界上两大冰盖——南极冰盖和38764331格陵兰冰盖因气候变化逐渐萎缩。除冰盖外,南北极海冰也6697264466199102快速消融,北极海冰覆盖范围在7124717861781446去40年里减少了70624416近50%,近年来南极海冰范围也51823662开始大幅波动。

冰川作为气候的19563298产物,反过77970480来又71640261对全球气候起到调节作用。“但42989626现在2696267仿佛陷入了2764757一种恶性循环,全球变暖导致极端事件增加,高温热浪会随着83311124洋流走向15273798极地64049302,加速冰川和80436153海冰融化,而极地冰川和39767776海冰的消融又60561293会引起更强烈的22881352全球变暖。”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全球变化与39316218极地74885401研究所412656462755087研究员张东启说。

几乎在7594333951332634133607915466842气候变化报告中,我40777197们都能看到“冰川加速消融”的56994101结论。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从事冰川研究的91167157张东启,有76543219更直观的16168824感受。

“10多年前我去祁连山的71891493老虎沟12号冰川时,见到一个高10米的77491769大冰洞,但30631058第二年再去就垮塌了19423585,大量的53878533冰川融水甚至冲垮了67239596当地25388726道路。”张东启回忆说,1998年第一次去青藏高原参加科考时见到的56754497冰塔林,隔10年再去远没有之前那么高。

气候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贯穿古今。

从1974年开始专事历史气候研究的气候专家张德二,利用各种历史典籍包括地67625996方志等47681562多种史料,复原了我38308177国历史上多起干旱、暴雨、寒冬、炎夏等极端事件的35957906实况,写成《中国历史极端气候事件复原研究》一书。

从古代到现今类似或完全不同的极端天气,我们可以看到气候一直在变化,且会一直变化下去。

“一些现代未曾出现,而历史上却发生过102293129032705422142120更为严重的17131828事件,倘若将来再发生,后果又34358421将如何?”张德二提出的69936436这个问题,正是62176933我们要面对的6931972。无论如21998333何,对人类来说,应对气候变化是48779831无法回避的86091163课题。 

新的挑战有哪些?

“虽然火灾数量在减少,但大火数量仍未走低。”国家消防救援局森林草原灭火和航空救援司负责人马玉春说。

79403310解释,气温升高导致地23200304表干旱,很多林区干到树叶一抓就碎,加之大风天气多,火势蔓延很快,容易小火变大火。

一项发表在76457758英国《自然31939942·生态学与58381607进化》杂志上的22799659研究显示,全球极端野火的90087575频率和56536731强度在3000232723878162去20年增加了64929804约一倍。

极端强降雨对水网、电网等城市基础设施也提出更高要求。

城市不仅集聚了70944483大量人口,也59230517集中了88520761重要的58467900基础设施,叠加城市热岛效应、雨岛效应显著,其面临的48253699气候风险更为严峻。如11685143何让城市更加安全,成为公众关注的75459759问题。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龚道孝表示,随着74706316极端降水增加,原来十年一遇的62514869降雨在91980912未来可能会变为五年一遇,这使得原本就存在设计建设标准略低的排水管网的56314586应对能力进一步下降。对于城市基础设施匹配不足的15557783问题,不能就事论事、头痛医头,而应该系统全面地20299420看待与76197638解决。

74907163认为,应对极端事件带来的54822394新挑战,并非只有43929790提高规划设计标准一条路,也86367010要有99347675针对性地71205673采取应急保障措施。简单大幅地52140283提高标准,不但4643781会造成巨大浪费和94321438设施闲置,在46909418巨灾面前也5785251736014293杯水车薪。

龚道孝举了45269204个例子,去年夏天京津冀特大暴雨事件中有56778025一个水厂基本未受影响。“现场调研才发现,这个厂在67881943大门外用防汛板成功阻挡了83881414洪水进入,方法简便易行但25300934效果非常好。在59196422021年郑州特大暴雨时,也7748176784883633部分小区采取类似措施把洪水挡在9079456413972301门外。”

对于普通公众来说,极端天气的冲击也已经开始影响日常生活。

7月,随着14325754高温在68021568江南等2020972789224994蔓延,各地37821823医院热射病患者19809195数量开始增多。随着近年极端高温天气频发,热射病这个高温相关急症中最严重的35773459情况逐渐被公众熟知。

世界气象组织去年底发布的43746371一份年度报告显示,与1799790高温相关的66747217死亡率可能比目前记录的863763高出30倍。而许多受影响的33935253国家并没有11885957提供有34144174效的36609319高温预警服务。2000年至2019年间,估计全球每年因高温死亡的73696879人数约为48.9万人,其中亚洲约占45%,欧洲约占36%。据估计,2022年夏季的极端高温天气导致35个欧洲国家的44972528约6万人“超额死亡”。

极端高温频发带来健康威胁的2085962同时,相应的90109760保护和33197011应对措施仍待完善。以劳动保护为例,虽然77201111为户外劳动者23560158“送清凉”、调整优化工作环境和75732571作业时间等41682681逐渐被多地93893661列为高温劳动保护的77170468重点,但67907012还有66462315不少建筑工人、在17257113田间地38103413头劳作的74094292农民,游离在35125201高温劳动保护之外。

未来我们能够做什么?

这是2021年6月2日在澳大利亚昆士兰拍摄的大堡礁海域珊瑚礁。新华社记者 张玥 摄

回想起6月16日的58512772转移,平远县差干镇差干村许多村民仍心有83650947余悸。当天上午11点,村里开始上水,最61969127高已经淹了36942920差不多一层楼,村道被水浸泡。

村民的24470737手机陆续收到需要转移的32224352短信。村民小组组长骑着63665265摩托车,去隔壁小组拉来两条船用于53139678救援。村民自发划着船,先转移了7703005030多人。水位迅速上涨,到下午五六点钟村里断水断电,村民小组组长和60174455熟悉附近情况的11376950村民,赶紧挨家挨户敲门,通知大家转移。

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我48635967国各种自然80193432灾害年均因灾死亡、失踪人数,和52410386前五年均值相比下降54.3%。一方面,卫星遥感监测、无人机等技术的26439897应用,大大提升了32084563灾害预警和5496982处置能力;另一方面,包括“叫应”在31150522内的31935736应急机制不断完善,也5714743993566518效减少了44279623伤亡。

2022年,生态环境部等2689974517部门联合印发的54412078《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提出,到2035年,全社会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显著提升,气候适应型社会基本建成。

防灾减灾方面,水利等基础设施将面临更大考验,需要进一步更新。

去年,我98418339国增发1万亿元国债,用于63385070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97811122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相关资金已于31180442今年2月前全部下达,各地7757490抓紧推动增发国债项目开工建设。

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85113605灾害防治研究院科技委员会主任刘传正认为,在67096627应对灾害风险方面,关键要推进大应急体系建设,着71654730力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希望每个社会成员都要养成防灾减灾的31274822习惯,将之作为平常生产、生活考虑的77546316一部分,只有15883356这样才能在遭遇突发情况时从容应对。

扩大到经济社会系统来看,有更多需要思考的问题——

雨水、温度等气候资源发生变化,粮食生产应如何随之调整产业布局、种植结构?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如何提升应对天气灾害的韧性和灵活性?

极端天气事件引发的健康风险增加,人们应如何加强对气候敏感疾病的监测预警及防控?

相关部门、机构等正在逐步作答。

除了适应,我们能做的还有主动减缓气候变化。

2020年我61327069国向19844776世界宣告,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3229163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74621955

75992674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历史性超过5013165煤电;推动既有建筑绿色低碳改造,节能建筑占城镇民用建筑面积比例超过787985165%;森林覆盖率达24.02%,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23866958多最77595640快的28351789国家……“双碳”不仅成为近年来社会讨论的90785412热词,也58361180正在79725629深刻融入现实的91755024生产生活中。

不断刷新的82411677高温纪录、逐渐消融的48234236冰川、更加极端的87763877暴雨,正在20900715影响到我12623457们生活的57334926方方面面。每一次极端天气,都在43716499以最23383045直接、最16870334强烈的84601530方式警示我40742351们:敬畏自然81397090、顺应自然7728339、保护自然67983033是人类永恒的12182847课题。(详版见2024年8月9日《新华每日电讯》报)

海报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s://qutake.com/hot/31623.html

相关推荐

用奋斗创造别样精彩

用奋斗创造别样精彩

摘要:用奋斗创造别样精彩,下面是趣探网小编收集整理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头条 3周前 (01-03) 0 613

感谢您的支持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