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自己是佛,不能认识自己,是因为自己不晓得寻密,秘密就在自己的身边。贪欲、瞋恨、愚痴三毒怎么对付?一心就能对付了。密意是甚么?是自己的体会。密意就是接心,就是印心。
「一切万法不离自性」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这首偈语的意思是说:众生的本性原来是清净的
,是不生不灭的 ;人生本来就没有 来去,没有生死;众生本具佛性,不假外求;每个人本自具足的本性没有动摇;本性就是本体,能生一切万法,世间一切森罗万象都是从这个本体涌现出来的。要能自主,要能安心,一切都要靠自己。
佛法的主要精神,是在提高我们的人格,提高我们自悟的能力,以开显我们的清净自性,所以自修自度很要紧。
学佛不只是吃素而已。【趣探网】 明白说,真正的学佛,吃不是 重要的 问题,净心,心意清净,这才是 最重要的 。学佛的 人是 要净化身心,要改心、净心,而不是在 形式上那么的 计较。
归宗禅师以一首偈语回答:「一翳在眼,空华乱坠。若离诸相,即见诸佛。」
不知道自己是
佛,不能认识自己,是 因为自己不晓得寻密,秘密就在 自己的 身边。贪欲、瞋恨、愚痴三毒怎么对付?一心就能对付了 。密意是甚么?是 自己的 体会。密意就是 接心,就是印心。 能够见解一致,能够思想统一,能够彼此精神相依,能够甘苦与 共,能够生死不渝、荣辱不离、两心相通,那就是密意。学佛,佛要我们学他做甚么?学佛就是
学习本自具足的 佛性,信佛也 可以说就是 相信自己,自己的 如来种性无缺无余。悟道的人,在悟的那一刹那,真是
天崩地 裂,山摇地 动,不但 过去的迷妄粉碎了 ,自己与宇宙虚空融为一体,现前的更是 另有一番新的风光,是另一个真实恒常的世界。在 悟道者 的 世界里,工作是 神圣的 ,为众生服务更是责无旁贷。有信心的人就有力量,悟道的人,东南西北都是安乐的净土。
在《六祖坛经》中,最重要的部份也
正是 〈般若品〉。 般若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宇宙之间,森罗万象,山河大地 ,一切都是从我 们自性的般若所显现出来的 。般若是我 们的本体,从本体里面才能显现出宇宙的 森罗万象。般若就是
我们的 法身、真如,般若就是 众生的 平等自性。在 般若、法身里,没有生、佛的名词对待,没有 自、他的 形象差别。 所以经中又说:「平等性中,绝生佛之假名;真如界里,无自他之形相。」一个信徒问惟宽禅师:「道在何处?」惟宽禅师回答:「只在目前。」
信徒说:「我
何以不见?」惟宽禅师回答道:「汝有 我故,所 以不见。 」信徒又问:「我有 我 故不见,和 尚还见否?」惟宽禅师说得很妙,他说:「有
我有 汝更是 不见。」信徒一听,再问:「无汝无我,能够见道吗?」惟宽禅师回答说:「无汝无我,阿谁求见?」能够把自己融会到真理、本体里面,才是般若风光。因一般人皆有「我」──我痴、我见、我爱、我执,因此见不到「自性般若」。
要如何认识自性般若?所
谓「佛在 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每个人都有 自性的佛土、自心的 净土,如果我 们不能把握自性,不能认识自己,光在外相上追求,那只有离道愈来愈远。学佛就是要靠自己,
「人人自己天真佛,昼夜六时常放光,剔起眉毛观自得,何劳特地礼西方?」
学佛要反求诸己,不要到外面去找,要找自己的般若自性,能够见到自己,就能成佛。
在佛教里面,空才能有,例如房子不空,就不能住人;耳朵、鼻子、口腔、肠胃不空,我们怎么能生存?我们口袋不空,东西放到那里?世界虚空不空,森罗万象如何安放?因为空,才有
一切,有是 依空而立的,所 以,《般若心经》云:「空即是 色,色即是 空。」「佛是已觉悟的 众生,众生是 未觉悟的 佛」。六祖大师提出「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
主张,也 就是说,「一就是全部,全部就是 一」。我 们说一朵花,从种籽种在土壤到萌芽成长,需要雨水的 灌溉、肥料的 培育、阳光的 照耀,还要有风来传播花粉,有空气来沃养成长等。可以说,这一朵花是 集合了全宇宙万有 的力量,才成为这一朵花;一朵花即等于 一个虚空,跟虚空一样大。「须弥纳芥子,芥子藏须弥」,这都是说「因缘有二法,实性则无二」。佛教讲「万法归一」,万法泛指宇宙之间的
森罗万象。万法既归于一,那么,「一」又 归于 何处呢?一归万法。「一」是体,「万法」是相,「一」与「万法」就是本体与现象的 互存互证。所以,一就是多,「一」与「多」不是 两个分别的观念,而是同源同流的回环,一个宇宙有 三千世界十亿国土,十亿国土三千世界也只是 一个宇宙,所以说一多不异,一多不二。「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又
如电视节目,不就是 「一即一切」吗?所 以,时间、空间在 「一」的 里面,都是非常统一、非常调和 的 。如果我们能够认识「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能够了 解「无二之性,即是实性」,就能体会世间一切都是 因缘所 生法,你 我 都是互为关系的 存在 ,我 和你 没有太多的 距离,没有太多的分别,所 谓天下都是 有 缘人,相敬相亲又 何必曾相识呢?哭和笑只在
一念之间,苦和 乐也 是在一念之间,圣和 凡、迷和 悟、佛与魔也是 在 一念之间。 我们在 日常生活之中,无论遇到甚么困难挫折,只要懂得转念,情况就不一样了 ;假如遇到悲伤、忧闷、烦恼,只要心境一转,也没有 甚么不能解决的 事。所 以,烦恼可以转为菩提,但 是 ,重要的 是 在于 当下一转,如果你不转,则烦恼是 烦恼,菩提是菩提;你 能转境,才能把烦恼转成菩提。学佛的
人要能超越一切,超越自己;要能离开烦恼、菩提的 两边,要在 中道里面去安排人生。所 谓不即不离,不空不有 ,亦空亦有 ,能够认识「缘起性空」,能够懂得「烦恼即菩提,菩提即烦恼」,烦恼与菩提无二无别,你能够在 这个不二的 法门里找到安身立命之处,那才是 一个修道者真正的生活。「心不迷不堕生死,意不烦不忧形质,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起不生业果」。
贪心是人性的弱点,贪心就是我们的根本烦恼。
「披毛因它成,成佛也由它」(心);
「佛说一切法,为治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如果我们的自心能常生功德智能,自能灭却无明烦恼,是则当下即是佛国净土。
「参禅何须山水地,灭却心头火自凉。」
「若自了
了自知,不住一切处,即明了了尽本心,亦名了了 尽性」,这就是所 谓「无所住心,无所 生心」。所谓无生法忍,就是 不生不灭,不会受世间的无常颠倒。心要如何才能不住内,不住外呢?六祖大师说:「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所
谓菩提,就是 我 们的 真如自性,菩提是不假外求的。六祖大师说:「道由心悟,岂在 坐也 ?」悟,也 不是 靠打坐就能够开悟,而是 要用心。打坐当然 是静心,是 一种精神集中、意志统一。打坐对于我们的健康、养性、参禅都有帮助,但 是 ,开悟不是 绝对靠打坐。所 以,六祖大师又说:「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原是臭骨头,何为立功课?」禅不在
坐卧,禅要用心体会,所 谓「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心里一悟,宇宙、世界自然 会有 另一番不同的风光。我
们每个人本自具有 的 真心,不但无所 不在,无所 不遍,而且 在圣不增,在 凡不减。因此,六祖大师不但 要我们找回自己的真心,而且要能不住生死,不住涅槃。所 谓「应无所 住而生其心」。所
谓不住生死,就是 要有般若的 智能,超越轮回生死;所 谓不住涅槃,就是 要有大慈大悲,服务人间,救度众生。也 就是要悲智双运,体悟中道。世间的内外、你
我 、善恶、大小等 ,在 禅者 的眼中,都是 虚妄对待的 ;六祖大师说,我们的 心要不住内,不住外,如此才能来去自由,才能遍住一切处。念,就是
分别;无念,就是不分别。《般若心经》云「不垢不净」,《维摩经》亦说「随其心净则国土净」,骯脏的 污泥也能长出清净的莲花,因此,清净和 污秽是一如不二的。「是非朝朝有,不听自然无」,只要我们能够不怕是
非、不传是非、不说是 非,管他 是 是 非非,我一如也 ,是 非自然止于智者 。随喜也是布施。
天堂、地狱在那里呢?就在我们的心中。
净土就在心中,所以说「唯心净土,自性弥陀」。
「居家逍遥,随处都是净土」。
「随其心净,则国土净」,净土就在他的心里,这正是人间佛教所谓的「人间净土」。
净土主要是看我们的心,心里清净,世界就随着我们清净。因此,学佛,自净其心是很重要的。
没有人我是非,唯心净土:「随其心净,则国土净」,这就是唯心净土。
唯心净土也有四个特点:
◆随遇而安:你能随遇而安,那里就是净土。
◆随缘而生:你能随因缘而生活,到处都是净土。
◆随喜而作:你能随喜工作,当下就是净土。
◆随心而住:你
的心能任运逍遥,随缘放旷,则「随所 住处,皆是净土」。就如天上的 太阳、月亮,不管乌云密布也 好,或是刮风下雨也 好,太阳、月亮都是 那么逍遥自在 的悠游于 虚空之中,这就是 随心而住。华严净土:《华严经》指出的净土世界是:
◆大小不二:一沙一石里,可以见到三千大千世界。
◆一多无异:别人说一说多,其实一中有多,多也即一。
◆动静一如:尽管无常变化,尽管世间不安动乱,不过,你的心安静自如。
◆净秽无别:即使身处污秽里面,你要清净自己的心。所谓「随其心净,则国土净」、「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希望大家都住在
净土里面。禅宗所 提倡的 是 自性的 净土,是本心的净土。净土就是要明心见性,心外无法,心外也无净土。禅就是心,道就是心,佛就是心。如何才能建设自己的净土呢?
1除人我,须弥倒:就是要去除人我的
分别心,要把人我 的执着去除;人我一除,阻碍也就没有了。所 以《金刚经》一再要我 们「无我 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2去邪心,海水竭:
3烦恼无,波浪灭:
4毒害亡,恶龙绝:如果把这许多毒害人的心忘记,恶念就会灭绝,恶魔就不会扰乱我们。
《金刚经》云:「若以色见我
,以音声求我,是 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既然如此,为甚么我 们要天天念佛、拜佛?不但用音声求佛,还要为佛像装金?其实佛像只是 一个引导,我 们拜佛,主要是 要拜我 们自心本性里的佛。佛像对于一个尚未见性悟道的人来说,正如过河需要船筏一样,但是一旦过了河,就没有必要背着船走。
也就是说,当我们还没有成佛的时候,佛像很重要,一旦成了佛,一旦认识了自心的净土、自性的弥陀,到那个时候,随你要烧佛像或呵佛骂祖都可以。但是
,在 我们还没有 成佛的 时候,还是必须借着 佛像来觉悟自己,找到自己,那才是 一了百了 。王守仁说:「宇宙即是我心,我心即是宇宙。」
时时心存感恩,
「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
假如我们能够不让心随境转,而能转境的话,这就是修行有了功夫。
懂得用禅定来处理生活,处理我
们所 遭遇的一切,纵然身处纷扰的 尘劳之中,也 能安住身心。所以,能够随遇而安,懂得过一种洒脱的 生活,是 非常重要的。我们怎样才能随遇而安呢?我分几点说明:
1在食衣住行里要能随遇而安
2在经济物质上要能随遇而安
3在荣辱得失中要能随遇而安:不管荣辱得失,都能处之泰然。若无其事
4在打击迫害时要能随遇而安
5在感情是非里要能随遇而安
参禅的
人有 了禅,就有力量,就能把我 们自心本性的能量发挥出来。真正的能源是 在我们的心里!要想在 生活里能随遇而安,一定要把我们的禅心佛性开发出来,有 了禅,自然 能够任运逍遥,随缘放旷。法身没有去来,故名「如来」,即如如不动而来教化众生的意思。
「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心外求玄?若能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
能随遇而安,到处都是天堂,心里有佛,处处都是清净的乐土。
早晨醒来,先不要急着
下床,可以在 床上禅坐五分钟;只要双腿一盘,眼睛微闭,精神集中,意志统一,慢慢地会有一种安详、自在、舒服、愉快的 感觉,会让身心清凉、升华、旷达。如果五分钟不够,可以进步到十分钟、半小时,乃至一小时。这种修行,对于增加健康、增强信心、力量,有很大的助益。
一心不乱,那就是禅。
修行也不一定局限在
念佛、坐禅,其它诸如看经、阅读书刊,做种种的 功德,这些都是修行。只要有心,所 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那就是修行。人我相处,人伦道德,大家互相尊重、互相帮助,那就是修行。
「不妄语、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这就是修行。
曹溪的修行法门是以「无」──无念、无相、无住为宗要。
「无念为宗」,就是教我们要「念而无念」,要「一念不起」。
「无念」的境界是:
◆ 对过去的境界不要追忆。
◆ 对现在的境界不要贪着。
◆ 对未来的境界不要幻想。重要的是把握每一个当下。如果能对过
去的境界不追忆,这就是「修定」;对现在 的 境界不贪着 ,这就是「持戒」;对未来的 境界不存幻想,这就是 「修慧」。◆「无念」实际上就是修「戒、定、慧」;「无念」就是「不执着」,不执着
才能进步。无念不是 甚么都不念,所 谓「不念而念,念而不念」,「无念」才能真正拥有 更宽广的世界。「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离开了「妄想」,才能证悟「实相」。
「无住」是
《金刚经》的 宗要。五千多字的 《金刚经》,主要就是讲一个「无」:度生要「无我 」、布施要「无相」、生活要「无住」、证果要「无证」。能够懂得一个「无」,证悟一个「无」,那就拥有
了世间,拥有 了 「无限、无量、无边」的人生。这就是 曹溪大师告诉我们的修行法门,是以「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如何才能达到「无念、无相、无住」的境界呢?就是要「定慧双修」。
所谓「定」,就是
要我们遇境不动心、不气恼;所谓「慧」,就是 要我 们谈吐、做事都能运用得体,都能如法,那就是智能的 妙用。「不舍道法而行凡夫事,种种运用能不离定慧。」这就是「定慧双用」。
六祖回答:「常生清净心,定心而有慧;于境上无心,慧中而有定。定慧等无心,双修自性证。」
如果我们能够面对境界而「无念」的话,则念念归宗;如果我们遇缘而能「无心」的话,则心心契道。
「自悟」,就是要自我要求、自我实践、自我觉悟。
禅师们的悟境,是忘失身心,是泯灭人我,是与虚空合而为一,是超越三世而知一切。
悟,就是找到自己的本来面目,本来面目就是我们的真心,我们的真心「竖穷三际,横遍十方」,等同虚空。
古德说:「大事未明,如丧考妣;大事已明,如丧考妣。」
「观自在
」就是观照自己在 不在?平时如果我们没有「禅」的 修养,很容易受外境迷惑,每天都是被人牵着 鼻子走。如果能够「观自在 」,就能「观境自在」──在境界里面自由自在;
「观人自在」──人我相处很自在;
「观事自在」──在一切事务尘劳里面皆能自在;
「观我自在」──自己没有贪嗔痴,不计老病死,当然就很自在。
「求人不如求己」,如何「自我修行」?我提供四点意见:
1自我观照,反求诸己:就是
要做一个「观自在」,每天观照自己在 不在?观照自己是 否妄想纷飞,攀缘外境?观照自己是否能够把持自己?观照自己是 否凡事都能反求诸己,宽以待人?如果能够如此自我 观照,就是「自我修行」。2自我更新,不断净化:
3自我离相,不计胜负:
4自我实践,不向外求:
一行三昧,又名「一相三昧」、「一相庄严三摩地」,就是观法界平等相的「三昧」。
修行「一行三昧」而证悟者,可以达到三种境界:
◆不生憎爱取舍之心。
◆穿衣吃饭当中,虽有动作,心却是如如不动。
◆能所双亡,真妄均除。
所谓「三昧」,就是正定的意思,也就是将善心住于一处而不妄动。
「三昧」的定义,亦即所言、所行、所作都能表现到最恰当、最相应、最究竟的程度,
常行三昧:又称「般舟三昧」,也
是 以九十天为一期。九十天之中不可盘坐,更不可以躺卧,只准许站立行走,每天二十四小时不停地 绕室行走,不能休息。◆非行非坐三昧:就是随自己的意思,在行、住、坐、卧之间,把心安住在「不动念」的境界。
「一行三昧」,就是在一切「处」、一切「时」、一切「行住坐卧」之间,常行「直心」;
「一行三昧」就是
修行的 时候,能够「真心、直心、净心、不动心」;「一行三昧」就是「最上禅」,是如来的 「清净禅」。能在生活里「不动心」,就是进入了「三昧」。
「无心」,就是对外境没有分别,所谓「只要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假围绕」。
如何修行才能成就「三昧」呢?天台的湛然大师说,有四种方法能生「三昧」:
◆三个月中,除了饮食便利外,不睡常坐。
◆三个月中,或弹指间,不生一念,不生我想、我执、我爱、我贪。
◆三个月中,经行不休息,如修「般舟三昧」。
◆三个月中,说法而不求利养。
假如能够依照上述这四种方法修行,自能达到人我双忘、物我一体的「三昧」定境。
「妄念不起处处安」;
《华严经》云:「若人欲识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
所谓「修行」,就是要「修心」;
所谓「佛说一切法,为治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一切都根源于我
们的「心」,如果我们「心正」、「心净」,则一切皆「正」,一切皆「净」。所 以说「正人说邪法,邪法也成正;邪人说正法,正法也成邪」。「正」、「邪」只在 于 「心」的一念之间。「心」,非青非黄,非赤非白,非短非长;「心」,不去不来,不垢不净,不生不灭。「心」,不住善恶,不住有无,不住内外;心,不住中间,不住高下,不住大小。因为「善恶」、「有无」、「大小」都是
「对待法」,「真心」是 「绝对」的。有四句话说明修行人智愚、圣凡的不同:
1圣人求心不求佛:
偈云: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2圣人只求「自净其心」,不向佛求。
自己的心才是无尽的宝藏。
3智人调心不调身:
偈云:
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太痴,千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
「禅」是要用心去觉悟,
师父你天天看经、看经,在经书上哪里找得到「禅」,找得到「觉悟」呢?
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参禅先要「看心」,「禅」就是「心」。
一般人以为参禅一定要打坐,要眼观鼻,鼻观心,这样才叫打坐,才叫参禅。但是
,六祖大师说:「道由心悟,岂在 坐也 !」参禅求道,主要在觉悟真心本性,能够把握这一点,才能进入禅的世界。
◆顿悟顿修:有的
人一闻,开悟了,这是 上上至利根性,立刻一念不生,前后际断,所 有烦恼一时消除,即「悟」即「证」,犹如剪一丝,万条顿断;丢布于染缸,一时变色。这是属于 「顿悟」的 根性。学佛不必操之过急,所谓「罗马不是
一天造就的」。我们学佛的人,在「理」上顿悟以后,还要在「事」上精修。世上没有一个人能够立刻长大、成熟。因此,不管「顿」也好,「渐」也 好,都是需要时间累积,一旦功行圆成,自然水到渠成。「但莫做作,只是平常。」
「善分别」是一种平常心,一切用「平常心」,不矫揉造作,如此才能和「真理」契合。
一切皆平等,所
谓「生佛平等 、自他平等 、有 无平等、圣凡平等」,能用「平等 心」看待世间,「平等 」的世界,是 最美好而真实的 世界!如果我们能把自己的身心安住在寂静里,就能真实认识世间。
「善分别」主要就是让我们安住在「第一义」而不动心。
尽管世界上「好好坏坏」。只要我「不动心」,一切就没事了。所
以,要紧的是 ,把自己的 身心安住在 「寂静」的「禅定」之中,过着 「禅者」的生活,这才是 最安乐的生活。《金刚经》又说「无住生心」,心能「无住」,才能抵挡「五欲六尘」,才能「随心自在」。
「色不迷人,人自迷」,
对付「尘劳妄想」最好的办法,就是「无心」,就是「不动心」。「无」心,就是「禅」心;
「富贵如同三更梦,荣华还同九月霜」,世间的
一切,你 不贪求、不执取,则面对「称、讥、毁、誉、利、衰、苦、乐」等八种境界的 「风」,也 就能不动心,我 们的 心「不随境转」,就能「转境」,心能转境,就有 力量。「欢喜」的力量:要在「尘劳妄想」里,面对现实,只要不被「尘劳妄想」动心
不当看的,不要看;不当听的,不要听;不当说的,不要说。这好比中国儒家所谓的「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
《般若心经》说「无、眼、耳、鼻舌、身、意」,并非真的没有
「眼、耳、鼻舌、身、意」,而是教我 们不要任由「眼、耳、鼻舌、身、意」执取六尘,不要让见闻觉知随境界而转。我
们不要去追逐「心外」的色、声、香、味、触、法,所 谓「见闻觉知无障碍,声香味触常三昧,如鸟空中恁么飞,无取无舍无挂碍。若会应处本无心,始得名为观自在 」。要虚心无求:我们的心如果能谦虚无求,犹如「朗朗晴空,不着一物」,则容易与禅相应。
六祖大师说:「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因此坐禅要能不着心、不着
境、不着动、不着 妄。也 就是 要保持一颗平等无分别的 心,不落于 好坏、是 非、善恶、有无的 两边。凡圣俱泯,人我 双忘,身心脱落,「湛湛青天不可欺,未曾动念已先知,劝君莫作亏心事,古往今来放过谁?」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相随心生」,心如虚空大无边:我们的心好象虚空一样广大无边,「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心「亘古今而不变,历万劫常新」。所
谓「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罪业本空由心造,心若灭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如果你用无心证悟了自心本性,心的
本体本来就是清净的,是在圣不增,在凡不减的 ,因此你修行也没有 增加功德,不修行也 没有 减少甚么。「三际求心心不见」,亦即过去、现在、未来三心不可得。
「两眼看前眼不见」,两个眼睛看着前面,却看不到自己的眼睛。
「画宝寻宝宝不见,风花雪月却常见」,就是
说我们不能认识自己的 真心,反被假心、幻心所 迷惑。要能回头,不要光看到前面的世界,回头是岸,有时回头会找到自己的 真心;要改性,改改自己的性格,性格一改,真心本性才能显现出来;
要能转身,转身会有更宽广的世界;
要换心,把如幻如化的心,换成如真如实的心,尤其重要。
「菩萨于法,应无所住。」无住的生活才能任性逍遥,才能随缘放旷。
我们要想参禅,最要紧的是把握自己的心,让它不妄动,能自我安住,不要在外境上住心,这是非常重要的工夫。
哥哥虽然眼观歌舞,但
心如「百花丛里过 ,片叶不沾身」;弟弟虽然身不歌舞,言绝俗论,心中的葛藤却纠缠不休,反而障碍了道的 清明。「佛性不从心外得,心生便是
罪生时。」另有 一首偈语说:「我本求心不求佛,了 知三界空无物;若要求佛但 求心,知透心性心是佛。」所 以,即心即佛。但是 ,即使「即心即佛」,也不能着心,你 一着 心,那就是 分别心,那就是 凡夫的心,能够不着心,当下即是佛心,即是 禅心!「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
「不分别」并不是要我们完全没有
是非好坏的观念,而是 要我们用无分别心,用平等的 观念来看待世间的 差别对待。世间的是非、好坏、善恶、有 无,如果你 执着 它,就会成为障道因缘,修行不是逃避世间,而是 在 世间的 五欲六尘里,能不畏惧,不被五欲六尘左右,能在生死尘劳里才有真如涅槃可证。所谓「热闹场中可以做道场」,能够在 闹中取静,才是真静。所以,只要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假围绕?过
去,禅师们的 修行,所 谓「任性逍遥,随缘放旷;但尽凡心,别无圣解」,意思就是 不必过 份计较是非善恶,「要观德莫观失,要随顺莫违逆」,凡事看好的一面,不要太计较过失。所 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
能够一念归于无念,一滴归于大海,一心包容虚空,才是真正的禅定。
「内外一如」,就是
表里一致,身心合一的 意思。六祖大师昭告参禅的 人,参禅要紧的是 ,要能内外一如,也就是 表里一致。参禅可以把心里的力量训练得自如,所谓「心能转境,不为境转」。
在五欲六尘里,你能够觉悟的话,它就是真如法身。
禅,能泯灭这许多的分别,能让我们把心安住在无内外、无表里,乃至无身心的世界里,如《金刚经》的「应无所
住而生其心」,那就叫做内外一如,那就是 身心一致,那就是 一个统一的 人生、统一的世界,那就是一个绝对超越、安乐、平等自在 的世界。禅要自然,早也如此,晚也如此,内也如此,外也如此,任何时候都是一种本来面目。
问赵州禅师:「前天赵王来时,您不下床;这次赵王的部下来,您为甚么反而下床相迎呢?」
赵州禅师解释道:「你
们有所 不知,我接待客人有三等 :上等的客人,我睡在床上用本来面目接待他;中等的 客人,我到客堂里用礼貌接待他;第三等 的 客人,我 用世俗的应酬到前门迎接他 。」「当日赵州少谦光,不出山门迎赵王,争似金山无量相,大千世界一禅床。」
参禅悟道,最要紧的,要能空有一如、生佛一如、身心一如、你我一如,自然就内外一如了。
寒冷的时候,不以为冷;暑热的时候,不以为热,这就叫做不动心。
我们能够苦乐不动心,贫富也不动心,荣辱也不动心,不动心就是自主、自由、自在的生活。
「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
参禅修道的人,永远活在当下,所谓「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事情过去了,心里面也不必再留有痕迹。
禅悟道首先要学不动心,这是非常重要的。不动心是一种力量,不动心是一种至高的修行境界。
修行不但
要能不为外境动心,同时更要不时的 返观自照。能够不为荣辱动心,不为得失动心,不为好坏动心,不为是 非动心。不动心就能做到「说时似悟,对境也 不迷」了 。「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
所以,禅定者
,外在 无住无染的 活用是 禅,心内清楚明了的 .安住是定。所 谓外禅内定,就是禅定一如。对外,面对五欲六尘、世间生死诸相能不动心,就是 禅;对内,心里面了无贪爱染着,就是定。佛教的许多诗偈或古语,都可以用来说明「禅定一如」,今列举数则如下:
◆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内定) 拈花微笑,付嘱摩诃迦叶(外禅)
◆应无所住(内定) 而生其心(外禅)
◆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内定)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外禅)
◆犹如木人看花鸟(内定)何妨万物假围绕(外禅)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内定)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外禅)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内定)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外禅)
外禅内定,就是内外一如,就是禅定双修;能够禅定双修,则外禅可以影响内定,有了内定,自然就有外禅。
和大自然结合在一起,随缘放旷,任运逍遥,禅,就是一个「自然」。
禅师们「日中一食,树下一宿」,大千世界一禅床,大地山河都可以随遇而安。
禅,是随缘而住,随缘生活;禅,是逍遥,是无碍,是自在。
禅,不是从外在的坐相来看;禅,主要的是从心里来净化,来升华,来参透,来悟道。
禅非坐卧、非言说、非文字;禅,穷诸内心,心地一明,大地
山河,森罗万象,都在我心中。我 即宇宙,宇宙即我 ,到那个时候,再也没甚么可以滞目成病的 了。唐朝的
裴休宰相,有 一天请黄檗禅师到他 家里去为佛像开光,黄檗禅师就对他说:「何必一定要在 佛像身上开光呢?何不在 你自己的 心上开光呢?」所以,禅,要我们不要心外求法。你能认识自性,自己就是佛。
自性是甚么?那也只能意会,不可言传。
「奇哉!奇哉!大地
众生皆有如来智能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意思是说,大地众生皆有佛性,只要把妄想执着 一除,当下就是 自性佛了。甚么是自己的佛性?以下列举十点略作说明:
1常:我们的佛性,我们真正的生命是永远不死,是恒常不变的。
2乐:在我们的佛性里,只有绝对安详自在的和乐。
3我:我们真如佛性的这个「我」,是永恒自在,且能自我主宰的。
4净:我们的佛性,尽管在五趣六道里轮回,仍不失其清净自性。
5真:佛性真实不虚,你能体会到自己真实的本性,那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
6实:佛性真实不虚,是实实在在的。
7善:佛性是绝对善美的,不带一点污染、邪恶、烦恼。
8美:佛性是最善美的,是最庄严的。
9广:佛性广大无边,大如宇宙虚空,因此,你能认识自己的佛性,则十方世界任我们遨游。
10静:佛性在安详寂静里,是随缘而动,随自然而生。
认识了常、乐、我
、净、真、实、善、美、广、静,那就是 我 们的佛性。佛性是 超越时空,超越你我的 对待法,然而凡夫 众生因为有 时间的观念,有方位的 观念,有 种种的分别、计较,因此不能认识自性佛。如何才能明心见性,找回自己的自性佛呢?最重要的是必须放下我
执、我 见,拋弃一切迷妄、分别,如此才能超凡入圣,见自本性。永嘉大师说:「不除妄想不求真,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
在
《坛经》的〈忏悔品〉中,六祖惠能大师一开始便主动提出,要为大众传授「自性五分法身香」。所 谓「自性五分法身香」,就是 :1戒香:所谓戒香,就是要每一个佛弟子在自己心中无非无恶、无嫉妒、无贪嗔、无劫害,称为戒香。
2定香:所谓定香,就是要大家看各种善恶的境界,自心不乱,称为定香。
一、不为境转;
二、不为物动;就是不被世间的财富、金钱所动摇。
三、不为情惑;
四、不为势吓;自己有定,就能随遇而安,这就是定香。
3慧香:所谓慧香,就是
自心修行无碍,常以智能观照自性,不造作诸恶,即使做善事也 不执着 ,敬上念下,爱护鳏寡贫穷者 ,称为慧香。4解脱香:所谓解脱香,就是自心无所攀缘,不思善,不思恶,自觉无碍,称为解脱香。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束缚我
们的不是别人,而是我 们自己。所 谓「解铃还须系铃人」,自己束缚还须自己解脱。我们能心无所 缘,自觉无碍,这就是 解脱香。5解脱知见香:所
谓解脱知见香,就是自心既然 对于 善恶都无所 攀缘,也 不沉空守寂,就必须广学多闻,认识自己本心,通达诸佛的 道理,和 光接物,无我无人,从初发心一直到圆满菩提,真性毫不变易,称为解脱知见香。从思想的 本体里,能够不执空、不守寂、不攀缘、不分别、无人我对待,自然而然地不为世间左右,那就是 有了 解脱知见香,也就是 所 谓实践真理。「随缘消旧业,切莫造新殃」
《六祖坛经》说,佛弟子平日于佛前依下列三段文忏悔发愿,可以增长我们忏悔的力量:
「弟子○○,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迷妄所
染,从前所有的愚迷恶业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弟子○○,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骄诳所染,从前所
有 的 骄诳恶业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弟子○○,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嫉妒所染,从前所
有的 嫉妒恶业等 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佛观一粒米,大如须弥山,若人不了道,披毛戴角还」。
忏悔的相状有三品:
下品忏悔:全身微热而眼出泪。
中品忏悔:全身毛孔发热出汗,从眼出血。
上品忏悔:全身的毛孔和眼睛都出血。这是最高的忏悔。
感应的原理就同「月现江心」。所
谓「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垢净,菩提月现前。」心外求法了不可得,本性风光,人人本具,反求内心,自能当下证得。
真正的
归依,就是要归依自性三宝,自他平等,无有 高下,平等 就是佛法。只要我 们把心上的 清净光、无分别光、无差别光发挥出来,我们自己当下就是佛。佛不是要等死了以后才能成佛,在 我 们四大五蕴假合的身相上,你 可以体会到无相、无为,体会到自己的 真如自性,那就是我 们已证悟了法身、报身、应身,三身一体的佛陀了 。唐顺宗问:「佛从何方来?灭向何方去?所言常住世,佛今在何处?」
如满禅师回答说:「佛从无为来,灭向无为去,法身满虚空,常住无心处。有念归无念,有
住归无住,来为众生来,去为众生去。清净真如海,湛然体常住,智者善思维,更勿生疑虑。」进一步再问:「佛向王宫生,灭向双林灭;住世四十九,又言无法说。山河与
大海,天地及日月,时至皆归尽,谁言无生灭?疑情犹若斯,智者 善分别。」佛光如满禅师又再回答:「佛体本无为,迷悟妄分别,法身等
虚空,未曾有 生灭。有缘佛出世,无缘佛入灭,处处化众生,犹如水中月。非常亦非断,非生亦非灭,生亦未曾生,灭亦未曾灭。了 见无生处,自然无法说。」唐顺宗听到这里,豁然 有所 觉悟。只要你自己能够无分别,佛的
平等法性、真如本体,自然就会显现。我们自己无心,我 们自己的 平等法身自然也 会现前。六祖大师说,以自心归依自性,就是 要我们肯定自己,开发自己的真心本性。所谓真心本性,性,以通俗的话来讲,就是一种能。我
们自己的本性里面也 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那就是 我 们的 佛性。有道的 人,他的 性能就很好,他 能早能晚、能饱能饿、能忙能闲、能有 能无、能进能退、能大能小,他就是 万能的 。只要我 们把自己的本性觉悟出来,我 们也 是无所 不能。如何开发自心本性呢?就是要参禅悟道。参禅悟道主要的 功能,就是 要把自性当中许多不善、不净、不能的心去除;把嫉妒心、强求心、狂妄心熄灭;把轻视别人的 心、贡高我慢的心、邪知邪见的心降伏。扰乱我们自性的烦恼、无明去除以后,心里的 般若之光自能朗照,如同乌云去了,朗朗晴空自然 显现。到了那个时候,我 们的真心本性就能够发挥功能,就能自利利他 、自度度人。世间上,甚么最有价值,甚么最高,甚么最大?就是我们的自性。我
们的自性大如虚空,所 谓「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布袋和尚说得好:「是非憎爱世偏多,仔细思量奈我何,宽却肚肠需忍辱,豁开心地任从他。若逢知己须依分,纵遇冤家也共和
,若能了 此心头事,自然证得六波罗。」只要我们心正、心诚,不求佛,佛自在我们心中,
《心王铭》说:「了
本是心,是 心是 佛,是 佛是心,念念佛心,佛心念佛,自观自心,自佛在 内,不向外寻,即心即佛,即佛即心。」马祖禅师见他来意真诚,就开示道:「只未了
底心即是 ,更无别物;不了 时,即是 迷,了 即是 悟;迷即众生,悟即是 佛。」学佛修行,说远,须三大阿僧祇劫;说近,当下即是
。只要把妄心歇下,那就是 佛。因此黄檗禅师说:「不着 佛求,不着法求,不着 僧求,当作如是 求。」妙观察智。此智是
于 应机接物时,能顿时观察明了,不假功成,不涉计度,不起分别,所 以说妙观察智见非功。令诸根随事应用,悉入正受,如镜照物,不昧现状,完成任务,所 以说成所 作智如同圆镜。真如自性离诸尘染,清净圆明,洞彻内外,如大圆镜,洞照万物,所 以说大圆镜智就是性清净体;如来观自他一切平等 ,以平等性智随众生的 根机示现开导,令众生悟证自性。在 众生因地中时,就可以先转为妙观察智和 平等性智,所 以说「六七两识因中转」,不过,「五八果上转,六七因地 中转」,只用转名言而非转实性体,如果在 心悟得转时,不留余情,则我人行住坐卧四威仪中,虽然 外缘繁杂多起,而心却常处在定中。唯识,就是佛教的
心理学。唯心所 现,唯识所 变;若无心识的了别作用,即无世间万法的存在 。因此,一个人如果没有用心,对于 周遭的一切,必然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因为三界之内,一切万法,唯有心识才能认识。三首偈语来说明八识,让大家认识八个心王:
「五识眼耳鼻舌身,心识能合又能分,末那传达作使者,赖耶如山似海深。」
「赖耶幕后主人翁,指派末那作先锋,心居中枢总指挥,五识活动如追风。」
「兄弟八人共一村,村中诸事各持分,五个出外作买卖,心识居家独自尊。眼观耳闻鼻作探,舌味身触心难安,末那执我作传达,赖耶罪福怎能堪。」
心里追忆过
去,或是憧憬未来,或是 对现前眼见、耳闻、鼻嗅、舌尝、身触等,产生认识、了别的作用,这就是 心识。眼、耳、鼻、舌、身、心,称为六识。第七识,称为末那识,是自我
意识的中心,吾人一切自私的想法,与 贪婪、倨傲、固执己见等 恶习,全是由它发起;第七识能把前六识──眼、耳、鼻、舌、身、心所 造作的 ,不管好与 不好,统统传送给第八识,犹如邮差,因此又 称传达识。第八阿赖耶识,又
叫做藏识。阿赖耶识如同一座仓库,不管好坏、善恶的种子,第八识一律将它含藏起来,将来发起现行,就是 受苦、受乐。所 以,世间一切幸与 不幸,都是 我们自己的眼耳鼻舌身心,举心动念之间所造作的 善恶业所 决定的,也就是善恶业果,自作自受。心识就是
我 们自己生死的根本。我 们的身体死了 ,眼睛、鼻子、耳朵腐烂了,但 是有一样东西却不灭亡,那就是我 们的心、我们的识。这一个心识是流转生死六道轮回的 本体,有时候转世成人,有时候出生为牛,尽管形象不一样,但 是心识只有 一个,没有 不同。因此,我 们在 世间上所 做的好事、坏事,所 拥有的 荣华富贵、功名利禄,到最后「万般带不去,唯有 业随身」,只有 随着第八识所 含藏的 善恶业去投胎受报。所 以有谓「去后来先作主翁」,指的 就是第八识。经云:「心生则万法生,心灭则万法灭。」我
们的心所 想要的 ,往往因为心的 力量,就能变现,就能发挥力量。例如,动物当中,有 一种动物有保护色,它为了 求生存,心的力量就能使它的 颜色变化。又 如一个人如果心里清净,不断观照道德,慢慢地 ,气质也 会变。心的 力量,其大无比。宇宙万法本来是如如不变的,但是心识一起了分别,一切山河大地在藏识里的变现就不一样了。
以上这些事例,都是说明唯心、唯识的意义所在。
心不动,一切法不动;心不生,一切法不生。所以《华严经》说:「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法界的
一切,都是 我 们的心里变现出来的 ,如果我们的 心识不起,也就不会有 万物的现起。所 谓「了 身何似了心修,了得心息身不愁,若为心身自了了 ,身心何必更缝合。」只要我们的心了知无心处,一切自然无法说。无心就是一切心,无心就是佛心。
学佛要修心,要让我们的心安,心安身自安,身安室自宽。
「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其实空才能有,房子如果不空,如何住人?如果没有空地
,如何起高楼呢?宇宙如果不空,森罗万象如何存在 ?所 以,空才能有 ,虚空很大才能拥有万物。眼、耳、鼻、口、毛孔,如果没有 空间,人就要死亡。所以,空不但 是拥有,更是存在的 意思。认识了 空,才能认识宇宙万有 本来的 面目,空不破坏有 ,空是 建设宇宙万有的要素,这是 菩萨的 知见。《金刚经》上讲无四相:「无我
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 相。」这就是 如来的 知见。无我 就是 如来的 知见,因为唯有离开虚妄、无我,才有 一个真我 ;那种灭绝生死、灭绝对待、灭绝人我 ,究竟超凡入圣的涅槃境界,就是 如来的所知所 见。「若人识得东风意,万紫千红总是春」,如果你懂得法身,懂得精神的力量,在色身上又何尝不可以见到涅槃呢?
真正的涅槃,「平等如幻梦,不起凡圣见,不作涅槃解,二边三际断」。
所
谓涅槃、圆寂,它要具备「常乐我 净」四种特性。也 就是 说,涅槃、圆寂是 恒常的,是安乐的,是真我 的 ,是 清净的 。舍利弗尊者 曾经论说涅槃的意义,他说:「把贪欲永远除尽,把瞋恨永远除尽,把愚痴永远除尽,把一切烦恼永远除尽,那就叫做涅槃。」所 以,涅槃可以说就是一个人的 人格完成的意思,佛陀在金刚座上,菩提树下成等 正觉,那就叫做涅槃。《出曜经》说:「无病第一利,知足第一富,善友第一亲,涅槃第一乐。」涅槃是世间最安乐的
。「应无所 住而生其心」,不住而住,那就是涅槃。所以,涅槃的境界是:
◆完全的平静。
◆最高的妙乐。
◆持续的幸福。
◆福慧的完成。
◆彻底的离欲。
◆究竟的解脱。
◆永恒的自我。
◆真实的世界。
我们涅槃了以后,安住在那里呢?
◆随遇而安。如同六祖惠能大师证悟以后,在猎人群中安住十五年。
◆随缘生活。如同白云、流水一样,随缘放旷,任运逍遥。
◆随心自在。如同观自在菩萨,观人自在、观事自在、观境自在,时时处处,随心自在。
◆随机应化。如同观世音菩,千处祈求千处应。
所谓涅槃,就是转迷为悟、转苦为乐、转染为净、转暗为明、转动为静,就是转娑婆世界为净土。
如何求得涅槃?最后我有四点告诉各位:
◆依于戒行,守法可以涅槃。
◆安于慈悲,行道可以涅槃。
◆解于法义,契理可以涅槃。
住于平等,自性可以涅槃。所
谓真正的涅槃,就是 无我 而完成真我,无执而放旷一切,这就是 六祖惠能大师告诉我们的涅槃境界。佛法平等,法法皆是,道不要虚弄,道不要分别,道要直下承担。
「圣谛亦不为,何阶级之有?」
真如、法身、道,自己当下就有,何必要别人给呢?
行思禅师曾经说过:「迷时迷于
悟,悟时悟于 迷,无有 一法不从心生灭,迷悟总在 一心,道无所修。草木皆有佛性,皆是 一心,吃饭、睡觉都是 佛事,穿衣、走路都是 佛事。」正是 所 谓「生死百年花上露,迷悟一旦镜中头」。迷和悟就好象镜中的 头,迷惑了自己,以为镜子里的 人就是自己。其实,假相不是人,我们的真心自性,在 我们的 真如本性里,你能悟吗?你 还迷吗?迷和 悟,就只是那么一点分别而已。「甚么物恁么来?」
「说似一物即不中。」
「还可以修证否?」
怀让禅师说:「修证即不无,污染即不得。」
「生死事大,无常迅速。」
「何不体取无生,了无速乎?」
「体即无生,了本无速。」
你要体会道吗?当体就是无生;你要明了无速吗,悟了本来无速。
六祖大师赞同地说:「如是!如是!」
六祖大师说:「返太速乎?」
永嘉禅师说:「本自非动,岂有速乎?」
六祖说:「谁知非动?」
永嘉禅师说:「仁者自生分别。」
六祖大师说:「你已深得无生之意。」
永嘉禅师接着又说:「无生岂有意耶?」无生还有意吗?意就是分别,既是无生,还要有分别吗?
六祖大师说:「无意谁当分别?」
永嘉禅师说:「分别亦非意。」所谓「两头共截断,一剑倚天寒」,也就是有无都要去除。
《永嘉大师证道歌》,盛行于世。歌曰:「君不见,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绝学无为的闲道人,他们不必去除妄想,也
不要求真。这个时候,他 不离生活,也不去成佛。实际上,他的生活里面都是 佛法。你 不要离开无明,无明实性就是 佛性,正如脏的 污泥里可以生长出清净的 莲花一样。只要你 能证悟法身实相,就能见到自己的真如佛性。禅是一个绝对的境界,领悟到了绝对的境界,就是大彻大悟了。
玄策回答说:「我的
老师说:『妙湛圆寂,体用如如。五阴本空,六尘非有 ,不出不入,不定不乱。禅性无住,离住禅寂;禅性无生,离生禅想。心如虚空,亦无虚空之量。』」这一段话的
意思是 说,我 们每一个人都有 一个很微妙的、湛然不动的、很圆满寂静的 真心。真心的本体是如如,真心的妙用也是如如,如如就是 不动。无住就是不执着 的 意思,真心是任运而生,是无处不在,是妙用无穷而无住无碍的。
汝但心如虚空,不着空见;应用无碍,动静无心;凡圣情忘,能所俱泯;性相如如,无不定时也。
动的境界也好,静的境界也
好,你要无心,不要分别。对于能觉悟的人,所 觉悟的道,都要「能所 双亡」。任何一个时刻都是 一如的,出入都是定。在禅宗,我们想要求到不生不死的慧命,必须要把知见、执着统统放下。
「棒打出孝子,惯养忤逆儿。」
「但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假围绕」,只要我们心不在万物上计较,万物围绕我们,也不必怕呀!
张拙有一首偈语也说得很好:「光明寂照遍河沙,凡圣含灵共一家。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
我也不持戒,我也不犯戒;我不拜佛,也不谤佛;我不动念,我也不是寂静;我就是随缘而住,随缘生活。
禅是超越对待的。迷悟之间不是禅,迷悟之外才有禅。
我们在言下忘言,处处无踪迹,随遣随了,只有大大的放下,才能大大的自在。
衣食住行、行住坐卧,都是智能,都是禅定,都是六度的妙用。
惠能大师认为心性本净,本来是
佛,识心见性,即可顿悟成佛;神秀则认为佛性人人本具,但 为客尘所 覆,故须透过时时修习,拂尘除垢,才能成佛。南宗的 禅重在顿悟,北宗的 禅主张渐修,所以有 「南顿北渐」的说法。「法即一种,见有迟疾。」
「即心即佛,即佛即心。心是
佛,佛是心,心佛无二」。既然是 心佛无二,我们有心,心里有 佛,当下即是 ,何必还要再另外去追寻呢?所 以六祖大师说「平常心是 道」,生活即是禅,你在生活里,穿衣、吃饭都是禅。所 以,有人问禅师:「你是怎么样参禅呢?」他说:「我穿衣、吃饭。」
「那一个不穿衣,那一个不吃饭啊!」
禅师说:「你
吃饭,挑肥拣瘦,吃得不甘味;你睡觉,思来想去,睡得不安心;你 穿衣,计较美丑,穿得不欢喜。我 们参禅的 人,当吃饭就吃饭,当睡觉就睡觉,当穿衣就穿衣,所 谓平心是 道。南宗的顿有别于北宗的渐。至于南顿北渐,顿渐究竟有甚么分别?
所谓顿教,顿就是
突然,这里面没有 时间,没有 过 程,是 当下的,是实时的 、迅速的、直接的 ,好象石火电光,就是 那么一刻,一下就悟了 ,不容许你 思想,不容许你 犹豫,不容许你考虑。你分别、犹豫,那就不是 禅了 。修行本来没有顿渐,学佛要想一下子就一步登天,那是 不可能的 ,凡事都要一步一步来,所谓「万丈高楼从地 起」。因此,一般来说,理上有 顿悟,事上要渐修。顿渐应该要相互包容,不管是 顿门或是 渐门,应该「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南宗」主张「直指人心,顿悟成佛」的顿悟教说;「北宗」则重视「息妄修心」,强调「渐修渐悟」。
要有
一种「与 人为善」的 心理,只要别人有一技之长,总是 难能可贵,你又何必一定只寻他 的短处,不赞美他 的长处呢?随缘安住,自我肯定;
闲行闲坐任荣枯。
「行解并重,顿渐一如」,
「住心观静,是病非禅;长坐拘身,于理何益?」
其实,能做到「住心观静,长坐不卧」,这也很难得了。
参禅打坐,重在自心觉悟!
紫柏大师曾经这样说过:
若不究心,坐禅徒增业苦;
如能护念,骂佛犹益真修。
禅不是闭眼打坐,闭眼打坐只是进入禅的方法之一。
参禅,要紧的是观心、用心。你
要想明心见性,光是用身体打坐,并不一定有很大的 效果,所 以,参禅打坐,用心第一。当然 不能否认打坐是 初学参禅的人应有 的 必经过程。真正的参禅,也重在作务,重在生活。
百丈禅师说:「搬柴运水,无非是禅;扬眉瞬目,无非是道。」
佛陀曾说:「坐禅能得现法乐住。」所
谓现法乐就是禅定之乐,这是一种从寂静心中所 产生的 美妙快乐,绝非世间五欲之乐可比,勤于 禅坐的 人,可得此禅悦之乐。因此,虽然禅不是坐,也不是卧,当然更不是立,不过,如果我们想体验禅悦的妙味,应该实地去打坐。
依《天台小止观》说,初学坐禅,当调五事:调食、调睡、调身、调息、调心。
吃完饭一小时之内,不好打坐,饮食不可过饱,也
不可太饿,最好七、八分饱。睡眠要充足,以免昏沉入睡,浪费宝贵时间。不要勉强坐太久,以时间短、次数多为宜。
生活中的禅,是将寂静的禅定工夫摄入日常的劳动之中,而达到动静一如的境界。
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无一不是明心见性的方便。
永嘉大师说:「行也禅,坐也禅,语默动静体安然。」
对真正的禅者而言,在日常生活中,禅是触目即是,无所不在。
学佛首要「勤修戒定慧,熄灭贪瞋痴」。
戒可以防非止恶,可以端正身心,可以规范行止。
定是静心而不散乱,是息虑静缘;一般所谓「放下万缘,去除妄念」,这就叫定。
慧就是去除妄想、无明、烦恼,进而取证涅槃,趋向真理,这就叫做慧。
其实,戒、定、慧彼此互有关连:由戒生定,由定发慧,由慧趣入解脱。慧是
定的用,定是 慧的 体,戒、定、慧是 学佛不可缺少的资粮。戒、定、慧可以使我们身心健康,可以保护我 们。我 们的 身心都需要戒、定、慧,「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不增不减自金刚,身去身来本三昧。」
佛法不必用顿渐来分别,只是众生根性有所
谓利钝之分而已。所 以,只要我 们参禅的时候能够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当下就能完成自我 。能够体会「无常即常」,当下就是佛性。
财、色、名、食、睡,这是苦的根源,
五蕴和合的「我」,虽然是不真实的,可是这个「我」可以藉假修真,乃至真心、佛性还是不离这个「我」,
颠倒,就是背于常道、真理。
如果我们能够不执空、不执有
、不执真、不执假,真假之中自有一个中道,空有之中自有 一个中道;能行中道,那就是大乘佛道,就不会颠倒了 。真正的皈依三宝,就是要归依我们的自性三宝。
忏悔是
佛教重要的修行法门,忏悔能够净心,六祖大师重视无相忏悔,所 谓「罪业本空由心造,心若灭时罪亦亡」,在相上而言,造作业因,必有 果报,但 从本性上看,罪性本空。所 以,修习无相忏悔来灭罪,才是 最究竟的。六祖大师提倡生活就是禅。日用生活是
中国禅宗的 活水泉源,禅宗注重「日日是好日,处处是好地」,这是 中国禅宗的 一种境界。以灾障为解脱。面对苦难、障碍的时候,只要有忍耐的力量,当下就是解脱道场。
任何困难,对有力量的人来说,越是困难,越能成就。有修为的禅师,越是拂逆的境界,他越是觉得逍遥、自在。
以淡泊为富贵。在禅者的心中,他视功名富贵如敝屣,他的价值观念不是名利,而是宇宙的真理。
在禅者的
心中,不计荣辱毁誉,不慕荣华富贵;所 谓禅者,是大勇猛、大坚定、大忍耐。禅,就是我们的心;有了 禅,就能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我们的 心真是广大无边。一个禅者能够把万缘放下,一念不生,那就是禅定的功夫。
看守诸根:就是看好自己的眼耳鼻舌身心,不攀缘外境。
要使妄心调伏。
心里不能贪着某一个境界,要心生欢喜。心入定境,但不执着于境。
乐中安定:要能持续心中的禅喜、禅悦、禅定。
参禅的
人很容易发生的 境界:第一、就是 有定。有的时候,一坐五、六天,甚至十天,也 不需要吃饭,却是面色红润。第二、能开发智能。参禅到达某一阶段,自然心地 灵明,对于过去、未来或者 现在 的事物,都能了 了 分明。第三、心生欢喜。参禅的 人会感受一股不同于 世俗之乐的禅悦法喜。第四、有慈悲心。有 了禅的体悟,会顿觉众生很苦,因此满怀慈悲,想去广度众生。第五、会有 神通。有 了禅定,自然会有神通力,例如久远以前的事物,刹时近在 眼前;遥远的地方传来的声音,如在 耳边等 等。不过 ,这一切的境界,均不可执着 ,有 了执着,会成为魔境。所以,参禅的 人,不但是 「魔来魔斩」,还要「佛来佛斩」,不执着,如此坐禅、习定,才能会道。了知人、法皆无我,于一切境善能分别,不起执着,因此称为智大。
《般若心经》云:「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世间诸法,皆由因缘和
合而生;既然凭借因缘而生,即非实有 ,所 以说不生;因缘离散而诸法灭,既先已无生,何得有 灭?所 以说不灭。因缘生,虽生而不起;因缘灭,虽灭而不失,生灭宛然 而不生不灭,所 以,不生不灭不是 世间上的断见、常见。断见、常见各偏于一边,不生不灭是 一个本来的 、本然 的事理,是出世间的真理。心的本体没有生住异灭、迷悟染净等对待差别的
相状,是绝对平等的理体,此理体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真实如常。妄心随缘生灭,所以产生生住异灭、迷悟染净等对待差别的相状,妄心若除,则真如的体性自现。
「竹影扫阶尘不动,月穿寒潭水无痕。」意思是说,尽管宇宙世间的
森罗万象不断在蛊惑着我 们的 心,但是 真心理体丝毫不受影响,所 谓「水流任急境常静,花落平凡亦自闲」。花一朵一朵的飘落,任它飘零,无心自是清闲。能够保有这种境界的话,则尽管器世间有 生住异灭,尽管有情世间有 生老病死,其实,我 们的 心是不生不灭的。如何得入清净心体?所谓「清净心体」,就是一种不动摇、无差别的自性,是虽处生死,不受生死所
转;虽在尘劳,不受尘劳染污的 佛性。佛性没有得失、增减、染净,所 谓「在 圣不增,在凡不减」。佛和众生之所 以平等,主要就是我们都有一个清净的 心体,也 就是佛性人人平等。佛是已经觉悟的 众生,众生是未觉悟的佛,在时间上,成佛有迟早,但是在本体上,佛与 众生是没有 差别的 。所 以,六祖大师说:「若欲知心要,但 一切善恶都莫思量,自然 得入清净心体。」善恶是 对待法,心有 了 妄念,就有善有恶,如果本心里能把是 非、善恶等一切差别对待放下,自然 就能得入清净心体。清净的 心体妙用无比,所谓「湛然常寂,妙用恒沙」。朱熹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 源头活水来。」世间的森罗万象、宇宙万物,都是从我 们的 真心实性里自然 流露出来,我 们的本性里可以显现出很多的妙用,所谓「万法归一,一生万法」。宇宙的 现象千差万别,本体则一,所以一个不是 少,万亿不是多。因为我们有 清净的心体,只要我们一念不生,心无所 住,那就是 真信、真修、真解、真证。如何得入清净心体?要紧的
是 ,不争是 非,不被是非所 动,因为,「是 非交争者未通,触境生心者少定,寂寞忘机者 慧沉,傲物高心者 我 壮,执空执有者 皆愚,寻文取证者 益滞,苦行求佛者俱迷,离心求佛者 外道,执心是 佛者为魔。」所以,我们如何到自己的清净心体?只要不思善不思恶,能够一念不生,那么自己的本来的面目当下就会现前。
无住禅师解释道:「有闻无闻,非关闻性,本来不生,何曾有
灭?有 声之时,是 声尘自生,无声之时,是声尘自灭,而此闻性,不随声生,不随声灭;悟此闻性,则免声尘之所 转,当知声是 无常,声无生灭,故乌鸦有去来,而吾人闻性则无去来。」凡夫不识本心,内中不定,则会心随物转,但
能了知自心,动静一如,则万象万物都可随心而转,所谓「一切唯心造」。如何修持「一相三昧」和「一行三昧」?所
谓三昧,又 称三摩地 ,意译为等 持、正定等 。也就是心定于 一处或一境的一种安定状态。过去一般人以为参禅一定要打坐,其实,行住坐卧都可以参禅。参禅悟道,用心即是,不关身相;心为万事之主,任何修行,重在
明心耳!所谓「一相三昧」,就是二六时中,不管身在任何地 方,都能不住于一切相,在一切相上不生憎爱,也 没有取舍;不念利益,也不念成败,每天把自己的身心安住在恬静、安闲、融和、淡泊里,这就叫一相三昧。所谓「一行三昧」,在一切处所
,无论是行住坐卧,都能纯一直心,不动道场,即已真实成就净土,这就叫一行三昧。万法唯识,三界唯心。于一切处、一切相,能本着
清净心来看待,一切就是 净土。《维摩经》说:「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国土净。」只要自心清净,随处都是净土,《杂阿含经》说:「于色染着 缠绵,名曰众生;于受、想、行、识染着 缠绵,名曰众生。」学佛应该反求诸己,切莫心外求法。
洞山良价禅师悟道偈云:「切忌随他觅,迢迢与我
疏,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渠今正是我,我 今不是 渠,应须恁么会,方得契如如。」心在万法上有现象,有
差别,但是在本体上是 无差别,无现象。宇宙山河、万亿众生,都是我自己的 佛性而已。所以,我 与众生无二无别,就是认识自心的 众生;如果能认识自心的众生,一切众生都是我心中的 心上人,是 多亲多好,我 何必去排斥一切众生呢?「幸为福田衣下僧,乾坤赢得一闲人,有缘即住无缘去,一任清风送白云。」一个人如果能够认识自己的自性佛,自不必熙熙攘攘的
心外求法,自能做一个「自在」的清闲人,正如白云一任清风飘送,到处随缘安住。只要你的心里能够「悟」,到处都是自己的世界。
六祖大师的
「顿教」禅法,从这一首「自性真佛偈」可以看出,主要就是教我 们不要忘失自己,教我 们要自己肯定自己,谁是 佛?原来不是别人,只要你 能「直下承担」,我们自己就是佛!「撒手横身三界外,腾腾任运何拘束?」
生死由它,生死自如!
在佛教的三藏十二部为数近万的经典中,有一卷字数最少、内涵丰厚、流传广远的经典,这就是《
《心经》,全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1卷,唐玄奘译,大正藏第8册。本书所
论即主要依据此本。 玄奘大师译经以《大般若经》600卷最为突出,《大般若经》20万颂、640万言的精要,高度浓缩在《心经》短短的260字中,熟读并悟解《心经》,不啻于掌握了 《大般若经》的 精华要义。《心经》是佛法的 纲领。整个佛法以大乘佛法为中心,大乘佛法以般若类经典为中心,般若类经典又以此经为中心,所 以名为《心经》。 “心”是 比喻《心经》在佛法中的中心地位和中心作用,比喻此经是 《大般若经》、一切般若法门乃至整个佛法的 主体和 中心。《心经》自传入中国以来,至今已至少被翻译21次,这在 中国佛经翻译史上是仅见的 。参方广钅昌《般若心经译注集成·前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有关《心经》的 注疏,历代以来不胜枚举,编入《大藏经》者即有 八十余种之多。这些注疏所 注的 经文除一种是罗什大师的 译本外,其余均为玄奘译本。千余年来,奘译《心经》脍炙人口,传诵不绝:观自在
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 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 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 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偏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 大神咒,是 大明咒,是 无上咒,是无等等 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僧婆诃!”《心经》般若空观深邃澄明的般若之光,映照着
睿智灵动的 禅悟智慧。其五蕴皆空、色空相即、诸法空相、了 无所 得的 般若空观,深刻影响了禅宗破除五蕴执着 、圆融真空妙有、体证澄明自性、彻见本来面目的思想内涵、思维方式。般若思想作为大乘佛教的理论基础,在佛教思想史上有着 重要的 地 位。般若真空与涅槃妙有 ,构成了禅宗思想的两大源头。禅宗汲取《心经》精髓,深化了禅宗思想、禅悟思维,并通过诗歌偈颂的形式,传达对《心经》般若空观的透彻之悟,从而使得流宕着般若慧光的禅宗诗歌,呈现出玲珑澄澈、色相俱泯的 风致,成为禅林诗苑的妙胜景观。一、五蕴皆空的禅思诗情
“般若”,略等于
“智慧”。经文不译为智慧,而仍保留其梵音,称为“般若”,这是因为“智慧”只诠解出般若的 部分意义,而不能代表般若全部深远意义。般若是正智,是真智妙慧,而智慧是 世俗聪明,是世智辩聪,因此根据“尊重不翻”的译经原则,保留了 般若的原音。从般若的 性质来看,可分为三种。一是 文字般若,指借文字语言以开导众生使之解悟;一是 观照般若,指用般若来观照实相的 当体;三是实相般若,实相是 诸法如实之相,它离一切相,又 具足一切相。三般若中,文字般若是解悟,观照般若是 修持,实相般若是大乘菩萨亲证的境界。般若是 离一切妄相的无分别智,是 超越相对,否定一切差别观,直透万法皆空的 智慧。1、般若空观的五蕴皆空义
《心经》的
基本思想是 运用般若进行深邃透彻的 禅悟观照,证得万法的空性以获得澄明自在 的 审美襟怀。“观”是观照,是以般若直观照见诸法皆空而获得自在 解脱。“观自在 菩萨”,即是以深刻睿智的般若慧眼来观照宇宙人生实相的大菩萨。当他深入般若直观时,能够从烦恼秽浊的 此岸,直趋安详清净的彼岸。 “观自在”不一定指观世音菩萨,只要具有观照自在 功行的悟者 就是 “观自在 ”。 见唐代慧净《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疏》,《般若心经译注集成》第146页。唐智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注》则将“观”与 “自在 ”拆读,谓:“自在 菩萨,大菩萨也。大菩萨不被五蕴所 缚,故得自在。”见《集成》第363页。 而能够“照见五蕴皆空”的,就是“深般若”。深入般若直观的
菩萨,照见“五蕴皆空”,这是《心经》的 要旨。佛陀出世的本怀,就是要使人认清宇宙人生的真相,解除身心的 束缚,明心见性,获得自在。佛教宣称人人皆有 佛性,只因无始以来为根本无明所 遮蔽,以致于不能彰显。而这覆蔽真如佛性的 就是 五蕴,即构成我 们身心乃至一切有 为法的 五种要素:色、受、想、行、识。五蕴又 称为五阴或五聚,“蕴”是积聚的意思,即某一类的 总聚。“阴”是贼害的 意思,指此五阴能贼害我们的性德。其中色是 一切物质现象,受、想、行、识是 精神现象。“色蕴”是 物质组合类。《大乘五蕴论》:“云何色蕴?谓四大种及四大种所 造诸色。”四大种指地水火风四物,及坚湿暖动四性。称为“大”,是 因为它普遍地 存在 于 任何物体中。“受蕴”是 心理上感觉的组合。 “受”是 领纳之意,指身心器官与外界接触时情绪上的苦乐感觉。“想蕴”是由内六根和外六尘相接而生起的概念。它的 功能是 认识外境,予境上加以名称。 “行蕴”以造作为义,相当于 意志作用。行蕴的意志产生业果。“识蕴”是 知觉的组合,是对境而了 别识知事物之心的 本体,实际上就是根尘相接所 产生的认识作用,即六识。因为五蕴是因缘所 生法,而凡是 因缘所 生法,均没有 实体,所 以叫做空,故经文说“照见五蕴皆空”。有的《心经》译本,将“照见五蕴皆空” 译为“照见五蕴自性皆空”。如唐法月重译《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唐智慧轮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均收于 大正藏第8册。 自性是不变、独存的 实体性,此实体性不可得,故曰“皆空”。从存在的 现象上来把握本性空,缘起不碍实相;从毕竟空的 实相中来了 解缘起,实相不碍缘起。能这样观察、体验,就可以“度一切苦厄”。众生的 苦厄,不外内外两种,属于自身的,如生老病死等 ;属于 外起的,如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等 。众生苦难的 根源在于 把自己看成有 实体性,以自我为前提,苦痛遂因之而起。若通达法性无我 ,则苦海波平,爱河浪息。佛教设立“五蕴”说的目的,在于破除众生的我执。综观大、小乘之说,小乘有
部等 认为五蕴和合的人是 空,但 五蕴的 本身是 实有 ;大乘般若思想则进一步说五蕴的本身也 是 空。体证五蕴皆空,就可以高蹈浊世,在尘出尘,获得澄明自在 的审美观照。2、五蕴皆空的禅思诗情
“五蕴皆空”的
般若观照,深切影响了 禅宗思想,使禅宗思想沐浴着空明的意趣。禅宗对“五蕴皆空”有 着透彻的 体证。慧能警示说,“五蕴幻身,幻何究竟?”《坛经·顿渐品》用般若照见五蕴皆空,就会感受到浮沫般的色蕴虚无,水泡般的 受蕴不有,阳焰般的 想蕴非实,芭蕉般的 行蕴空虚,幻化般的识蕴无依。《大庄严经》卷12、《杂阿含经》卷10等 以沫、泡、焰、蕉、幻喻五阴。唐慧净《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疏》:“观色如聚沫,观受如水泡,想如阳炎,行如芭蕉,识如幻化,一一阴中,性不可得,故言‘皆空’。”见《般若心经译注集成》第153页。《宗镜录》卷69:“《维摩》经云:‘是身如聚沫,不可撮摩。’即色蕴空。‘是身如泡,不得久立。’即受蕴空。‘是身如焰,从渴爱生。’即想蕴空。‘是身如芭蕉,中无有坚。’即行蕴空。‘是 身如幻,从颠倒起。’即识蕴空。五蕴既空,谁为主宰?所 有 分别,是妄识攀缘。” 圆悟禅师认为,父母未生之前,净裸裸赤洒洒,没有 纤毫翳蔽。等 到投胎既生之后,同样净裸裸赤洒洒,没有纤毫翳蔽。然而,随着年龄的 增长,分别取舍之心渐重,人愈来愈深地 陷堕在四大五蕴之中,情欲炽盛,清明的自性遂为烦恼浮云遮覆。法眼通彻之人,洞知四大空寂,五蕴本虚,回光返照,识取四大五蕴中那个辉腾今古、迥绝知见的 本来面目,即可顿悟成佛。为了 警醒世人的 迷昧,圆悟追问说,父母未生前,还有没有 这四大五蕴和合而成的 形貌?刚来到这个世上咿呀学语之时,为什么不与 人相争?等 到知识渐开,年龄增长,便争人争我 。殊不知四大一旦离散,依前还复本来形貌,回复于清湛纯明的 自性《圆悟录》卷12。照见五蕴皆空,对由五蕴和合而成的
人身遂不复执着。当生老病死的“四山” 相逼之时,禅者 “五蕴皆空”《传灯》卷15《大同》,平静安详地 面对死亡。他们清醒地 认识到“浮世虚幻,本无去来。四大五蕴,必归终尽”《五灯》卷20《钱端礼》,遂能在 生死关头表现出“四大元无主,五阴本来空。将头临白刃,犹似斩春风”的旷达襟怀。《传灯》卷26《诸方拈代》。范成大《题药簏》:“合成四大本非真,便有 千般病染身。地 水火风都散后,不知染病是 何人?”《全宋诗》卷2272 相反,如果不能洞察四大五蕴如梦、如幻、如影、如响,就会堕入生死轮回,而不能自在 ,以致于 “从无量劫来流浪生死,贪爱所 使,无暂休歇”,坠陷于情天欲海,难以自拔《古尊宿》卷11《楚圆》。因此,参禅悟道,就要“放下个四大五蕴,放下无量劫来许多业识”《续古》卷1《死心新》,体证障蔽自性的四大五蕴的 空性,“用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如此修行,定成佛道”《坛经·般若品》。禅宗诗歌对五蕴皆空有着 通脱的吟咏: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五阴浮云空去来,三毒水泡虚出没。 《证道歌》
众生性地元无染,只缘浮妄翳真精。不了五阴如空聚,岂知四大若乾城? 《传灯》卷29《惟劲》
权将沤水类余身,五蕴虚攒假立人。解达蕴空沤不实,方能明见本来真。 《祖堂集》卷9《洛浦》
永嘉大师指出,一旦觉悟,则法身只是
生命的 真实、永恒的 存在。除了原本的心态之外,别无一物可得。当回溯到生命的源头,佛性便皎然现前。此时就会发现,障蔽清明自性的 阴霾,原本不有,当体是 空,只不过像暂掩日光的 浮云而已。由五蕴派生的 贪嗔痴三毒,也像倏生倏灭的泡沫,暂有还无,虚幻不实。 《续古》卷1《慈明圆》:“‘五阴浮云空去来,三毒水泡虚出没。’若如是 者 ,是为‘度一切苦厄’,乃至无量无边烦恼知解,悉皆清净,是为清净法身。” 惟劲禅师指出,众生执幻成真,遂使得浮妄的五蕴四大障蔽了清明的 本性;洛浦禅师以水上泡沫譬喻五蕴合成的人身,不但 深知五蕴合成的 人身不实,而且洞察五蕴的本身亦空,从而明明白白地 见到超出虚幻蕴沤之外的亘古长新的本来面目。临济大声疾呼:“五蕴身田内有无位真人,堂堂显露,无丝发许间隔。何不识取!”《传灯》卷28《义玄》“赤肉团上有 一无位真人,常从汝等 诸人面门出入,未证据者 ,看,看!”《临济录》“赤肉团”是五蕴和 合的身体,“无位真人”是 本来面目。禅的 终极关怀就是明心见性。明心见性,就是照见五蕴的空相,破除对五蕴的 执着,发现五蕴之中辉腾今古的清明自性,复归于纤尘不染的生命源头:般若灵珠妙难测,法性海中亲认得。隐显常游五蕴中,内外光明大神力。 《传灯》卷30《丹霞》
五蕴山头古佛堂,拈香择火好承当。何须向外求贤圣,终日无非是道场! 《颂古》卷4本觉一颂
在
五蕴之中的清明自性,就是“般若灵珠”、“古佛堂”、“无相佛”, “五阴山中古佛堂,毗卢昼夜放圆光”,《祖堂集》卷20《灌溪》“五蕴山头无相佛,放光动地廓周沙”《圆悟录》卷6,也就是“赤肉团上” 壁立千仞的 “无位真人”,也 就是 “埋在 形山”的 “一宝”《宝藏论》。当五蕴成为障蔽自性的
尘埃时,必须用般若照见其空性。“照见五蕴皆空”,是 说五蕴根本不可得,不可执着它为实有 ,但并不意味着 彻底否定五蕴。如果只看到五蕴的“空”,则是避俗求真,落入新的执着 。当照见其“如梦、如响、如光影、如阳焰、如像、如幻、如化”的空性《大般若经》卷409,就不会对它生起执着,此时五蕴不再是 障蔽自性的尘埃,而是 自性的显现,是自性的 妙用,与真如无二无别,故《大般若经》云:“五蕴即是 一切智智,一切智智即是五蕴。……若五蕴真如,若一切智智真如,若一切法真如,皆一真如无二无别。” 卷513“如来真如即五蕴真如,五蕴真如即世间真如,世间真如即一切法真如。”卷560这与 “诸烦恼是 道场”《维摩经·菩萨品》、 “淫怒痴性即是解脱”《维摩经·观众生品》思想息息相通,是“生死即涅槃”式的大乘佛教的圆融境界。庞蕴诗云:易复易,即此五蕴成真智。十方世界一乘同,无相法身岂有二?若舍烦恼觅菩提,不知何方有佛地
?《庞居士语录》卷下。“成”,《祖堂集》卷15《庞居士》作“有”,其他禅录所 引,多作“有”,皆不及“成”字义长。离烦恼之外并无菩提可求。“真智”在表面上虽与
“五蕴”相对立,但 在 本体上,二者 是 相即、同一的。若如实地观照诸法空相,洞明缘起与 无自性,以般若直观照彻贪嗔痴等烦恼,则知烦恼的全体皆是法性,四大五蕴即是真智本身。能否完成转变,关键在于能否“行深般若”。一念具五阴,一念除五阴:“微有 念生,便具五阴三界轮回生死,皆从汝一念生。”《传灯》卷12《楚南》 “迷时六识五阴皆是 烦恼生死法,悟时六识五阴皆是涅槃无生死法。”《第五门悟性论》故僧问什么是清明的 自性时,赵州即答以“四大五阴!” 《传灯》卷28《从谂》。王梵志诗:“若欲觅佛道,先观五荫好。妙宝非外求,黑暗由心造。……触目即安心,若个非珍宝。”《王梵志诗校注》卷7可见,五荫的 好坏,全在 一心的 转换。 僧问大龙:“色身败坏,如何是坚固法身?”大龙答:“山花开似锦,涧水湛如蓝。”《碧岩录》第82则暗示在 五蕴和 合而成的 色身之外,别无法身可觅,山花涧水的 当体就是 实相。在 禅者看来,四大五蕴,行住坐卧,开单展钵、僧堂佛殿、厨库三门,无一不是自性的 “法王身”《黄龙四家录·黄龙南续补》。“行深般若”而“照见五蕴皆空”,能够“度一切苦厄”,解除人生的
种种痛苦,而直济涅槃解脱的 彼岸。据有的 学者 研究,“度一切苦厄”五字,梵文原经中并没有 ,笔者通检般若类经典,“度一切苦厄”仅在 什译本和奘译本中出现过 ,而在《大般若经》并无出现。有的 学者 指出,相传梵文原本没有这五字,这五字乃玄奘大师所 增。参《集成·前言》第13页。 它是玄奘大师为了强调主旨而增加的一句话。这句话确有 画龙点睛之妙。“度一切苦厄”,就是将人类精神从“不自在 ”提升到“观自在 ”,获得洒脱通达安详圆满的澄明襟怀。二、色空相即的禅思诗情
般若空观“五蕴皆空”旨在
破除我执,并进一步破除法执。但 破有 易沉空,因此《大般若经》从烦恼菩提不二的 角度强调五蕴即真智,这实际上已经蕴含着色空不二的 命题。《心经》作为《大般若经》的提纲,五蕴即真智也是 应有 的潜在 涵义。在般若空观的“五蕴皆空”义之后,经文对之作进一步的深化,这就是 般若空观的色空相即义。1、般若空观的色空相即义
《心经》在谈色空不二的般若体验时,用了极为精警凝练、生动形象的语言: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这段经文表征了缘起性空、性空相有
的 般若空观。《心经》中最关键的 一个字就是 “空”。“色”指有形质的 一切万物,“空”指事物的 空性。经文说“五蕴皆空”、“色不异空”,并不意味着世界人物一无所 有 ,在 山河大地之外,还有 另一个叫做空的 东西。“空”并不为我们肉眼所能见到,能够见到的 空,是和色相对待的空,仍属于 色的范围。所谓“空”,指万物虽有 形相,而究其实际,无非是 因缘和合的假相,真体显时,相皆空寂,所以说“色不异空”。但 这个 “空”并不是 断灭顽空,而是真空,是色蕴的 本体。本体上虽无青黄赤白长短方圆等 相,而此等假相,正依本体而立,是 本体的显现,所以叫“空不异色”。简言之,色虽分明显现而无实体,故云色不异空;虽无实体而分明显现,故云空不异色。世人于有 相处执色,无色处执空,故先以色空不异破其偏见。但
“不异”的说法,仍有 “相等”的 含义,观念上仍然 有色与空的相对性存在。因此,经文又在 色空不异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色空的 绝对等同,指出一切色都是 假相变现,并不是 灭色之后才是 空,而是色的 本身就是空。因为它没有实在 的 自性,是 幻有 而非实有 ,故当体是 空参太虚《法性空慧学》。同样,受想行识也
是 因缘所 生的 有为法,体性不可得,不可得即是 空。另一方面,受想行识由于 缘起而存在 ,与空是一体的两面,所 以与 空相即。一切法的生灭有 无,都因无自性毕竟空而得成立,“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中论》卷4色空相即的
理趣,佛教的 小乘诸派及大乘中的 唯识学派皆不曾论及,它是 大乘般若思想的 精华。从对禅宗修行的指导意义上来看,色空相即导向了即俗而真、悲智双运的禅修方向。印顺指出,“就现实‘五蕴’而体证‘空相’中,表现为大乘菩萨的,不只是 ‘照见五蕴皆空’,而是从‘色即是 空’、‘空即是色’去证入的”《妙云集》下编。小乘圣者,观五蕴而证入空寂,离世间而觅涅槃。而大乘圣者 则认为,五蕴与空相决非对立,没有离五蕴的 空,也 没有 离空的 五蕴,应即俗而真,亲证“世间即涅槃”,“生死即解脱”,“烦恼即菩提”, “即世而出世”。由此可见,“般若的 空义,是在 诸法缘生义上建立,若只明诸法空相,不谈缘生与大悲,其所 谈之空,便易落虚无断灭的恶趣,不能成为空有不碍的 正义;同时恶趣空即是 拨无因果,没有 罪福,那么救世利人的 大悲心也 就失掉了 ”。竺摩《泛论般若》,《般若思想研究》第14页,《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45册。尽管菩萨即俗而真、即色是
空,不离世俗,甚至以贪、嗔、痴、慢为方便,但在 修证的 过程中,大乘菩萨还是“照见五蕴皆空”,还是 证入“诸法空相”, “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因为五蕴是 众生的生死现实,而修行者 所趣证的目标决不是五蕴。修证的 主要途径,正是 即“色”观“空”而契入“空相”。在 没有 契入“空相”以前,谈不上即色即空的 妙悟。所 以观“空”而契入“空相”,是转迷为悟、转凡成圣的关捩所 在,正如印顺所 说:“般若的 ‘照见五蕴皆空’,是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空有 无碍的 正观为方便,而契入‘诸法空相’ 的 。”《妙云集》下编2、色空相即的禅思诗情
从禅宗思想史来看,较早地从理论上论析色空相即的,是传为僧肇所作的《宝藏论》。
对色空相即的般若空观,《宝藏论》以水与
泡的 关系来作类比:水喻空 因风吹而成泡喻色,泡即是水,非泡灭水。泡灭为水,水即是 泡,非水离泡。执色惧空者 ,不知色即是空;执空惧色者 ,不知空即是 色。《宝藏论》:“夫 以相为无相者,即相而无相也 。故《经》云‘色即是空’,非色灭空。譬如水流,风击成泡,即泡是水,非泡灭水。夫 以无相为相者,即无相而相也。经云空即是色,色无尽也。譬如坏泡为水,水即泡也 ,非水离泡。夫爱有 相畏无相者 ,不知有 相即无相也 。爱无相畏有相者,不知无相即是相也。”初期禅宗即已体证到色空不二,如道信禅师从修证过
程由浅入深的层次来剖析色空相即的 真谛:“初地 菩萨,初证一切空,后证得一切不空,即是 无分别智,亦是 色。色即是 空,非色灭空,色性是空。”《楞伽师资记》从一切皆空,上升到一切不空,再上升到色空相即,逐层提升的 轨迹十分明显。虽然缘起性空是
进入色空相即之般若直观的 第一步,然 而,主张顿悟的 禅宗并不赞同通过 将事物一件件地 拆散为他 物的 连属以认识事物空性的方法。如俊法师回答学人什么是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时说:“借法师身相,可明此义。何者是法师?若言眼,不是法师,口,亦不是 法师,乃至耳鼻等 一一检责,皆不是法师,但 有 假名。求法师不可得,即空。假缘有 ,故即色。”对此神会批评道: “若寻经意,即未相应。俊法师所 说,乃析物以明空,……是心起故即色,色不可得故即空。又云:法性妙有故即色,色妙无故即空。所 以经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又 云:见即色,见无可见即空。”《神会录》神会侧重于 般若直观的感受,重点有二,一是 指出色的当体是 空,空的 当体是色,空是妙有 之空,色是 妙无之色;一是 提倡无住生心,主张在 观照之时,不对境生心,以保持精神的 自由和通脱。《心经》“色空相即”以其奇警的寓意,成为禅宗经常揭举的
话头,但如果仅仅停留在 智性理解的 层面,就是肤浅的 表悟,因此禅师在 启悟学人时,非常注意破除这种表悟。如学人问“如何是 色即是空”时,师家说:“拄杖敲汝鼻孔!” 《古尊宿》卷15《文偃》拄杖子、鼻孔是 色,师家挥杖一击,使学人于 肉体疼痛的刹那,根尘震落,体证到五蕴皆空。如果学人被击之时,还有恐怖、嗔怒等等 反应,则与“色即是空”不啻天壤悬隔。《古尊宿》卷46《慧觉》: “色即是 空,非色灭空。我唤者个作拄杖子,你等诸人唤作什么?” 禅宗往往以向上一路的峻峭机锋,来逼拶学人彻骨彻髓地 体证空性。从宗教修行的角度看,体证色空相即,有如下三个方面的积极意义。
首先,可以消弥无明烦恼,避免由贪著而滋生种种恶业。玄觉指出,修行者一旦洞悉肉质生命的
虚幻,没有固定不变的自性,认识到色身即是空,还会执着什么是“我”?四大五蕴,都不是 真实的我 ,“我 ”不过是聚沫、浮泡、阳焰、芭蕉、幻化、镜像、水月。世人被无明遮覆,执着虚妄的 我,遂生起种种贪欲,杀生偷盗,淫秽荒迷。夜夜朝朝,造作罪业。殊不知事物没有固定的 质性,都是凭仗一定因缘和合而成。不但 我 空,诸法也 空。一切诸法,仅有 假名,并无实体 《永嘉集》。其次,可以避免溺于枯木顽空。禅宗只承认水月镜花般的幻有空、真空,而不承认龟毛兔角式的断灭空、顽空。《信心铭》说:“遣有没有,从空背空。” 当起心排遣有时,就因执着于
有 而被有的谬执所 埋没;当起心趣向空时,空已成了 概念,不再是空。把空变成名相,空不但不空,反而比有更容易使人起执。只要把空当作与 有相对立的另一概念,它就与 有 联系在一起,从而不再是 真空。僧问如何是 禅,禅师说:“古冢不为家。”《五灯》卷6《百严》“古冢” 是 生命的 沉寂,而“家”是自性的跃动。断灭与 生机并不相容。真空是 将与 有 相对立的空也空掉的空。执着 一般意义上之空有的 任何一边都是 迷失。空、有是分别心的产物,才一起见,便违本心。要达成禅悟,必须将这些对立的 观念扫荡无余。要体证真空,必须防止成为枯木寒灰般的空。真空是 枯木生花、春意盎然的生命感动,是 定云止水中鸢飞鱼跃的气象。牛头见四祖公案是
禅宗不粘滞于圣境的 典型表述。法融入牛头山幽栖寺北岩石室,坐禅之时,有 百鸟衔花之异。受四祖点化之后,百鸟不再衔花。当法融独自居山修习禅定时,已经得到忘却机心、浑融物我 的 境界,达到了 彻底的空境,所 以才有百鸟衔花的 异事。但 法融还仅仅是滞留在 与有相对的 空。等 到见了四祖之后,浮华脱落尽,唯有一真实,从圣境复归于平常之境,圣凡双遣,泯绝万缘,故百鸟纵使衔花也莫寻其踪。与 牛头未见四祖时住于 空境相反,景岑游山,不住法执,不滞空境。其游山有 “始随芳草去,又 逐落花回”之吟,首座谓只是追随春意而已,景岑以“也 胜秋露滴芙蕖”,表明自己已超越秋露滴芙蕖的 枯淡圣境,而复归于 现象界,以平常心享受春风骀荡。空境固然 胜妙,但 粘滞于空境,则不是大乘所 为。所 有 的参学者 都追求了 悟,但 了 悟并非终点,而是一个新的 起点。从了 悟之境转过身来,入廛垂手,才是禅者生活的真正意义所 在。其三,可以悲智双运,弘法利生。禅者修行,在体证色空相即时,并不沉溺于空境,或耽执于
实色,所 谓“取空是取色,取色色无常。色空非我有 ,端坐见家乡”《庞居士语录》卷下。在 此基础上,再回机起用,入世度生,“观色即空,成大智故不住生死。观空即色,成大悲故不证涅槃”《五灯》卷20《行机》,悲智双运,自度度人。夹山开悟后,船子和 尚告诫他 :“藏身处没踪迹,没踪迹处莫藏身。”这是 色空交彻、真俗混融的妙有 境界。丹霞子淳作颂说:白云槛外思悠哉,密密金刀剪不开。幽洞不拘关锁意,纵横无系去还来。 《虚堂集》
诗意谓修道人证性返真,心体灵明,不沾不滞,如白云出岫,舒卷自如,翱翔于空界槛外,而不随声逐色,任运自在
。禅的 境界是 妙有 境界,空为色之体,色为空之用,体用不二,性相融通,是 以这边现象界那畔本体界打成一片,密不透风,虽有 金刀利剪也 难分割。修行者 知空而不住空,始能回机起用,显发觉性,圆满菩提。见色明心,证入空境,并非沉空住寂,故言“幽洞不拘关锁意”。妙有境界,非心非物,亦不离心物,非色非空,亦不异色空,来去无碍,故言“纵横无碍去还来”。参李杏村《禅境与 诗情》第86页,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94年版。 僧问“如何是 夹山境?”夹山答:“猿抱子归青嶂里,鸟衔花落碧岩前。”上句谓出有入空,青嶂代表本体,猿子代表现象,摄用归体,证入空界;下句指出空入有,依体起用,碧岩代表本体的空界,鸟衔花落代表妙有 。妙有 非有 ,不离于 空。证得色空相即的 禅者,“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在真空澄澈之境,拓展出妙有的活泼生机。表达色空相即的禅诗很多,其中以法眼禅诗尤显神韵高古,启人遐思。江南国主李煜,邀法眼同赏牡丹花,法眼即景赋诗:
拥毳对芳丛,由来趣不同。发从今日白,花是
去年红。艳冶随朝露,馨香逐晚风。何须待零落,然 后始知空?《法眼录》牡丹盛开之时,姹紫嫣红,艳溢香浓,蜂围成阵,美不胜收。但
转瞬之间,就会绿暗红稀,落英缤纷,半作香尘半逐风。明眼人见色明空,深知花开的当体即是空,何待花残叶落,始知芳春已去,好事成空?晦堂心的 《夏尉西亭看牡丹》诗与此异曲同工:列照西亭八九株,暖风和雨不相辜。莫将容易笙歌散,色在空中见得无? 《黄龙四家录·晦堂心》
诗于深情绵邈的唱叹中,表达了当体即空的感悟。
三、诸法空相的禅思诗情
《心经》为了使人不执着虚幻的现象,首先揭示五蕴皆空义。但
如果不是上根大器者 ,听了 之后,容易生起将现象与 空性、生死与涅槃对立的 倾向,从而厌离世间,沉空滞寂。为避免落入空相,《心经》接着又 阐色空相即义,主张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但听者如果不能亲证空性,又会流于 色即是空、空即是 色的表悟,从而圆融成执,是 非不辨。为了避免此种倾向,《心经》进一步将人引向对诸法空相的 体证。《心经》首标五蕴皆空义,继而倡导色空相即义,但
它的 重点仍然是 在空性上:首先依般若通达五蕴皆空,然 后进一步观察诸法从缘起,洞知色空相依相成,实无自性可得,获得色空相即的体证,这就很自然地重新回到阐说五蕴皆空、色即是 空的重点上来,以使人证入诸法空相。佛教认为,有相无相无差别,至于究竟终无相。《中论》卷3说:“众因缘生法,我 说即是无。亦为是 假名,亦是 中道义。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 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都是从色空相即的 相待,而趋向毕竟空寂的 绝待。1、般若空观的诸法空相义
“诸法”即一切法,“空相”即空性,指一切法的
本性、自性。经文的意旨是 使人亲证无色、受、想、行、识的 空性,即“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因为空性非言意所 能思议,不能直说,所 以经文没有 采用表显的 方法,而用遮显的 方法,烘云托月,从否定的 一面来反显它,《禅源诸诠集都序》卷3:“诸经所 说真妙理性,每云不生不灭,不垢不净,无因无果,无相无为,非凡非圣,非性非相等,皆是 遮诠。” 通过 否定来使人悟入诸法的 空性。关于《心经》举出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来说明诸法空相的原因,印顺认为,从俗谛来说,生灭是
就事物的体性说的 ,垢净是就性质说的,增减是 就数量说的。世间一切事物,不外是 体性的有无,性质的 好坏,数量的多少,所 以经文特别举出这三对;从菩萨证入空相的 角度说,“不生不灭”指诸法性空,空非先有后无,或本无今有;“不垢不净”指空性在 缠不受污染,离缠也非新净; “不增不减”指空性不因证而新得,不因不证而丧失。修行者悟入终极的空性,离一切相,所以说,“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为了揭示“诸法空相”的 质性,经文分别从六根、十二处、十八界等 层次来说明。《心经》先明十二处空。十二处也
是佛教对一切法的分类,但与 五蕴的 角度不同。它是把宇宙间的 一切现象,总分为能取所 取。能取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即六种感觉器官或认识能力;所 取是 色、声、香、味、触、法六境,因众生以六识攀缘六境而染污六根,故又 称为六尘。佛教认为,我 们之所 以能产生种种认识,是 因为内有六根,外有 六尘。其中意根所取的 法,是内心的 对象,如不见不闻时内心所 缘的种种境界,叫做法尘。认识活动不离能取所取,一切精神活动依之而生起。根境和 合而起识,根境都是 缘生,没有 自性,因此也是空。见色闻声等作用,由能取的 根与 所 取的 境和 合而起,故菩萨行深般若时,照见此十二处空。《心经》在观照十二处空后,再观照十八界空。能取的 六根,和 所 取的六尘,和合而发为眼耳鼻舌身意六识,总成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之所以都叫做界,是因为它们互相关联,但 各自的 作用又 有 差别,不相混淆。由于 十八界是众缘合成,求其实性了 不可得,故也 是毕竟空寂。凡夫 皆执色身为我 ,所 以有 眼、耳等六根的 见闻觉知。有能见即有 所 见,根尘相对,因之有相应的 色、声等 六尘,以及眼识、耳识等 六识。凡夫 皆执十八界为实有之法,遂被十八界所 缠缚困惑。在 眼,见明暗美丑;在耳,闻动静善恶;在 鼻,嗅香臭通塞;在舌,尝酸甜苦辣;在 身,触冷暖滑涩;在意,分爱憎取舍。眼着 色,耳着声,鼻着香,舌着味……时时刻刻都在分别拣择,无有 停息。《心经》说十八界空,正是 为了唤醒众生的 痴迷。在
观照十二处、十八界之空性后,《心经》继续观照十二缘起性空:“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十二缘起,即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 ,有 缘生,生缘老死。佛菩萨等之所 以能够解脱生死痛苦,就在于 洞知十二缘起的法则,把握其流转的原因。流转中的缘起法,其性本空,无实体性,故经文说“无无明”、 “无老死”。“无明尽”、“老死尽”,是还灭的 十二缘起。事物的生起由于 因缘,事物的散灭也是 由于因缘,生灭都是因果现象,所 以还灭门中的清净法也是缘起的 ,也是空无自性,所 以经文说“无无明尽”、“无老死尽”。缘起法重在 说明诸法的彼此依存性。在 复杂的 现象中把握彼此与前后的 必然法则,对流转的 杂染法与还灭的 清净法,就能正确地悟解它。依缘而起的一切,不含有任何实在 性,所 以菩萨修般若时见十二缘起毕竟空,没有 生起相,也 没有 十二缘起的 灭尽相。“无苦集灭道。”此观四谛空。人有
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等 苦。人生是苦,谛实不虚,名苦谛。人生诸苦根源于无明、爱、见等烦恼,名集谛。灭苦即得解脱,是 灭谛。欲得灭苦,须依灭苦之道,如八正道、六波罗蜜,是道谛。四圣谛具备二重因果,即世间因果与出世间因果。世间因果是 以苦谛为果,集谛为因;出世间因果是以灭谛为果,道谛为因。这二重染净因果,从众缘而起,缘起无自性,故菩萨行深般若时,观此四谛毕竟空。“无智亦无得。”此观能证智与
所 证理空。“智”是能观,“得”为所 观; “智”为能得,“得”是所 得。所 证所 得,从空有 的角度说,即空性;从生死涅槃的 角度说,即涅槃;从有 为无为的 角度说,即无为。对此智与 得,经文都说是 “无”,这是般若的 甚深体验。用语言文字说来有能知所 知、能得所 得的差别,而般若空观中实则能所不立。能所既不可得,能证之智与 所 证之理,也毕竟空寂。前说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空,是 就事象的 分类说,属于事;后说十二缘起、四谛,是就事象以显理说,属于理。十二缘起、四谛是观理,“智”、“得”是证果。事象与 理性,观行与 智证,在 般若体验中,均是毕竟空寂,不可拟议。2、诸法空相的禅思诗情
《心经》通过
对五蕴等一切法的否定,使人契入“诸法空相”。宗密从缘生的 角度,阐述了 《心经》诸无的 妙谛:“以皆假托众缘无自性故,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 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凡所有 相皆是 虚妄。是故空中无色,无眼耳鼻舌身意,无十八界,无十二因缘,无四谛,无智亦无得,无业无报,无修无证。生死涅槃,平等 如幻。”《禅源诸诠集都序》卷2体证诸法缘生假有 ,有 着极强的 宗教实践意义。用这种体验观照世界,万物皆是 因缘合成,都是心灵的变现,“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所以梦幻空花,何劳把捉?”《临济录》 临济洞察组成色身的 四大之无常,指出只要歇却内心对外物的攀援,使根境不和合而产生妄识,即是菩提树,垂满智慧之珠;如果心逐境生,就会滋生贪念,就是 无明之树,挂遍烦恼之果。《临济录》:“四大色身是无常,乃至脾胃肝胆发毛爪齿,唯见诸法空相。你一念心歇得处,唤作菩提树;你一念心不能歇得处,唤作无明树。” 临济还指出深入贪爱与 痛苦之中,洞观其缘生不实的空性,就是“害母”式的大解脱。《临济录》:“贪爱为母。你一念心入欲界中,求其贪爱,唯见诸法空相,处处无著,名为害母。” 体证诸法空性,对诸法就不会执着 ,跃入生命的 澄明之境。《临济录》:“入华严世界,尽见诸法空相,皆无实法。”1禅宗对《心经》六不的体证
《心经》用六不来遮显“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对此六不,禅宗亦有透彻之悟。慧能指出:“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坛经·行由品》就佛法的
第一义谛而言,一切诸法均无自性,生无生的实性,灭无灭的实性,这便是不生不灭的 空性。空性超出有为法,不在 生灭中。弘忍回答学人为什么“自心本来不生不灭”时,引《维摩经·菩萨品》“如无有 生”、“如无有 灭”阐发说:“‘如’者 ,真如佛性,自性清净,清净者 心之原也 。真如本有,不从缘生。”《最上乘论》主张真如心体不生不灭,是禅者的 共识。《楞伽师资记》:“从本以来空寂,不生不灭。”《古尊宿》卷14《从谂》:“本自不生,今亦无灭。”《大慧录》卷27:“真净妙明,不生不灭。”六祖还特别强调不生不灭的 超时空性,指出它迥异于 外道的 将生止灭。《坛经·宣诏品》:“外道所说不生不灭者,将灭止生,以生显灭,灭犹不灭,生说不生。我 说不生不灭者,本自无生,今亦不灭,所 以不同外道。” 禅宗提持向上一路,甚至连不生不灭也予否定:毗蓝园里不曾生,双林树下何曾灭。不生不灭见瞿昙,眼中又是重添屑! 《大慧录》卷6
诗意谓认为佛陀不生不灭,固然是
对佛陀法身的 正确认知,《祖堂集》卷17《岑和尚》:“若人见幻本来真,是即名为见佛人。圆通法界无生灭,无灭无生是佛身。” 但如果执着 于 “不生不灭”,便是 有 了 一个“不生不灭”的观念。而在禅悟之境里,容不得纤毫的 意识云翳,纵是不生不灭的观念,仍是眼中着 屑。《传灯》卷28《桂琛》载,学僧问“诸行无常是 生灭法,如何是 不生不灭法?”桂琛曰:“用不生不灭作么!”亦是 对不生不灭的 遣除。“不垢不净”也
是般若的 体性:“真性即不垢不净,凡圣无差。”《禅源诸诠集都序》卷1“不垢不净,宁用起心而看净相?”《五灯》卷2《慧忠》惟宽告诫学人不要起分别之心修道:“心本无损伤,云何要修理?无论垢与净,一切念勿起。”学僧质疑说垢的意念不可有 ,难道有 净的意念也不行?惟宽说:“如人眼睛上,一物不可住。金屑虽珍宝,在眼亦为病。”《传灯》卷7《惟宽》一钵和 尚《歌》云:垢即净,净即垢,两边毕竟无前后。亦无垢,亦无净,大千同一真如性。 《传灯》卷30《一钵歌》
泯灭了
净垢对立的 观念,即是 诸法空相,通过拂垢来追求净相,不啻南辕北辙。同样,“不增不减”也是般若的 体性:“不增不减自金刚,身去身来本三昧。” 《坛经·顿渐品》在 六祖看来,只要心地无非、无痴、无乱,即是 自性的 戒定慧,此时觉悟之心,不增不减,是能摧毁一切烦恼的 锐利无比的金刚心。庞蕴诗云:空中自见清凉月,一光普照娑婆彻。此光湛然无去来,不增不减无生灭。 《庞居士语录》卷下
晶莹的自性,如同皎皎明月,清辉照彻娑婆世界。自性的光芒无去无来,不增不减,超出时空,永恒存在。
与
《心经》“六不”遮诠异曲同工,禅宗在体证自性的超越性时,常运用遣除一切二分观念的方法,通过 否定的形式来表示肯定:“此心从无始旷大劫来,与如今不别,未曾有 生死。‘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好不恶,不来不去,亦无是 非,亦无男女相,亦无僧俗老少,无圣无凡,亦无佛,亦无众生,亦无修证,亦无因果,亦无筋力,亦无相貌,犹如虚空,取不得舍不得,山河石壁不能为碍,出没往来自在 神通。”《第六门血脉论》“实性者 ,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在 中间及其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之曰道。”《传灯》卷5《慧能》正是 通过 对二分法的否定,使人契入诸法空相的 澄明之境。但 是,金屑虽贵,落眼成翳。在禅宗看来,纵是对诸法空相也 不可执着。因此,当学人执着地 询问“如何是诸法空相”时,禅师即以“山河大地 ”截断其妄念之流 《五灯》卷10《希奉》。2禅宗对六根、十二处、十八界空性的体证
《心经》在用“六不”遮显诸法空相之后,对六根、十二处、十八界等
全予遣除。禅宗清楚地认识到六根攀援外境所带来的过患,《五灯》卷12《宝应》: “流浪生死,六根为患。”同书卷6《张拙》:“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 主张“于自己六根门头,刮削并当得净洁”《古尊宿》卷2《怀海》。所 谓“无眼耳鼻舌身意”,就是 使六根对境时,不生攀援追逐的意识: “欲识解脱道,诸法不相到。眼耳绝见闻,声色闹浩浩。”《五灯》卷8《绍修》只要剔除眼耳见闻的 粘着性,纵然声色纷纭,也丝毫影响不了 心性的 澄明:“眼耳若通随处足,水声山色自悠悠。”同上卷16《宗赜》六根不染,即是 解脱生死的 禅定与智慧:“于一一境,不惑不乱,不嗔不喜。六根不染,即定慧之功。”《显宗记》“六根之源,湛如止水。是为禅定,乃脱生死。” 《传灯》卷29《白居易》六根不染,即能保持纯明的自性:“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性常自在。”《坛经·定慧品》“六根永灭邪思漏,便得光明解脱身。”《汾阳录》卷下“耳闻无相理,眼空不受色。鼻嗅无相香,舌尝无相食。身着无相衣,意随无相得。”《庞居士语录》卷中 “有 眼觑不见,有耳听不闻,有 鼻不知香,有 舌不谈论,有身不觉触,有意绝攀缘。一念相应,六根解脱。”《五灯》卷16《善宁》只要六根不为境转,就能显发妙用:“六根门头昼夜放大光明,照破山河大地。”《碧岩录》第90则在“诸法空相”中,没有色受想行识。这不是
学理的 问题,而是 修证的体验。洞山禅师少时诵读《心经》,至“无眼耳鼻舌身意”处,忽然以手扪面,问师父说:“我明明有 眼耳鼻舌等,为什么经文说没有 ?”师父不能回答,遂指示他 参谒禅宗大德,终于 究明本心。云门大师指出,只要对境无心,即可剔除六根对六尘的粘着 性,从而六根清净,六尘不染,这就是“无眼耳鼻舌身意”。《古尊宿》卷16《文偃》:“为你有个眼见,所以言无不可,如今见时不可无也 。然 虽如此,见一切有什么过 ?一切不可得,有什么声香味触法?”禅宗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的体证,也
是 基于般若空观。禅宗提醒学人防止六尘染污自性:“不得空王真妙诀,动随声色被勾牵。”《古尊宿》卷45《克文》“往往总随声色转,回头又 昧本来人。”同上因为六尘常趁无明黑暗劫掠众生中的善法,又称为六贼。六尘依六根为媒介,如眼根贪色,耳根贪声等,六根犹如恶奴,引贼入室,自劫家宝本性中的一切善法。为了防止六贼劫掠家宝,就必须守护六根,使其面对六尘时勿生贪欲:学道犹如守禁城,昼防六贼夜惺惺。中军主将能行令,不动干戈致太平。 《五灯》卷18《妙普》
学道好比守卫禁城,不但
白天要防六贼,在无明的 暗夜里尤当清醒,因为六贼喜乘无明暗夜劫掠善法。中军主将即是 纯洁无染的佛性。只要此心把持得住,便心理祥和,没有 骚动。用般若直观体证六尘的空性,六尘就完成了 由染到净的转换,“六尘不恶,还同正觉”《信心铭》。即可从色声言语中悟入大道: “大道常在 目前,虽在目前难睹。若欲悟道真体,莫除色声言语。”《传灯》卷29《宝志》还可以进一步获得深入声色而不被其所 染的 开悟心境:“声色头上睡眠,虎狼群里安禅。荆棘林内翻身,雪刃丛中游戏。竹影扫阶尘不动,月穿潭底水无痕。”《五灯》卷16《志璿》体证诸法空相,先要获得内空六根空、外空六尘空,然
后根尘相对,应物无心,才是 甚深微妙的 禅境,故慧觉禅师说:“内空故‘无眼耳鼻舌身意’,外空故‘无色声香味触法’。不是‘无’,何故?不见石头大师道:‘然 于一一法,依根叶分布。’”《古尊宿》卷46《慧觉》石头语意,就是 其《参同契》所 说的 “眼色耳声音,鼻香舌咸醋”,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咸酸之味。宗杲《入定观音》云:世间种种音声相,众以耳听非目睹。唯此大士眼能观,瞑目谛观为佛事。于
眼境界无所 取,耳鼻舌身意亦然 。善哉心洞十方空,六根互显如是 义。眼色耳声鼻嗅香,身触意思无差别。当以此观如是观,取此为实成妄想。若离妄想取实法,展转惑乱失本心。本心既失随颠倒,不见大士妙色身。无眼耳鼻舌身意,互显之义亦寂灭。亦无大士妙色身,亦无种种音声相。佛子能作如是观,永离世间生死苦。《大慧录》卷16诗的
开端赞叹观世音具有六根互显的神力。六根互显即六根互用,是佛菩萨之六根所 具有 的 特殊能力,谓六根离染污得清净时,一根具备他 根的作用。北本《涅槃经》卷23:“如来一根亦能见色、闻声、嗅香、别味、觉触、知法。” 《法华经》卷6谓,菩萨至六根清净位,亦得六根互用之德。《楞严经》卷4: “不由前尘所 起知见,明不循根,寄根明发,由是六根互相为用。……圆明了 知,不因心念。” 世间种种音声相,一般人只能用耳朵去听,而不能用眼睛去看,观音菩萨却能够用眼看。观音菩萨在用慧眼观照时,对所 有境界都毫不粘滞,心地虚明洞彻,如同十方虚空。神力无边的观音菩萨,眼可作耳用,耳可作鼻用,鼻可作舌用,舌可作身用。但“得恁么受用自在了 ,眼依旧观色,耳依旧听声,乃至鼻舌身意,一一依本分,故曰‘眼色耳声鼻嗅香,身触意思无差别’,适来所谓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是也 ”《大慧录》卷18。眼色耳声,根尘一一相对,毫不紊乱。但虽则眼色耳声,又不可眼随色转,耳逐声流,否则就成了众生颠倒迷己逐物,难以见到大士的 妙色身。眼耳鼻等 既无其体,互显之义亦无从安立。宗杲继续运用般若空观,通过 对六根、大士妙色身、种种音声相性的 体证,使人进入“度一切苦厄”的“观自在 ”之境。宗杲还开示学人说:尔眼若不空,将甚么观色?耳若不空,将甚么听声?鼻若不空,将甚么知香臭?舌若不空,将甚么尝味?身若不空,将甚么觉触?意若不空,将甚么分别万法?佛不云乎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乃至十二处、十八界、二十五有,乃至声闻、缘觉、菩萨、佛,及佛所说之法,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及说此法者 、听此法者,作如是 说者 、受如是说者,皆悉无有 。同上卷25在绝对的空性中,一切都被干净彻底地遣除。
3禅宗对六识空性的体证
六识是
眼耳鼻舌身意等 六根对境所 产生的 六种认知作用,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禅宗运用般若空观,强调对六识空性的 体证。僧问赵州: “初生孩子还具六识也无?”赵州说:“急水上打球子。”僧复问投子赵州意旨如何,投子说:“念念不停留。”《五灯》卷4《从谂》在 急水中行船,坐在船上的人会误认为水是 静止的。由意识所 衍生的诸法也 是 如此。急水上打球,转眼就流过。投子说“念念不停流”,谓婴孩六识念念不停地迁流,如同急水之驶。雪窦颂云:六识无功伸一问,作家曾共辨来端。茫茫急水打球子,落处不停谁解看? 《碧岩录》第80则
初生婴孩,虽具六识,眼能见耳能闻,却未曾分别六尘、好恶长短、是
非得失。学道之人要像婴孩一样,对荣辱功名、逆情顺境都毫不动心,眼见色如盲,耳闻声似聋,才有真实受用之处。修行者 到了无功用行的境界,虽有 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对六尘却不加分别。禅者 如鲁如愚,像是 一潭死水,实际上却是 一湍急流,这便是“悟了 同未悟”的风范神仪,是受过 洗炼的 ’向上境界。对此投子以念念流转不停来表示,念念正念相续,在无心的 状态下,一瞬一瞬都是正念。要想达到这样深不可测的境界,就必须体证六识的 空性。与六识相关的
表述是 “见闻觉知”。见闻觉知是 心识接触外境的 总称,即眼识之用为见,耳识之用为闻,鼻、舌、身三识之用为觉,意识之用为知。禅宗洞知“一切众生,只为心尘未脱,情量不除,见色闻声,随波逐浪”《五灯》卷12《普能》,主张剔除见闻的粘着 性:“眼不可见,耳不可闻。非见非闻,宛尔见闻。见色闻声,脱出根尘。”《古尊宿》卷30《清远》见色闻声,而不为声色所惑,就是 超出见闻的 见闻,迥异于 根尘相接而生起的对外境的执取活动。禅宗认为,佛陀与众生都有 圆明的 觉体,都同样具有见闻的 本性,而众生之所以是 众生,就在 于 见闻之时不能空却六尘。《古尊宿》卷45《克文》: “佛及众生性,圆明体本同。见闻皆共有,取舍总非空。” 而不昧真如本性之时的见闻,则呈显出应物无心、光华灿烂、澄明静远、通脱无碍的特征,所 谓 “真如性净,慧鉴无穷。如水分千月,能见闻觉知。见闻觉知,而常空寂” 《荷泽大师显宗记》,“但于事上通无事,见色闻声不用聋”《禅林僧宝传》卷9《龙牙》。运用“无念”法门进行观照,虽有六识活动却不碍本性的 澄明。《神会录》:“若言无念者,虽有 见闻觉知而常空寂。”《大慧录》卷26:“觉既正,则于 日用二六时中,见色闻声,嗅香了味,觉触知法,行住坐卧,语默动静,无不湛然 。” “眼耳绝见闻,半夜日轮午”《续古》卷4《佛心才》,只有超出见闻的 见闻,才能通向禅悟之境。与
对五蕴、六根、六尘空性的体证相同,禅宗同样不主张离弃见闻而证涅槃,因为“见闻觉知,俱为生死之因;见闻觉知,正是 解脱之本!”《五灯》卷12《慧觉》只要保持心性的澄明,即可“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坛经·机缘品》,正是:“见闻觉知本非因,当处虚玄绝妄真。见性不生痴爱业,洞然明白自家珍。”《祖堂集》卷5《三平》见闻觉知并不是 招致痛苦的根由,只要于 见闻觉知之时,保持虚明的心境,就不会生起痴爱的 罪业,而清楚地见到自家的无上珍宝,即晶莹澄净、纤翳不著的纯明自性。禅宗体证到六根、六尘、六识的空性,遂能透过
声色纷纭的 感官世界,彻见本来面目:“十八界既空,一切皆空,唯有本心荡然 清净。”《传心法要》 一如庞蕴所 咏:正中正,心王如如六根莹。六尘空,六识净。六六三十六,同归大圆镜。 《庞居士语录》卷下
“正中正”,即自主性中的自主性。此时晶莹悟心,澄观万象。六根洁莹,六尘空明,六识虚净,六根、六尘、六识等
所 有的六六,都是六六三十六般如其本然,一同呈显在如实地映现一切法的 大圆镜智里。此时即可以清明通脱的心灵,对自然 物象作即物即真的感悟,《续古》卷4《慈航朴》:“花开似锦,普现法身。鸟语如篁,深谈实相。见闻不昧,声色全真。” 纵是 随声逐色,也不碍其开悟心境:通方衲子果英灵,眼耳无妨信视听。皓月岂离秋水碧,浮云那碍晓峰青?声色里,醉还醒,六国安然
本自宁。《通玄百问》对于通达洒脱的禅僧来说,见色闻声都不碍其自性的清明。秋水涵碧,映照皓月清辉;晓峰滴翠,静对浮云往来。在声色纷纭之中,仍然保持六根的
清净,主人公惺惺不昧,这是 深得般若空观三昧的 。4禅宗对十二因缘、四谛、智得的体证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无老死,亦无老死尽。”佛为缘觉乘而说十二因缘,使之从中得到觉悟。禅宗对作为十二因缘之起点无明的体证尤为深邃。禅宗认为,无明的
生起,是因为众生不敢承当自心是佛,从而堕入烦恼的窟宅:“众生少信自心佛,不肯承当多受屈。妄想贪嗔烦恼缠,都缘为爱无明窟。”《汾阳录》卷下而运用般若空观来审视无明,就会发现“有 相身中无相身,无明路上无生路”《传灯》卷29《宝志》,“无明智慧等 无异,当知万法即皆如” 同上卷3《向居士》,“无明即是一切诸佛得道之处,所 以缘起是道场” 《古尊宿》卷3《黄檗》。楚圆指出:“只如诸人无明之性,即汝之本觉妙明之性。盖为不了 生死根源,执妄为实,随妄所 转,致堕轮回,受种种苦。若能回光返照,自悟本来真性,不生不灭。故曰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续古》卷1《慈明圆》可见,能否转变无明,在 于 能否“回光返照”。一念入迷,堕入十二因缘,正如黄檗所 云:“你如今才别起一念,即入十二因缘。无明缘行,亦因亦果。乃至老死,亦因亦果。”《古尊宿》卷3《宛陵录》 与 此相反,只要回光返照,妄念不生,无明就会当下殒灭,正如拾得所 咏:君不见三界之中纷扰扰,只为无明不了绝。一念不生心澄然,无去无来不生灭!”《全唐诗》卷807
《心经》“无苦集灭道”是
佛对小乘所说的 法门。禅宗对苦集灭道的空性亦有 透彻的 体证。净觉云:“四谛者,苦集灭道是也 。以现在四大、五阴为苦谛,以过 去无明种子为集谛,以观苦、断集、灭未来生死为灭谛,以四禅、八定为道谛。此皆世俗而说也 。若解时,苦集本空,识龟毛之不有 ;灭道不实,了 兔角之元无。即四谛本空,空无四谛。此空破声闻妄想四谛生灭之见也。”《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见《般若心经译注集成》第346页。 《心经》的 “无智亦无得”,则是佛对大乘所说的法门。在 般若直观中,能知所 知、能得所得毕竟空寂:明与无明无二相,说苦断集为凡愚。人法性空非智得,假设三乘并是无! 《心经疏》,《般若心经译注集成》第186页。
以般若空观来看,明与
无明体性相同,苦集灭道只是 为缘觉所 说,佛为小乘说无色受想行识使之领悟人法双空,为缘觉乘说十二因缘使之从缘而悟,为大乘说无智亦无得。其实,连小乘、缘觉、大乘三乘的本身都是空无体性,更何况运用方便权宜为三乘之人所 说的法。四、了无所得的禅思诗情
“无所
得”是 般若观照时一切皆空的 基础。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缘起、四谛、智、得,其自性均不可得,所 以是空相。笔者在“无所得”前冠一“了” 字,即表示彻底的 空性。1、般若空观的了无所得义
在
般若空观看来,一切法没有 固定不变的 自性,众生因无明而执为实有 ,以有所 得心求一切法,从而陷入种种苦恼。般若空观照见五蕴等一切法空,由此远离我 法二执而得到解脱。“无所 得”是 五蕴等一切法皆空的理由:以无所 得故,无色、受、想、行、识;以无所 得故,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以无所 得故,无十二因缘,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但是,大乘佛学的真正精神不仅仅在
于去除妄想分别,还要有转身一路,要依据“无所 得”的 实相有所 作为,所 以认识了 诸法的 空相,还不是最终目的。如果只强调一切无所得,一切不可安立,则容易引起断灭。所 以经文在“以无所 得故”后,接着 说“菩提萨埵”,正是 体证诸法空性了 无所 得,培植空明自在的 襟怀,才是彻底的 觉悟。或者说,无所得的 本身,就是 圆满觉悟。《大般若经》卷487:“如实观察诸菩萨摩诃萨,但有假名,菩提萨埵俱自性空不可得故。” 可见菩提自性也 是 空。 依据般若空观而得到圆满觉悟,心中就没有 障碍,安详宁静,获得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空观,而获得无上正等正觉。因此,般若空观是 具有大神力的 陀罗尼,能解脱生死烦恼的魔障;是能够大放光明的陀罗尼,能破除众生愚痴无明的 昏暗。世出世间的 一切诸法,无一法能够胜过 般若,它是 无与 伦比的 陀罗尼。般若能够除去人生的一切痛苦,使人得到实实在 在 的 受用。经文最后的 咒语,再一次向人们发出热切呼唤:“去,去,度过烦恼海,到彼解脱岸!大众到彼岸,速速证菩提!”2、了无所得的禅思诗情
大乘的般若经典,以及归纳《般若经》空义的
《中论》,都以强调空义为特色。这个“空”有 理论与实践二方面的含义。理论性的 空,指一切物质无固定实体,是无自性空;实践性的空,则是无所 得、无执着 的 态度。般若空观了无所 得是 观照诸法空相的基础。《心经》说一切皆空,于一切不可得处乃得无上正等正觉。禅宗深得个中三昧。禅宗主张,真正的觉悟一法不立,一丝不挂,一尘不染。要体证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本来面目,就要将一切放下,无得无证,才能与之相应。“无所
得”是 禅悟思维的 一大特色。六祖将无所得看作是 最上乘的佛法,可见禅宗对它的 重视。《坛经·机缘品》载,智常问六祖:“佛说三乘法,又 言最上乘,弟子未解,愿为教授。”六祖说:“法无四乘,人心自有等差:见闻转诵是小乘,悟法解义是 中乘,依法修行是 大乘;万法尽通,万法俱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 得,名最上乘。” 禅宗宣称:“凡有 所得,即有 虚妄。圣无所 得,即无虚妄。”《绝观论》“无所 得者 ,即是真解脱。”《神会录》“愿一切众生依般若波罗蜜故,获无所 得,一时成佛。”《菩提达摩南宗定是 非论》在 禅宗看来,开悟的 所 得,并不是 得到了 什么东西,而是并没有 得到什么东西,因此清远说:“如今明得了 ,向前明不得底,在甚么处?所 以道,向前迷底,便是 即今悟底;即今悟底,便是 向前迷底。”《古尊宿》卷32《清远》五祖法演偈云:山前一片闲田地,叉手丁宁问祖翁。几度卖来还自买,为怜修竹引松风。 《五灯》卷19《法演》
“田地
”象征“本来面目”。它本来就是自己所 有 ,由于逐妄迷真,以致于 一度失去。如今重新得到,仍旧是 原先的 那片田地 。禅宗把未能明心见性者喻为不耕种“祖父田园”的不肖子孙,说他 们向外驰求,只能得些浮财,解决不了 根本的饥饱《黄龙录续补》。因此,禅宗主张“直下识取本来契券”。 《续古》卷1《祖心》。又同书卷1《守卓》:“罢却从前流浪,识取祖父契书,承认本家田业。” 佛性本有,故迷时不失,悟时不得:“本源自性天真佛,故不可以佛更得佛,不可以无相更得无相,不可以空更得空,不可以道更得道。” 《古尊宿》卷3《黄檗》参禅的目的 是 明心见性,所明之心是 本心,所 见之性是本性,是本来面目,离开本来心、本来面目,别无另一面目可寻。如果舍此他 求,就是 “骑驴觅驴”。既得驴开悟之后,以为真有得,就犯了 “骑驴不肯下”的 禅病。行昌偈云:因守无常心,佛演有常性。不知方便者,犹春池拾砾。我
今不施功,佛性而见前。非师相授与,我亦无所得。《坛经·顿渐品》世俗之人把世间的“无常、苦、无我、不净”误认为“常乐我
净”,这是颠倒的认识,简称“四颠倒”。二乘人据此否认有出世间的“常乐我净”,又形成了 新的 “四颠倒”。《涅槃经》中大力破除这八颠倒。小乘破世俗有,大乘又 破小乘有 ,建立涅槃真实,《涅槃经》提出常、乐、我、净为涅槃四德。但 从禅悟的 立场来说,它不过 是方便法门。过 河不须筏,在禅悟之境里,不但没有无常,也没有与无常对立的“常”的 存在 之余地 。不知此理,犹如不能在春池中拾取无价珍宝,只是拾些瓦砾般的糟粕。顿悟之时,佛性自然 现前。它原本就存在于 我们每个人身上,既不是师家传授,也不是从外而得。《楞严经》的迷头认影喻,也 是禅宗用来象征佛性无所 得的范本。《传灯》卷25《匡逸》:“迷时即有质碍,为对为待,种种不同。忽然 惺去,亦无所 得。譬如演若达多认影为头,岂不是 担头觅头。然正迷之时头且不失。及乎悟去,亦不为得。” 庞蕴偈云:菩提般若名相假,涅槃真如亦是虚。欲得心神真解脱,一切名相本来无。 《庞居士语录》卷下
将菩提、般若、涅槃、真如等一切名相都予以否定,以体证纤翳不著的空性,即可获致真正的解脱。脱落了
悟之心的 禅者,回归于饥食困眠、自在 自为的生命律动:“明明无悟法,悟法却迷人。长舒两脚睡,无伪亦无真。”《五灯》卷5《善会》这就是 得无所 得。正因为无所 得,禅宗才有“去年贫,无卓锥之地;今年贫,卓锥之地也无”的洒脱;开悟之时的禅者 ,才能澄观万象,此时,万象都以其纤翳不著的原真状态在 悟者大圆镜般的 心灵中腾踔、呈现:“师姑元是 女人作”、“春来草自青”、“八两元来是半斤”、“两个五百文,依前是 一贯”、“明星见处月三更,个个眉毛眼上横”、“但得雪消去,自然春到来”、 “五九尽日又逢春”、“冬到寒食一百五”、“日出东方月落西”、“六六三十六”、“九九八十一”……乃至于 “石头大的 大,小的 小”、“长者长法身,短者 短法身”,都是 不加粉饰的 本来面目。而能够感受、欣赏这原真状态、“本来面目”的,就是 “观自在”,是 脱落一切意识云翳、纤尘不著的澄明悟心。《心经》开篇“观自在
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是 全经的 总纲,《心经》的一切义理,乃至整个佛法的义理,都尽在其中,而首句“观自在 菩萨”更是纲中之纲,重中之重。《心经》的般若空观由五蕴皆空、色空相即、诸法空相、了无所 得四个部分构成,这些思想成为禅宗思想最为重要的 源头,禅宗思想、禅悟思维深受其影响:其一,禅宗运用五蕴皆空的
般若空观体证五蕴空性,指出执着 五蕴和 合而成的人法,是 导致众生轮回痛苦的 根源;同时又从烦恼即菩提的 立场,肯定五蕴的 本身即是佛性,关键在 于一心的 转换。其二,禅宗运用色空相即的般若空观,圆融真空妙有
,既避免了执色而引起的痛苦烦恼,又 避免了执空而引起的 断灭枯寂。悟色即空,成大智而远离烦恼;悟空即色,成大悲而不入涅槃。悲智双运,自度度人。其三,禅宗运用诸法空相的般若空观,体证六根、六尘、六识乃至十二因缘、四圣谛、智得与证果的
空性,跃入脱落一切意识云翳的内证之境。其四,禅宗运用了无所
得的 般若空观,体证到悟了 同未悟的禅境,明本心见本性,彻见我 与 万物的 本来面目,并以虚明澄湛、晶莹洒脱的审美情怀,感悟宇宙万物的 原真。从禅宗思想体系来看,《心经》的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遮显了 本来面目的质性,是 禅宗的 本心论;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预设着 人类意识攀援外境、分别取舍的 境况,是禅宗的 迷失论;“行深般若”通过般若空观来体证诸法空性,是禅宗的开悟论;“观自在”,以澄明洒脱的审美襟怀,对宇宙法性作原真的 感悟,是 禅宗的 境界论。般若空观的 空明慧光,与 晶莹灵动的禅思诗情,交相辉映,熠熠生辉。般若观自在,能除一切苦。禅宗的
最高境界是“自在”,禅宗对般若空观表达了无限的 景仰和绝对的 肯定:般若无上尊贵,是 诸佛之母。般若是 无上咒,无等 等咒,破除一切相对的 观念。说法的诸佛,度生的方便,都从般若中产生。用般若智慧消除人生痛苦,即可成就圆满菩提。《坛经·般若品》:“摩诃般若波罗密,最尊最上最第一。无住无往亦无来,三世诸佛从中出。当用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如此修行,定成佛道!”神会《菩提达摩南宗定是 非论》: “恒沙三昧八万四千诸波罗蜜门皆从般若波罗蜜生。” 般若是燃烧的 大火,一切肯定否定的观念都熔化无余;般若是珍贵的 宝藏,是挹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甘泉;般若是苦海的 慈航,拯度众生达到安详解脱的 彼岸;般若是 不灭的 心灯。如果你
的 心没有 停下来、静下来去看,它们就算在你面前晃过百千遍,也是 看不懂,就像你纵使念过 《心经》好几百次、好几千次,假如没有 停下来好好去体会,还是 体会不到《心经》的深义。各位法师、各位菩萨们、各位同修们!大家好!(师父好!)我们会更好!世界会更好!这是我
们对自我 的 期许与勉励,同时也把佛教的 「菩萨道」具体展现出来,修行不是光为我们自己本身而已,而是自利利他 、自度度人,只要我们能够净化、提升,这个世界就会更好。我 们再来一次:各位法师、各位同修,大家好!(师父好!)我 们会更好、世界会更好!很好、很好!经过彼此沟通之后,大家就很有 默契。事实上,对于
《心经》,大家不只是很熟悉,大部份人都会背诵,可谓耳熟能详。很多人早晚课几乎 都在 课诵,一天念好几遍,有 的 人可能已经念好几千遍、好几万遍,但是 《心经》的深义,能不能体悟到?能不能证悟到?能不能做到?如果我们没有深刻去体悟、没有实践出来,这样就很可惜。于是 《心经》归《心经》,你的 心还是茫茫然,《心经》不断在 敲醒你 的心,不断要开启我们的 智慧,不断宣说万法的源头、源流都在我 们的 心中,不要心外求法,也在告诉我 们所 要找寻的 究竟解脱彼岸、天堂、净土、极乐世界,入口处都是 从我 们的「心」开始切入。所以,佛陀一再叮咛我 们要自依止、回到我们的 心中,把我 们的生命意义找寻回来,把我们生命的潜能开发出来。《心经》是在帮助大家干净利落直接切入解脱的核心,是
叙述解脱者所 体悟到的世界,解脱的 世界不是 在心外、向外求,不是 到「他 方世界」才有,当你离开你的 心去求、越远,解脱之路就越遥远。真正最快速的解脱、开启智慧,是不必外求、向外去奔驰,回到我们的 「心」,《心经》的核心就在告诉我 们这一点。讲座的 前半段,稍微解释一下经文内容,不是 照本宣科,也 不是 依文解字,因为我 不是在 解释文字,在 文字解释方面,现在 坊间有 太多相关的 书籍与 资料。很多人都会讲述《心经》,但 是空海不做文字解析,而是 直接讲述《心经》的 精神、核心,协助大家怎么样去体悟到。讲座的下半段,会以幻灯片向大家说明,让大家在历缘对境中,处处都可以体悟到《心经》的深义,处都可以看到《心经》在 跟你 拈花微笑,让你处处都有 可能开悟,这些幻灯片都很珍贵,等一下会跟大家分享,现在 先从经文稍微重点解析一下。《心经》的
经文非常短,但是 含意却是非常深。「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光是 这一段话,就已经把整个修行的核心、以及终点,与究竟解脱的 核心,都已经阐明出来。「观自在 菩萨」一般人看到,都以为是说「观世音菩萨」很认真、很用功深入修行,体会到「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当然 ,观世音菩萨一定有经过这样的过 程、功力,设若你 认为说「这是 观世音菩萨,我只是念念经文嘛!…」这样就很可惜了 。不要把经文里面的 「观世音菩萨」,认为是 外在 的 一位观世音,其实是 佛陀在 告诉大家,每一个人要做到像观自在菩萨这样,修行的重点在 于 要深观、如实观。所
谓的 「观」,一开始就告诉我 们:你 要深观、如实观,不是用头脑去想象、思惟。能够来到深观、如实观,然 后出入自在 、「观自在 」,这个「观」不是主观,不是 个人的想象、投射,它是 不带成见的 ,要把那些「所知障」放下,要把那些狭隘的 见解、偏见,过去的 成见都要放下,这样才能够出入自在 。如果还带着过去的 观念、成见、知见在 看,还是以过 去习以为常的 思考模式在 看,就是没有「归零」,就没有自在。所谓「自在」,都是活在 当下。一个人会觉得很苦闷、想生气,或是 兴起嫉妒心、瞋恨心,是因为我 们没有 活在 当下,都带着过 去的 观念知见,在看一切人、事、物,被我 们的 观念知见、过去的习性捆绑住了 ,这就是 束缚,让自己不得解脱。我
们的 不得解脱,不是别人来捆绑我 们,而是 自己的观念知见没有 「归零」,没有自在、来去自如,还抱着过去的观念知见,在 推理、在想象、在思考。所 以,所 谓的「观自在」,一开始就告诉我 们要「归零」,要放下那些包袱,所 谓「放下布袋,何其自在!」要放下过去的 观念成见,放下过 去习以为常的 思考模式、判断,不带成见,像一个赤子之心,没有 污染的,「活在当下」来看,这样我们本身当下就是成为一位「观自在菩萨」。当你具备这样的基础、条件,「行深」注意这二个字,都不是
马马虎虎、走马看花啊!不是稍微想一下,用头脑、大脑去想象、去推理,都是 活在 当下,很认真、很仔细的去观、去看。当你「行深」-修行用功程度很深,纵使《心经》诵个千百万遍,为什么还是 体悟不到里面的 深义呢?因为我 们都只是 念过 、念过 、念过…,都只是在 表皮层的用功、表皮层的 敷衍而过 而已,没有 停下来好好深入,我 们「行不深」,就无法体会里面的深义。所 以,要把「往前冲」的习性停下来,要把「敷衍的心」、「赶场的 心」停下来,做早、晚课不是 在 赶场啊!不是在应付、不是 在交差啊!要做出实质的 意义,要深度进入体会,宁愿不要量很多、很庞杂,却都是 走马看花的看,这样你 的生命没办法有深度,因此要「行深」。如果能够「观自在
」、又 能够「行深」,深度去「止观双运」,这时候就会开启智慧了。「止观双运」能够开启智慧,所 谓「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就是 「止观双运」开智慧、开悟。当你真正的 开悟、大彻大悟,就体会到「照见五蕴皆空」,此时能够「度一切苦厄」。为什么我们修行修了 一、二十年,还在 苦海浮沉?因为没有具足前面的基础,没有「观自在」,所 下的工夫不够深。当你具备前面这些闻、思、修的基础,然 后深度去「止观双运」,你随时都会开启智慧。只要真正了 悟真理实相,很快就能够「度一切苦厄」,苦海很快就消失、止息,佛陀在 《阿含经》里面就讲:不待时节因缘。不是 说你的业障深重,要到来生才有 可能成就,不是 这样啊!佛陀就告诉大家只要按部就班,一步一脚印的 深入,不待时节因缘。只要你 够用功,脚踏实地 去闻、思、修,真正能够「归零」,不带成见的 深观、行深,自然水到渠成,很快!就可以「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一般人提到「空」,就误认为「财也
空、名也空、利也空、五蕴皆空,什么都空…」结果到后来所体会的 「空」,变成顽空、断灭空,又 执着在 「空」,生命会失去动力,生命的 方向感也 失去了 ,这是因为错解、误解,这样所 体会的「空」,不是诸佛菩萨所 要启示我们的「空」。真正的 「空」,是充满着 生命力、充满着活力,充满着无限的 可能,佛经里面提到「空能生妙有,空中生妙有 」,真正体悟到「空」,生命是 来到无限的可能、成为生龙活虎,不但 不会被任何境界阻碍,没有什么系缚而解脱自在 ,生命真正是 生龙活虎,来到「无所住又能生其心」。真正体悟到正确的 「空」,必然 、也 自然 来到「无所住又 能生其心」,绝对不是顽空、断灭空。为什么说「五蕴皆空」?稍后会用幻灯片向大家再解析一下。「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
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这里是在 解释「五蕴皆空」,但是 这个「空」,以现代的天文物理学解释,大家比较容易理解。「空」绝对不是顽空、不是 空洞、不是断灭空,「空」是无边无际的 虚空。在无边无际的 虚空里面,蕴藏着 无量的 「能量」,当这些能量因缘成熟,形成极微的 粒子,佛经里面有讲到「极微」,就是 现代的 天文物理学家、科学家,一直在 探讨组成物质的「最微小粒子」,现在是 来到「夸克」,但是 科学家还不死心,继续要再找寻下去。佛经里面叙述佛陀二千五百年前,早就解析所谓的「物质」,都是 由「极微」所 组成,当能量形成之时,它慢慢的凝结,形成极微小的 粒子,再慢慢凝结成「夸克」,然后从「夸克」再排列,组合为介子、质子、中子、电子,然后再组成「原子」;「原子」再排列组合,组成各种的「分子」;「分子」再排列组合,于是组成「物质」。「物质」就是
《心经》所 讲的 「色」,所 有 看得到、想得到、触摸得到的「物质」,全部都称为「色」,也 就是现象界的一切。《心经》所 讲的 「空」,就是无边无际的 虚空与能源,现在 物理学家早就已经告诉我 们,宇宙发现到的 定律、法则,第一就是 「质、能互换」,而且「质、能不灭」,「质」、物质就是这里所 讲的「色」,科学家所 讲的「能」,就是这里所 讲「空」里面的 能量,科学家所讲的「质、能互换」、「质、能不灭」,就是这里所 讲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物质与 能量是 互换的 ,而且 当下每一个人-你、我、他 ,虽然 有 色身的存在 ,但是 再做深度的 解析,就是 能量的组合,我 们众生就是「能量的 组合」,今天由于 时间的 关系,没办法再做很细部的 解析,在「阿含解脱道」的 课程VCD里面,有比较详细的讲解,大家可以参考,现在只能点到为止的讲述。科学界就在 证明佛教里面所 讲的 「无上甚深微妙法」,今天最顶尖的 科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化学家,包括爱因斯坦,没有 一个人能够打破佛教里面的 真理、佛法,因此佛教、佛法是非常科学,不只是科学,而且 是 超科学。人类现在
的 智慧不断慢慢在 提升、成长,当今最顶尖的 科学家的 所 有 发明与 发现,都不会超出佛经里面所讲的「三法印」。以前的逻辑概念,都是 很对立性的,对就对、错就错、是 就是、非就非、黑就黑、白就白…,都是一个截然划分。但是 现在人类的智慧又 慢慢提升,现在来到「模糊逻辑」,界线已经不是像以前人类所想的截然划分了 ,都是很深奥的 。包括以前所理解的「原子」,认为原子、电子、质子…,都像撞球台上界线很明显的 颗粒,然后在 那里撞来撞去…,这些推论是因为以前人类的 观察能力、仪器还不够精密,当透过 现在人类慢慢观察越深入之后,发现它们并不是 一个范围很清楚的 粒子在 撞来撞去,而是 「牵一发动全身」。所 以,你、我 、他,每个人的存在,跟整个宇宙都有 密切的牵连关系,你并不孤单、并不孤独,你的 生命存在,跟整个宇宙的 存在 ,都完全密不可分,要体会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 非常庄严。「舍利子,是
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今天我们幻灯片的 重点,会向大家解析这几句话,因为这是 《心经》非常重要的 内涵,为什么说「诸法空相」?为什么说「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今天的 幻灯片会加以解析。法界大自然 的实相,本来就是 如此、这样,只是众生不了 解而已,如果能够体会到这里面的深义,体会到什么叫做「不生不死」,生命会全然的 活着、全然的 开花,而远离颠倒梦想。人类最害怕的 老、病、死,最害怕生命的 消失,《心经》就告诉我们,那是错误的 观念知见,那是 人类的 错觉,人类没有正确理解生命的 实相。所 以,《心经》告诉我 们要了解「诸法空相」,「空」的含意很深,一切来自于「空」,以「空」为背景、以「空」为舞台,又 回归到「空」,但不是顽空,生命不会消失,生命没有 死亡。这不是空海刻意创造、发明的
名词,然后来说服你们去相信它,我只有 如实的介绍真理实相,把体悟到的宇宙真理实相向大家分享。如果能够体会到什么叫做「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体会到原来生命是 生生不息,生命不会断灭,生命没有死亡,只有 变化、变化、变化…。这是一个很重要观念,大家要好好去体会,生命没有 死亡、没有断灭、不会断灭,只有 变化、变化、变化…,即是 「无常法印」。至于会怎么样变化,中间是由很多的 因缘组合,意即佛教所 讲的「缘起法」,在 这整个变化的过程,如果能够体会到「无我 」,生命就是 体悟「三法印」,来到洒脱、解脱自在 ,修行的 核心都在 这里而已。所 有的八万四千法门、所 有 的经典,就是 要协助大家去体悟「三法印」-无常、缘起、无我。「无我
」不是 消极、不是断灭,而是宇宙的实相,如果能够体悟到这些,你会珍惜每一个当下,珍惜我 们的 生命,不会自暴自弃,也不会把生命寄托在 虚幻的梦幻世界,会很踏实、很充实的 度过每一天,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珍惜我 们的每一个当下,珍惜每一个因缘,在 每一个因缘都会加入善因。由于正确了解「因果法则」了 ,「因果法则」不是 宿命,而是有无限的 可能,掌握在 我 们的手中,当下你 要加入什么因,将来就会得什么果;你 要得到什么果,就在 每个当下加入什么因,命运是 掌握在我们自己的 手中。如果我们有正确的体会,是会为我们的选择而负责,每个人都在选择自己的 生命,每个人都在 选择自己的人生,我们要正确的 理解,否则会活在 充满抱怨、充满业力、充满习气、充满宿命的 世界,这样很难出离苦海。如果能够体会到是我 们在选择自己的生命走向,是 我们在选择我们自己所 要的世界,这样就会为我们的 每一个选择而负责。当你选择之后,就会播种因。如果能够清楚知道自己现在选择播种苦因,一切的 苦果就要勇于 承担。所 以,具有正确的理解,生命走向才会正确,才能够早日出离苦海。为什么说「不垢不净」呢?垢、净,污垢或是洁净,这是一个二元对立的名词。事实上,所有
的 垢、净都是我们人类添加上去的标签跟界定。在法界实相里面,是不需要语言、不需要文字,不需要那些界定;而且法界实相里面,你 认为的 污垢也 未必是 污垢;法界实相里面,你 认为的清净也 未必是你 所 想的那一种「净」。垢、净,是人类按照我 们的好恶标准去界定的 。如果我们的 心充满着 贪、瞋、痴,看我们周遭的每一个人都会看得很不爽,看每一个人都不顺眼,为什么?因为我们的 内心充满了 污垢,我 们自己的内心充满着贪、瞋、痴,不是外境的问题。什么叫做「不垢不净」?垢、净,都是 我们自己去界定出来。「是
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都是在告诉我们:一个人能体悟到「空」,「空」是 佛教里面的 「究竟智」、「涅槃智」,已经是 最高级的领悟。如果一个人真正体悟到「空」,就是 体道、悟道,然后就会行道,做出「与道合一」的质量、特性。如果真正体悟到「空」的 含意,整个人生、心量都会与 「空」相应,所 展现出来的 质量、特性,也都会跟「空」的特征、特质一样,「空」有 什么样的特性,你也 会展现出什么样的 空性。如果真正体悟到「空」,因为「身见」、「我见」消失了、消溶了 ,没有那些「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意即「身见」、「我见」消失了。「无色受想行识」就是
我 们的 「身见」、「我 见」消失了 。「无眼耳鼻舌身意」就是主、客也消失了 ,心境合一、主客双泯。这时候,这样的 人不是 说活在虚幻的 世界,好像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懂,不是那样啊!他没有多出二只手,在 修道的 过 程是二只手,开悟之后还是 二只手;修道的时候是 一个头,开悟之后还是一个头,没有变成「三头六臂」。然而所 不同的 ,就是 心境不一样,以前是心量狭窄,现在 是无边无际;以前活在 二元对立的 世界,现在二元对立的 界线,消失了、消除了。当你 有 了 界线,才会不断的.冲突;当你 有 了界线,就会导致很多的痛苦。当你 这些界线消除了 ,「身见」、「我 见」消失之后,界线没有了,二元对立消失了,敌人也 消失了 ,所 谓「仁者无敌」啊!敌人是我们自己塑造出来的 ,如果你的 内心里面没有 敌人,真正以慈悲心去普爱一切众生,就是 没有敌人啊!如果一个人真正体悟到「空」,自然
会展现出「空」的 特征、「空」的特性,体会到什么叫做真正的 「空性」(「空」的 特性),就会在身、口、意展现出来,来到无我、无私的 境界,展现出来的爱,不同于 一般众生有条件、有所求的爱,而是 无条件、无所求,无我、无私的大爱,与耶稣的「博爱」一样。佛陀、佛教所谓大慈大悲的 大爱,就是来到无我、无私,展现出「空性」的大爱。「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就是主、客已经消溶,没有再对立了。就像禅宗描述的 境界,第一个阶段是 「见山是 山、见水是 水」,第二个阶段是「见山不是 山、见水不是水」,是在 深入经藏,在闻、思、修,看到这个也「无常」,看到那个也 「无常」,看到那个也「无我 」…,以「头脑」在解析的过程。但是,当你有 一天真正体悟到真理实相,就会来到第三个阶段「见山又是山、见水又 是 水」,就是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的 阶段。第三个阶段与第一个阶段,虽然
同样是 「见山是山」的阶段,其实却是完全不一样的心灵质量。第一个阶段是 用一个「我 」在 看山水,第三个阶段是 「无我 」,看山、我 就是山,看水、我 就是 水,看花、我就是 花,与 当下的境界就是溶为一体;看一切众生,没有不顺眼的,没有 接纳不了的,没有敌对的对象,因为看一切众生就像是 在 看自己,爱护每一个人就像爱护自己一样。如果真正能够体悟到「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身见」、「我见」一定是消除的 ,这不是用“修”出来的 ,想要做到无我 、无我 …,于是 就用忍耐的 ,当然这是一个过 程、过渡时期而已,到后来自然是大慈大悲,看到每一个人,就像是 自己的 兄弟姊妹,看到每一个人,都像是我 们的同胞。所谓「民胞物与
」,人民都是我 的同胞,万物都是 我 的 同类,看到一棵树,一样会很尊重它,看到飞雁、看到动物,都一样把牠们当做是我们的同胞,即是 「永嘉大师证道歌」所 讲的 「梦里明明有 六趣,醒后空空无大千」,以比较白话来讲,是 「梦里明明有六道,醒后空空无界线」,这时候你 会体会到什么叫做「无上正等 正觉」,才会真正以平等 心来对待一切众生,包括六道所 有的 众生,没有我慢、也 没有自卑,都是 一连贯下去的,因此「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 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到后面结论是
这样一连贯下来,然后「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为什么会有罣碍?因为我们内心有很多的 界线,有 很多的 对立,有 很多的 冲突,有 很多包容不了的人,树立了 很多的敌人,当你 有敌人,才会有所 罣碍。如果你的 内心里面,能够慈悲爱护一切众生,所 谓「仁者无敌」,是没有任何敌人的 。一切众生都是我们的 同胞,一切众生都是我们的 兄弟姊妹,所有 一切众生,跟我们都是命运共同体,以爱己之心去爱护每个人,自然 没有 敌人,这样就不必在 那里牵挂,恐怖之心也就自然消失。当你真正了悟真理实相,体会到不是从外来赚到很多钱,而是开发出我们「本自具足」的 无尽宝藏,每个人都拥有无尽的宝藏,只是 有没有开发出来、有 没有挖掘到而已。如果没有 开发出、没有挖掘到,就会觉得自己很贫穷、很痛苦,于 是不断向别人祈求。如果你
开发出「本自具足」的无尽宝藏,就会很快乐、很安详、很知足,因为体会到你没有欠缺什么,于 是 这时候也不会吝啬,很自然 的 大慈大悲善待一切众生,这些是「在凡不减,在 圣不增」,因此无所 得、但 是也无所失,你 没有失去什么。如果能够体会到原来开发出来的,是我 本来就藏有 的 无尽宝藏,因为来到大安心、大自在,没有 得、没有 失,没有 得失之心,就「没有 挂碍」,这样就能够「远离颠倒梦想」,这时候就能够来到「究竟涅槃」。这一张照片是今天在
加拿大拍摄的 ,看起来不起眼的角色,但 是可以呈现出富藏、富涵命力,有 没有 看到?平常纵使你 走过千百回,也未必懂得欣赏它,懂得跟它们心灵交流,但是 现在 把它拍摄下来,让大家看看它的生命力,看看它的庄严。这是 加拿大温哥华这里的樱花,你的人生处处都是活在 天堂、净土里面,只是有没有 心眼打开去看得懂而已。你的 人生可以是 「花开见佛悟无生」,处处开花的 世界,也可以是 充满荆棘的世界,你 的 人生的世界、人生的路途,到底是要充满了 荆棘?还是充满着 鲜花朵朵开?要看你 自己怎么选择,因为都是 在我 们自己的 心,即是 《心经》所 讲的深义。如果你真的 会选择,可以让我 们的 心花朵朵开,生命每天都是 在开花,就是把生命意义发挥出来,把我们的 生命潜能发挥出来,把我们的 生命贡献出来,回馈这个世间。一般人提到这个,就认为它是肮脏、污垢的
,觉得好恶心!这我 是 从马来西亚带回台湾的 ,又 从台湾把它拍摄下来,然后带到国外来,这是 要用钱买的 ,在马来西亚买的玩具,比如说在 朋友生日,或是特殊的日子,送给好朋友一个惊喜的 玩具,但 是 众生却很容易被这个外相所 欺骗。同样的材料,如果把它雕塑成一个观世音菩萨,大家就会放在 佛桌里面膜拜;同样的 材料,把它做成这样(大便)一个形状,大家就会觉得「哎呀!好肮脏、好污垢!」现在 假设,把同样的 材料,原来是做成这样(大便)的 形状,现在 把它做成一个「观世音菩萨」像送给朋友,就算是同样的材料,第一次先送给朋友原来的 形状(大便),他一定会很生气,觉得你 这个朋友实在 太轻视我 了 ;再来,等他 生气的时候,我们再送给他 用同样材料做成的「观世音菩萨」,他 又觉得好高兴。众生很容易被外相、外境牵着
走。事实上,本质都是 一样的 ,因此《心经》讲「不垢不净」,「垢、净」是 我们贴上去的 、我 们去界定的 ,当它是 同样的材料,只要外相一改变之后,众生判定的是非、好坏,就马上对立出来了。这些迎春花也
是 在 温哥华这里拍摄的,本来我 还不知道这是 什么花,什么花、什么名称都不知道,名相对我来讲不重要,而是我 懂得跟它心灵交流,我懂得欣赏它,我 看到「黄金遍地」啊!不只遍地 ,遍满虚空啊!当你停下来,「行深」啊!好好用你的心灵去感受、去体会,去跟它交流,它也会跟你 心灵交流、心灵对话,用你的心灵来看,它会帮助你心花朵朵开。《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含意很深,由于 时间很有限,只能够跟大家分享一些重点,但是也够大家回味无穷了 。当你
真正会看,生命到处都是 充满着黄金岁月,从现在公元二00六年的 三月二十五日开始,你 的 黄金岁月现在才开启,真正体悟《心经》的 深义,会开启生命的 黄金岁月,不管我们的年纪大小,超越这些、超越这些,「无老死」没有老、没有死,当你 真正体会到这些,生命的 黄金岁月就会开启出来。现在来看空中的
这些白云,在那里飞啊!飞翔!最重要是 让我 们看到「虚空不碍白云飞」,看到所 有 的「色界」,不管是所有的建筑、白云,都是包含在 虚空里面,没有虚空为背景、为舞台,现象界的 一切没办法成立,只有 虚空能够没有 质碍、没有 阻碍。如果你 的 心境能够体悟到「空」,心与 「空」相应,你 的世界不会被任何境界阻碍到,什么境界都不会阻碍到你,就是 解脱自在 。如果我们被境界阻碍了,就是 被境界系缚住了。如果我 们的 心境能够像虚空,不但 白云不会阻碍到你,也 能够让白云在虚空中成为法界的 庄严,白云也是朵朵在 飞翔,有没有 看到白云在 飞?「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虚空之中,蕴藏了
无限的 能源,而这些能源会慢慢的旋转,形成极微的 粒子,然后再形成一片星云。这些星云、极微粒子,它们慢慢的旋转,于 是 各种物质就会产生出来。中国的 《易经》非常深奥,是在 解释宇宙创世纪,也在解释万事万物怎么来的 ,都是用简单的符号,解释宇宙最深奥的 真理实相。当这些极微的 粒子,它在 旋转、运转的 过 程,会慢慢不断在 分裂,就是 《道德经》里面,所 讲的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就是《心经》所讲的「空」,「道」就是「空」。佛经里面所
讲的是 「空」,蕴藏了 无限的 能源、能量,因此「空生妙有」,就是 《道德经》所 讲的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同样的 ,只是 用不同的 名词解释而已,它会不断的 分裂,只要有能源、能量的供应,就会不断分裂,然 后不断成长,亦即在整个解脱道课程,有 介绍过的太极花,原来虽然只是一棵小树,在 还没有形成花苞之前,就是 处在 无极之中,因为宇宙里面有 很多的能量,继续供应这一棵小树的 存在,这个花苞就会出来,最初是一朵(道生一);这一朵开完之后,它会分裂、演变成二朵;二朵开完谢了 ,然后演变成四朵;于 是 一、二、三、四…,层级一直一直这样,它是 一批、一个层级开完之后,又分成二个出来…。所 以,请大家仔细观看,二朵开完、谢了 之后,再分成四朵;这四朵开过、谢了 之后,再来八朵;八朵开过 之后,又再分裂,然 后十六朵、三十二…。因此,我们把它称为「太极花」,就像「道生一,一生二」,然 后二、四、八,十六、三十二…,是不是像太极的 实相搬出来,真是很奥妙。如果你
的 心没有 停下来、静下来去看,它们就算在你面前晃过百千遍,也是 看不懂,就像你纵使念过 《心经》好几百次、好几千次,假如没有 停下来好好去体会,还是 体会不到《心经》的深义。所以,大自然处处都在跟我们讲经说法。这一张是海棠花,有
很多人会插花、种花,但 是你有 没有停下来去看?海棠花一样有太极图的 含意在 里面,大家仔细看,有 没有 ?道生一、二、四、八、十六…,就在宣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万法是来自于 「空」、来自于 「道」,然后又浸泡在 里面,又 再不断的分裂、不断的分裂,就像这是你 、这是 我 、这是 他 ;这是佛教、这是 基督教、这是回教、这是 一贯道,这是 其它各种宗教…;这是 美国、这是台湾、这是 中国大陆、这是欧洲、这是加拿大…。如果我 们的心境没有 向上提升,就会停留在「我 这个国家,跟你这边的 国家不相干;我这个种族,跟你那个种族不相干…」我们的 心胸、我 们的 视野,没有打开、没有提升,心灵没有 净化、没有 提升,就是在人我是 非里面争个不完,所 有的 身见、我 见、冲突都是这样,因为我们看得越狭窄,我 们越往下看,于是 导致种种冲突不断。为什么把修行定义为就是一个心灵的净化、心灵的
成长、智慧的开启?如果我们能够把心灵往上提升,把我 们的 世界往上提升,慢慢的提升上来,我们的世界就越广阔。如果能够提升到上面来,就会体会到一体的 世界。以前我们是 把「六道」分别得很清楚,当你 慢慢提升上来,「醒后空空无大千」没有 界线,就是《心经》所 讲的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主客消溶。如果处在比较下面层级的境界,外面的境界-色、声、香、味、触、法,则「眼、耳、鼻、舌、身、意」-「我 」跟境界是分裂的 ;如果能够提升上来,它们就是 一体的 ,这就是 「空」,真正的 虚空。这一张是
从实际的虚空中,把它拍摄下来的 。真正的 虚空,蕴藏了 无限的 能量,就是天文学家描述的 宇宙大爆炸,大爆炸是爆出什么呢?就是 能量。星球的 爆炸,事实上它就是 释放出等量的 能量。物质的 消失,但 是绝对不是断灭,是 释放出等 量的能量。假如说这个物质原来的 形成,总共需要一亿卡的 能量,当它消失、消溶的时候,一样释放出一亿卡的能量,一卡也不会把你 揩油掉,就是 「质能不灭、质能互换」。所 以,当具有足够的 能量,就会酝酿出广大的 星云,极微的粒子就会酝酿出来,就是 天文学家所观察到、拍摄出来的 「老鹰星云」,这是非常广大、非常广大。只要一个小小的 角落,酝酿、酝酿、酝酿出来,它就会发亮,即是 一个太阳系。这么广大的 星云,只要随便一片,随便一个角度,酝酿、酝酿出来,就是一个星星,就是 一个太阳系,一个亮点就是一个太阳系,全部都是 由能源转换过来。这一张是「蔷薇星云」,很像一朵玫瑰,每一个白点都是
从星云里面,慢慢酝酿出来的一个太阳系。这一张是 「火鸟星云」,看起来就像一只火鸟,同样都是由虚空里面的能源,酝酿出来的广大星云,里面一个角落又 可以演变出一个太阳系。现在是太阳系的凝结、形成过程,当有一片星云分裂,星云就不断的 一直在 旋转、旋转,佛经里面所 谓「诸行无常」,现象界的 一切,一定都在走、都在 变、都在 动、都在旋转,当它慢慢的 旋转,中间的力量就会越来越大,这是 一直在旋转、旋转的 过 程,慢慢的 中间就会形成一个太阳。旁边压力不够大的 ,就形成为「行星」;中间压力够大的 ,就会形成核溶核反应,而开始燃烧、发放光出来,就是 太阳系形成的 一个过程。这些都是天文学家、科学家,把它做成动画描述出来的 ,都不是迷信,而是依据科学呈现出来。一个太阳系,也 是 由能量所 组合而成,就是由「空」转变成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