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衿。孤鸿号野外,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张定浩 《既见君子》
2、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高明 《琵琶记》
3、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庄子 《庄子·天下篇》
4、"我本将心照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情恋落花"
5、泉涸,鱼相与处于【趣探网】 与 其誉尧而非桀也 ,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庄子 《大宗师》
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6、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增广贤文》
7、昔者
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 胡蝶也 。自喻适志舆!不知周也 。俄然 觉,则蘧蘧然 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胡蝶舆?胡蝶之梦为周舆?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齐物论》8、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 《张子语录·中》
9、"回首,几多迷茫,岁月刻满了脸庞, 挥手,些许凄凉,相思涌上了心房。
——流云"10、儒法道是中华文化长寿基因组合,缺一不可。儒家扬性善,法家抑性恶,道家寡欲治未病。
恰如扁鹊三兄弟:道乃大哥,依直觉看透事物本质,治心,治未病,行帝道;儒仍二哥,依敏锐洞察力治将病,不使生大病,行王道;法家乃三弟扁鹊,对治已病、急病、大病下猛药,杀敌一万,自损三千。 如乱世用重典,如经济危机时的’凯恩斯主义。法家行霸道。 ——晓南 《中大国学班》11、学问之要,只得于伦常日用间,事事不轻放过,日积月累,自然造到广大高明田地。 ——刘汋
12、故与
智者言,依于博;与 博者 言,依于 辨;与 辨者 言,依于要;与贵者言,依于 势;与 富者言,依于高;与贫者 言,依于 利;与贱者 言,依于谦;与 勇者言,依于敢;与愚者言,依于锐;此其术也 ,而人常反之。 《鬼谷子·权》13、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包拯
14、“每件事都有好的一面,放弃就看不到了。” 《双面情人》
15、俛而读,仰而思。 翻译:低下头来读书,仰起头来思考,才能领悟书中的道理。 ——刘蓉
16、父爱是沉默的,如果你感觉到了那就不是父爱了! ——冰心
17、人主病不能广大,人臣病不节俭. ——公孙弘
18、福生于无为,而患生于多欲. ——韩婴
19、鉴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久与贤人处则无过。 ——庄子 《德充符》
20、“儒佛等是闲名,心性人所同具。” ——马一浮
21、“天得一以清” ——老子 《道德经·三十九》
22、“象服珠冠一笑空,锦袍剑佩千秋壮!” ——曼素恩 《张门才女》
23、“会有四不赴,时有
四不出。(邵翁自注:公会、生会、广会、醉会,大寒、大暑、大风、大雨)无贵亦无贱,无固亦无必。里闬闲过 从,身安心自逸。 ”——邵雍《四事吟》24、“写诗的人不必为大众、小众、中心、边缘操心。只要世界不消亡,
25、吾口不能语轩轾,身不能行崎岖,色不能作昂藏,心不能迷玄异。 ——邹守益 《邹守益集》
26、“邻,犹亲也
。德不孤立,必以类应,故有 德者 ,必有 其类从之,如居之有邻也 。” ——朱熹 《论语集注》27、跖之狗吠尧,非尧不仁。狗因吠,非其主。
——蒯通28、勇略震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 ——蒯通
29、计诚知之,而决弗敢行者
,百事之祸也。故猛虎之犹与 ,不如蜂趸之致毒;孟贲之狐疑,不如童子之必至。此言贵能行之也。 ——蒯通30、患生于多欲而人心难测也。 ——蒯通
31、周者,周代也;易者,变易,简易,不易也。 《周易》
32、尔,近也;雅,正也。 《尔雅》
33、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 ——顾炎武 《顾炎武诗选》
34、文须有益于天下。 ——顾炎武 《日知录》
35、“熬天下之脂膏,斲生人之骨髓” ——范晔 《后汉书》
36、市朝亟革宠贵方来陵阙虽殊顾眄如 《南齐书·褚渊传论》
37、“任之重者莫如身;途之畏者莫如口” ——张溥 《魏特进集》
38、“泻溜高斋响,添池曲岸平,滴下如珠落,波回类璧成” ——魏收 《喜雨》
39、凌寒翠不夺,迎暄绿更浓。 ——魏收 《庭柏》
40、“循于道之谓备” ——庄子
41、“德成之谓立” ——庄子
42、“行不崖异之谓宽” ——庄子
43、“不同同之之谓大” ——庄子
44、无为为之之谓天,无为言之之谓德。 ——庄子 《庄子·外篇·天地》
45、“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 ——庄子 《庄子》
国学名人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3、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宋弘
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5、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6、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8、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9、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10、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11、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12、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13、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1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15、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国学经典名言名句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4、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7、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8、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萧铎
9、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1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1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3、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14、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15、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16、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1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1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9、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20、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
国学经典名句精选
1、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
2、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0、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
1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
12、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
13、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14、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15、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
16、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元行冲
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8、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19、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2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大道至简,淳朴自然
大道至简,是中华道家哲学。道在
中国哲学中,是一个重要的 概念,表示“终极真理”。此一概念,不单为哲学流派道家、儒家等所 重视,也 被宗教流派道教等所 使用。大道至简即指大道理(基本原理、方法和 规律)是 极其简单的,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所 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戒骄祛躁,平等待人
毛泽东在《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
讲话》中说:“戒骄戒躁,永远保持谦虚进取的 精神。”这是孔子“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的态度,同时也 是 老子“慎终如始,则无败事”的思想。在 安徽桐城有一条六尺巷,是指清代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 老家人与 邻居争宅基时,张英不偏不袒,互判三尺,同等对待。淡泊恬适,明心立志
淡泊明志,此句最早出自西汉初年刘安的《淮南子:主术训》。
诸葛亮的《诫子书》也有引用:“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淡泊”是
一种古老的道家思想,《老子》就曾说“恬淡为上,胜而不美”。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滴水穿石,贵在坚持
泰山之溜穿石,单极之绠断干。水非石之钻,索非木之锯,渐靡使之然也。
宋朝张乖崖在崇阳当县令。一天,他
看见小吏从府库慌张出来,头巾下藏着一文钱。下令拷打。小吏不服:"一文钱算什么!你只能打我 ,不能杀我!"张大怒:"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斩首。厚积薄发,以柔克刚
厚积薄发源于“君子厚积而薄发”一句。意思是
经过 长时间有准备的 积累即将大有可为,施展作为。苏轼尝在 《稼说送张琥》中说:“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于此矣。”以柔克刚的态度用柔软的 去克制刚强的 ,暗合道家主张的 学说,顺其自然。万物相生相克,刚劲的 东西不一定要用更刚劲的 征服,有时最柔软的事物才恰恰是 它的弱点。海纳百川,包容涵藏
海纳百川出自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形器不存,方寸海纳。”
李周翰注:“方寸之心,如海之纳百川也,言其包含广也。”意指大海可以容得下成百上千条江河之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就是
说要豁达大度、胸怀宽阔,这也是一个人有 修养的表现。人们都把那些具有像大海一样广阔胸怀的人看做是可敬的人。四川大学以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作为校训。
大智若愚,勿恃聪明
大智若愚,中国古代成语。出自宋·苏轼经进东坡文集事略二七《贺欧阳少帅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若愚。”解释:才智很高而不露锋芒,表面上看好像愚笨。同样意思的
还有“大巧若拙”。老子曰:“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致都是一个意思,只是更能表现被形容者 伟大可以掌控一切的一面。“大智若愚”,若愚,已入理悟之境;但要大彻大悟,当需守愚,守者即修行,亦即功夫 。涵养心性,静定归真
这种返璞归真的
态度,是 一种道教教义。道教学道修道,其目的 就是 要通过自身的 修行和修炼,使生命返复到始初的状态。他 们认为人原初的 本性是淳朴和纯真的,是近于 “道”的本性的。所以人们常说儿童天真无邪。但由于随着 年龄的 增长,思虑欲念不断萌生,再加上社会环境的 不同影响和 情色财货的诱惑,不断地 消耗掉人原有 的生命元真,也蒙迷了原有 的纯朴天性,若进一步嗜欲无止,将严重损害自己心性和生命健康,从此背道而驰。而学道修道,就是 要使心性和 生命返到纯朴纯真的 状态。心诚则灵,唯德感天
心诚则灵,关键是要做到“心”、“诚”两点。
其如《礼记》中所
讲的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一样,只要虔心诚意,就能产生灵验;只要有 坚定的信念,正确的 心态,愿望就会实现,这就是心诚则灵。到目前为止,佛教中的礼佛者更是以“心诚则灵”来形容拜佛求签者的心意。
上善若水,处下不争
上善若水,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
恶(wù),故几于道。”意思是 说,最高境界的 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处于众人所 不注意的地方,所 以是最接近道的 。在道家学说里,水为至善至柔;水性绵绵密密,微则无声,巨则汹涌;与人无争却又容纳万物。人生之道,莫过 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