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鲁是一个拥有多个种族,多种语言和多种文化的国度。位于南美洲西北部,为古印加文化的发祥地。其多样性的自然环境、亚马逊河丛林、安底斯高原印加遗迹及世界最高的的的喀喀湖,使秘鲁成为世界上最具观光价值的国家之一。居民和自,然条件的多样化提供了不同人之间丰富的文化交流提供了多种用地方法,并形成引人注目的文化和地貌的融合。因此旅游胜地秘鲁将常年提供给旅游者丰富的选择自由。
1、利马市
秘鲁首都。位于【趣探网】 最热的 月份是 2月,平均气温23摄氏度,由于 厄尔尼诺现象,1997年最高气温曾达35.5摄氏度。6-8月一般在13-14摄氏度间,最冷7月,平均气温16摄氏度。终年少雨,世界有名的“无雨城”,冬季多雾潮湿。利马气候适于 温、热带作物生长,盛产柑橘、菠萝、葡萄、芒果等水果。
秘鲁西部沿海地 区,南纬12度2分34秒、西经77度1分42秒,濒临太平洋,里马克河流经利马北部。市中心海拔154米。人口749万,占全国总人口的28.4%(2001年6月30日统计数字)。每年11月至来年4月最低16摄氏度,最高28摄氏度。1535年1月18日,西班牙冒险家弗朗西斯科·皮萨罗来此,建立了
利马市,并设立总督府,利马逐渐发展成为西班牙殖民者在南美的 大本营。至今已有 400多年的历史。1746年发生的强烈地 震,将此城市破坏殆尽。经过 多年的努力,利马又 在 废墟上恢复起来。1821年秘鲁独立。利马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利马的中心是马约尔广场(Plaza Mayor,意为大广场,原称武器广场)。
广场中央的铜喷泉建于 1650年。广场四周有总统府、利马市政大厦、大教堂等 。 利马老城的建筑仍保持西班牙的 建筑艺术风格特色。秘鲁外交部所 在 地 托雷塔格莱宫,建于1735年,是保存最好的殖民时期建筑。建筑面积1,699平方米,外表美观,大门装饰着 铜钉,室内保存着 利马总督的马车、当年珍贵的 油画和雕刻等。利马是全国的
文化中心。 圣马科斯大学是秘鲁全国最有名的高等学府,于1551年建校,是 美洲历史上第一所大学。利马还有许多博物馆,其中黄金博物馆当列首位。卡亚俄港与 利马市相联,是 秘鲁最大的海港,也是南美太平洋沿岸大港。秘鲁进出口货物总量中80%通过 卡亚俄港转运。港口可同时停泊20多艘远洋轮船。利马市郊及附近的荒山上,居住着成千上万的劳工和失业、半失业者。
他 们大部分是60年代以来从山区到首都寻找职业的破产农民和印第安人,居住简陋,多为茅屋,或用苇席、铁皮、草席、塑料布等 搭成的 简易房。这些贫民区被称为“青年村”。由于利马市人口增长快(1940年人口统计为50万人, 1993年634万人,1998年721万,2001年为749万),20%的 住宅没有 水,10%的 住宅没有电,市政设施和 建设跟不上,远远满足不了 需要,市容和卫生方面存在 着 不少问题。1)、利马老城区
1535年1月18日,西班牙殖民者弗朗西斯科·皮萨罗始建利马城,即现在的利马老城区。相传当年皮萨罗用自己的
佩剑在 地上画了 一个棋盘状图,被称为“皮萨罗棋盘”,老城区即建在此内,亦被称为“方形利马”。十八世纪七十年代,由于 建筑防海盗袭击的 城墙,老城区的 结构开始有所 变化。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城墙拆除,开始了利马城的近代史。老城区长13个街区,宽9个街区,其中有些可称为真正建筑艺术瑰宝的建筑物,如现在外交部所
在地 的托雷塔格莱宫,还有众多的巴洛克建筑风格的 修道院、教堂等,内部装饰豪华。如今这些建筑均已年久失修。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利马人类文化遗产称号后,这些老式建筑的修缮成了当局和 公众议论的 热门话题。六十年代前,利马城市人口尚不足200万,老城区有
许多政府、商贸、银行机构,是国家和城市权力的 主要象征。从六十年代起,大批乡村人口涌入,影响了城市服务业的开展,于是 ,许多服务性行业迁出市中心,向新建的区域扩展。但 是 ,旅馆、旅行社、餐馆、药房、主要报社、国家管理机构仍然 在老城区。现在 老城区,尤其是 其边缘几条大街,成了流动商贩聚集之地,拥挤不堪,交通堵塞,是抢劫、偷盗等 案件的多发地 点。2)、中心广场(亦称武器广场)(Plaza Mayor,亦称Plaza de Armas)
中心广场四周有
总统府、市政府和大教堂。它是 秘鲁政治生活历程中许多重要事件的 见证物。其中,1541年利马市创建人皮萨罗在 其新卡斯蒂利亚总督官邸内被暗杀。十六、十七世纪,广场周围有许多小商店,各种商贩云集。广场也曾被当作斗牛场和 宗教裁判所 执行死刑的地方。广场中央设一个焚尸炉,焚烧被判了 死刑的人。后被废除,在 原地建了一个青铜水池,保存至今。中心广场是 庆祝重要节日的 活动场所 。1821年,圣马丁将军在这里宣布秘鲁独立。3)、总统府
当年新卡斯蒂利亚总督官邸、现总统府所在
地是 皮萨罗选定的,位于 中心广场与里马克河之间。最初,建筑完全按照西班牙卡斯蒂利亚的风格:两个大院子,供步兵和骑兵所 用。一个大花园,皮萨罗曾在此精心管理从伊比利亚半岛带来的 各种花草植物。其中有一株无花果,到皮萨罗手中时,几乎 成了一根树干,皮萨罗将其栽下,居然 成活,并且 经历近五个世纪,活到今天,实在令人惊叹。皮萨罗之后,西班牙国王的 历任总督均居于 此。十九世纪下半叶,该建筑进行大规模装饰,豪华不凡。总统府历经三次大火。最后一次,即1921年7月的火灾最为严重,将面向帕拉西奥斯大街一翼的
建筑物全部化为灰烬。重建后的 总统府内,有宽敞的 大厅。每个大厅门口都有总统卫队士兵站岗。这些重建工程设计由建筑师亚沙·马拉绍夫斯基提供,彻底改变了西班牙式风格。新楼为法式巴洛克风格建筑,临广场一面,两端各有 一个大阳台,每当重要节日或庆典,总统在靠近市政府一端的阳台上观看中心广场上的庆祝活动,向公众发表讲话。总统府内有若干大厅:
塞维利亚大厅。用西班牙塞维利亚出产的
瓷砖铺就,墙壁上悬挂着 秘鲁国徽、利马市徽和皮萨罗盾牌,摆设家俱为西班牙复兴时期的 物件。图帕克·阿马鲁大厅。为纪念1780年印加起义军首领何塞·加夫列尔·孔多尔坎基·图帕克·阿马鲁二世而取名。本厅为西班牙复兴时期建筑装饰风格。
多拉多大厅(黄金大厅)。中央为内阁部长们宣誓之地
。厅内家俱摆设几乎全是路易十四时期的 物品,包括四个大型装饰吊灯。和
平大厅。原为总统府大餐厅。由于萨尔瓦多共和 国和 洪都拉斯共和 国在此厅签订了 和 平条约而得名。本厅是 个名副其实的 大厅,占据了 总统府的 整个东翼。大厅藻井中央悬下一个巨型波希米亚水晶吊灯,以及六个稍小的吊灯,四个大水晶烛台。厅内桌椅均为西班牙复兴时期风格。椭圆大厅。这里展示着
路易十四时期风格的 桌椅,还展出了 东方、尤其是中国的瓷器,其中有 两个巨型瓷昙,六个大型瓷花瓶。每天12点30分,总统府卫队举行换岗仪式,颇为雄壮。4)、大教堂
1625年建,典型的
西班牙巴洛克建筑艺术风格,设计者是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学家弗朗西斯科·贝塞拉。现存建筑是 1904年大地震后的 建筑,是巴洛克、哥特、罗马式建筑的混和 体,引起颇大争议。据说,皮萨罗的遗体1891年迁移到大教堂,是真是 假,众说纷纭。5)、华人区
十九世纪中叶,首批契约华工抵秘。此后,约十万华人陆续被贩运到秘鲁。他们开始修筑铁路,之后,在
沿海地 区从事农业。一部分移居利马,聚居在 帕鲁罗(Paruro)街及邻近街区,形成一个具有 商业和人文特色的 华人区。侨胞们在该地 区开设餐馆、零售店、批发店,经营各种商品、特别是 中国工艺品,颇受本地和 外国游客青睐。在华人区内华侨出资兴建了一座“中华坊”牌楼。华人区已成为利马一重要旅游景点。旅秘最大的 华侨组织--中华通惠总局,总部设在 华人区。总局与 利马市政府保持着良好的 合作关系。利马市政府对华人区的 环境条件改善十分关注。1997年在利马市长安德拉德的亲自关心下,驱走了 云集在 华人区的 各种小摊贩。市政府于 1999年5月开始,同总局一起对华人区进行改造和修缮,使之更具中华民族文化特色,对游客更有 吸引力。6)、其它
老城区尚保存有
众多颇具特色的各个时期的民居建筑、教堂、修道院,秘鲁共和国国会大楼(宗教裁判所博物馆)、司法大厦。圣马丁广场等。2、皇家费利佩城堡 (Fortaleza del Real Felipe)
以西班牙在美洲殖民地修筑的最大、最坚固的城堡著称,为典型的
十六世纪中叶欧洲城堡建筑风格,是西班牙王室建筑的 最完整最有 意义的 军事防御工程之一,位于 卡亚俄海岸,守卫着 整个卡亚俄港,有一夫 当关万夫 莫开之势。由于
1746年大地震和海啸将秘鲁历史上第一个港口卡亚俄港夷为平地,当时西班牙殖民者 认为,单靠一堵城墙,不足以抵挡自然 灾害的袭击,也不可能抵御当时十分猖獗的英国海盗的侵扰,必须建筑一个更为坚固的防御体系。1747年8月1日城堡奠基。传说总督(苏佩伦达伯爵)何塞·安东尼奥·曼索·德贝拉斯科,亲自掌锹铲下第一锹土。设计者是当时正在利马的
法国宇宙结构学家路易·戈丁(Louis Godin)、西班牙数学家何塞·阿米奇(José Amich)和 西班牙城堡建筑专家胡安·弗朗西斯科·罗萨(Juan Francisco Rossa)。工程指挥(director)是 阿米奇。泥瓦师佩德罗·何塞·拉米雷斯为监工,他 带领20名泥瓦匠和 400名小工施工。工程建建停停,前后历时29年,耗资300万比索。所 用500万立方米石料,大部来自圣罗伦索岛,其他 来自巴拿马和西班牙。船只从西班牙来时装运石料,从卡亚俄返回时装载着 在秘鲁和 美洲大陆其他地 方掠夺到的 财宝或其他商品。城堡建成时。正值西班牙费尔南多在位,故命名为“皇家费尔南多(费迪南)城堡”,后来为纪念已故国王费利佩五世,命名为“皇家费利佩城堡”并沿用至今。1776年,总督曼努埃尔·阿马特-胡尼埃特主持城堡启用仪式。
城堡呈不等
边五角形,每边上建有 碉堡,分别命名为“国王”、“王后”、“圣费里佩”、“圣卡洛斯”和 “圣何塞”,每个碉堡上有仓库,用于 储藏火药。只有前两个堡垒上有塔楼,称为“骑士”塔楼,各有一座吊桥供出入用,两塔楼间有 一22米宽的 土台沟通,称为“环城路(camino de ronda)”,实际上是 环绕整个五边城楼的 走道,现已经没有那么宽。“国王”塔楼有两个环形平台通往炮楼,通过 一个斡旋形楼梯到达炮楼上。“王后”塔楼3层,有 4个炮台,有 一整套内部楼梯、过道、炮楼、宿舍、单人囚室系统。曾关押过秘鲁历史上好几位著名人物,如弗朗西斯科·德塞拉、马特奥·席尔瓦、弗朗西斯科·德保拉·基罗斯、胡安·帕尔多·德塞拉、贝纳尔德斯·波耶多上校、何塞·戈麦斯上校、阿根廷人弗朗西斯科·阿劳斯、塔德奥·特耶斯、何塞·菲利克斯·奥尔蒂斯、曼努埃尔·巴耶霍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