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弼时(1904~1950)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组织家,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共第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湖南湘阴县塾塘乡唐家桥(今属汨罗市)人。1904年4月30日生于乡村教师家庭。曾就读长沙明德中学、湖南第一联合县立中学。1920年8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5月赴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1922年底转为中共正式党员。
婚姻经历
解放之初任弼时就不幸因病英年早逝。他一生的
光辉经历和 杰出贡献,已载入中国共产党的 革命史,将为后世人牢牢铭记。作为满身硝烟、叱咤风云的 革命领袖人物,他 的 家庭生活却少为人知。任弼时与他 的 战友夫 人陈琮英有近四十年的婚姻经历,其间不乏催人泪下的 一个个故事:从青梅竹马到心心相印
任弼时1904年出生于【趣探网】 父亲任振声(又名任裕道),为人厚道恭敬,声誉良好。但 他 的 婚姻却不顺利,与陈姓女子结婚刚一年时间,妻子就不幸病逝了 。任家与陈家本是 相交甚密的朋友,出于 感情上无法割舍的 原因,两家经商量作出一个特殊的 决定:为永世维持亲戚关系,任振声再娶后若生男孩,就与陈家的 女孩结“娃娃亲”。后来,任振声娶了一名叫朱宜的女子为第二任妻子,她果然 生了 个大胖小子,就是 任培国。于 是 按照任陈两家的约定,任培国与 陈家的侄女陈仪芳就被两家大人撮合成了 “娃娃亲”,也 就是 封建传统中的“童养媳”。
湖南湘阴县唐家桥一个贫苦教员之家,原名培国。陈仪芳比任培国大两岁,长到12岁时正式进入任家,与
10岁的 任培国同在 一个屋檐下生活。两个孩子因公婆为人厚道善良,受到良好家风影响,都特别懂事。他们天真无邪,到一起后童稚可爱的 天性,让他们很快成了好玩伴好朋友,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小任培国一从学校回来,两个人就粘在 一起玩儿,或者 小陈仪芳看着小任培国做作业,或者跟小任培国一起帮家里做些家务事,十分亲密要好。任培国小时比一般的孩子要活泼聪明,他 从5岁起,就跟随父亲到家族学堂学识字,7岁时正式上了 小学,学习成绩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12岁时,他考入长沙师范学校附属高小部,离开了家乡,也 离开了 陈仪芳小伙伴。背着 行李离家的那天,小陈仪芳望着已经在 一起玩了两年的 小任培国眼泪汪汪地 说:“……你出去读书,再不会回来了 吧?”“以后我会接你 出去的,我们还在一起……”小任培国拉着 小陈仪芳的 手安慰她,眼圈儿也开始变湿了。任家当时生活很清贫,任培国在
长沙读书时的 学费和生活费,成了 家里沉重的 负担。懂事的 小陈仪芳有一天对公婆说:“我 也到长沙去,在 那里做工,供弟弟上学。”公婆一想,也 对,一来可减轻些家里的 经济负担,更重要的 是让两个孩子住得近些,好培养感情。于是 ,他 们托长沙的亲戚,为小陈仪芳找了 份袜厂童工的工作,小陈仪芳就高兴地 来到长沙,开始了 陪任培国读书的生活。小陈仪芳在厂里拚命干活挣钱,常常主动要求加班加点,为了多挣几个铜钱给任培国交学费。而且她自己吃穿特别俭省,几乎 是 把每月所 挣的工钱攒起来全交给了 任培国。每逢节假日,任培国都会去北门外那个小厂看望小陈仪芳,看着 她累成那个样子,脸盘儿也日渐消瘦,非常心疼,就劝她不要太过劳累了 。就这样,在父母和小陈仪芳的 帮助下,任培国得以顺利读完了高小和 明德私立中学三年级。两人在这样的 5年中,渐渐长大,感情也 更加深厚,产生了真正的爱恋,互相深深地爱着对方,都感到很幸福。出生入死一路患难与共
1919年春天,任培国转入长郡联立中学学习。
但这时,高中昂贵的学费任家已无法承担。这年5月,北京“五四”学生运动爆发。一向受爱国历史人物屈原、范仲淹爱国忧民思想熏陶和 滋养的任培国,产生了强烈的忧国忧民和济世救国的 理想抱负,遂积极投身于长沙的爱国运动,参加了 湖南学生联合会的组建和 学生罢课活动。不久他加入了毛泽东、何叔衡等 人组织的 俄罗斯研究会,准备到那里去勤工俭学,并接受共产主义革命训练。1920年,他被研究会介绍到上海参加了外国语学社俄语学习班,在那里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正式走上革命道路。1921年春天,任培国同刘少奇、萧劲光等
人一同赴苏联,进入莫斯科培养革命干部的 东方劳动者 共产主义大学学习。为了以后回国从事革命工作不暴露身份,任培国取了一个“布林斯基”的 名字,同时将本名也改为任弼时。1922年初他 在 苏联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莫斯科学习的
3年中,任弼时与 陈仪芳分处两个国度,互相非常牵挂。尤其是任弼时,时常为陈仪芳在长沙打工受苦而难过 。学习之余,他常给陈仪芳写信。陈仪芳也同样牵挂着 任弼时,得知“东大”生活很差,每天只吃两块黑面包和几个土豆,房间里没有 火,老是 担心他 会生病。但她却不会给他 写信,请别人代写,总是不能更好地表达自己内心的东西。后来她产生了 学文化的想法,就参加了 一所 职业学校的 夜校学习。很快,她会写信了 ,虽然 磕磕巴巴的 ,满纸错别字,任弼时却能完全看明白,心里十分高兴。从此,他们之间频繁地 信来信往,热恋般的 鸿雁传书,成了 任弼时同学和陈仪芳工友的 殷切期待和生活中的 一部分。1924年秋,任弼时学成回国,以在
上海大学教授俄文为掩护,担任了 共青团中央组织部长、中央委员和代理中央书记。当时才二十来岁的任弼时,工作出色,常列席党中央的会议,他正直果敢,敢给总书记陈独秀当面提意见,引起中央领导层的 注意。“五卅惨案”发生后,为了
掩护的需要,组织上决定让任弼时把“家属”陈仪芳接到了 上海。陈仪芳1926年到上海后,改名为陈琮英。此时,两人已分别长达6年,忽然出现在 任弼时面前的是一个亭亭玉立、楚楚动人的大姑娘,令任弼时激动不已。他 们紧紧地 拥抱在 一起,长久地 沉浸在久别重逢的 幸福之中。不久,他 们举行了简朴的结婚仪式,陈琮英正式嫁给了 任弼时,也 嫁给了革命运动,跟着丈夫从事地下革命。任弼时按党的 指示,负责秘密领导青年工人和 学生开展罢工罢课的斗争,处境非常危险,但 他们时刻相依伴,风雨共担。1928年秋天,任弼时在安徽南陵县被捕。陈琮英立即带着
出生不久的女儿爬上一辆货车,在风雨交加中赶到长沙,按任弼时的假口供假扮一长沙老板娘,与 前来核对的敌方人员巧妙周旋,打消了敌人的怀疑,以少有 的智慧和镇定成功地营救了任弼时。当她重又赶回上海去与已释放的任弼时见面时,见任弼时遍体伤痕,禁不住扑上去大哭起来。这时,任弼时也 得知,女儿在此次去长沙途中受冻而不幸夭折了 。之后,他 们在武汉、上海两地 来回转移,一直相依相伴没有分开。1931年,任弼时作为中央代表团负责人去了江西苏区,陈琮英这时挺着 大肚子,两人互相牵挂,难分难舍。女儿刚生下,陈琮英却因叛徒出卖被捕了 ,在 狱中半年,她抱着孩子,向任弼时学习,坚强不屈,与敌人斗争,受到很多折磨。后经周恩来多方营救出狱,去了苏区,夫 妇俩再一次劫后重逢。长征开始了,陈琮英跟随丈夫
踏上了万里艰险征途。一路上,陈琮英悉心照顾身体已很虚弱的 任弼时,使他 几次死里逃生,长征途中,他 们又 生了个女儿,取名远征。任弼时怜惜妻子,吃饭时总是 把嫩一点的 菜夹给妻子吃,还抽空去河沟钓鱼给陈琮英熬汤补身体。部队一上路,孩子总是由他 背着,一边搀扶着妻子往前走。转战南北相依为命不分离
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国共合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任弼时任八路军政治部主任,要与
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率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陈琮英留在 延安,远征只好也 送回老家湘阴去。一家3口,生离死别,不知何日才能相见。1938年3月,任弼时受中央派遣去苏联担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他们才再一次重逢,并共同赴苏度过了 两年的异国他乡生活。1940年3月,从苏联回来后,任弼时担任了党中央秘书长,处理书记处的
日常工作,被视为当时延安中央最忙的人。陈琮英的 工作是 任弼时的机要秘书,也 是生活秘书。当时任弼时常常是通宵工作,忙到天亮后才睡觉。陈琮英也 是 这样围着 他忙,不是整理和 抄写东西,就是 忙着发电报,打印和装订文件……由于任弼时在 被捕和 长征中身体严重受损,加上工作特别忙,延安的生活条件又 差,没有 肉和蔬菜吃,身体每况愈下。陈琮英望着 丈夫 一脸的 憔悴和 那远远超过 实际年龄的 样子,十分心疼和着 急,所以她细致入微地照料着任弼时的日常生活。延安时,所 有的人都吃食堂,顿顿是小米饭,一个星期才吃一次馒头,中央首长也 一样。有时食堂改善生活,任弼时故意说胃不舒服不吃或少吃几口,拨给陈琮英一些,其余的 分给卫兵和保姆。周恩来过年到中央首长各家拜年时,同来的邓颖超会带一点糖果来。延安很少有人能吃到糖果,特别珍贵,任弼时和 陈琮英互相推让着 不吃,都分给了勤务员、卫兵和孩子的 保姆。后来,为了 自力更生,解决物质生活问题,延安开展了大生产运动。当时纺线线,人人有 任务,任弼时百忙之中学纺线,陈琮英手把手地 教给他 ,居然让他 纺出了一等线,时常以量多质佳而获比赛的第一名。周恩来很惊讶:“你怎么会纺得这么好?”任弼时得意地 看着 陈琮英回答:“我有 家庭老师嘛!”获得纺线第一名,还有 奖金,这时,陈琮英就高兴地喊:“请客!请客!”拿奖金买菜买肉来,大家动手在家做饭,卫兵、勤务员、保姆和他们全家3口围在 一起美餐一顿。抗战胜利后,中央机关在
胡宗南大围剿中,转战陕北各地 。当时中央机关分两部工作,朱德、刘少奇带一部去华北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毛、周、任率中央机关和 解放军总部留在陕北,指挥全国的 解放战争,任弼时任“直属司令部”司令员。这一时期,他 更忙了,中央机关又 没有固定的 驻地 ,一发现敌情就得立即转移,甚至连夜长途奔波。粮食也不能保证,有时每天只能吃一把黑豆,他 的身体健康急剧恶化,得了高血压、心脏病、肾病和轻度糖尿病。陈琮英带着 只有 几岁的孩子远远,不畏艰险地一直随军东奔西走,服侍在任弼时身旁,使他能够坚持工作,和毛泽东、周恩来一起指挥全国大反攻。到全国解放时,任弼时的病已经很重了,中央只好送他
去苏联治疗。在苏治疗半年期间,任弼时与 10年前在苏联所生并留在那里的 女儿远芳重逢。在 一起住了8天,让从来不知道父母是谁的 这个孩子找到了父亲,感受到了从未有 过 的 温暖和幸福。为了给国家节约钱,当时任弼时没有 让陈琮英去苏联陪治,但陈琮英在这半年里,一天也 没有 放下心,她写了很多信,叮嘱这叮嘱那,时刻关心着丈夫病情的每一点变化,让任弼时非常感动。1950年5月28日,任弼时父女从莫斯科回到北京,陈琮英率众子女去迎接,任家的第一次大团聚让任弼时特别高兴,他
提出拍一张“全家福”。可惜这也 成了 任家的最后一张全家照。当年10月27日,作为七大后的 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第一代重要领导人的 任弼时,因脑病突发而不幸逝世。患难一生、生死与共的战友和
爱人的突然 离去,让陈琮英悲痛欲绝!之后几十年中,她每每与 人谈及任弼时,总是 充满着缱绻之情和 深深的 敬意,她说:“与 弼时相爱一生一世足矣,他 是我亲爱的 丈夫,也是 我 最好的朋友和敬爱的老师!”任弼时与陈琮英的传奇爱情故事,如诗一样地甘醇温馨,如高山大河一样地壮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