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是南北中国的地理分界线。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秦岭,是指陕西省境内的那一段山脉;
广义的秦岭,西起甘肃、青海,东至河南省中部,绵延800公里,它隔开了中国最大的两条河流长江和黄河。
在
中国更为遥远的 神话cs中,秦岭的 名称叫终南山,它还包括了 昆仑山,并延伸到今天中国和 巴基斯坦边境线上的 乔戈里峰,长达3500公里。从远古开始,中国人把终南山视为天神和【趣探网】 古代的堪舆家,因此更把终南山视为龙脉,他 们认为,终南山下,是 最 适宜帝王居住的 地 方,“君山龙脉正结于 此”。
地袛的 家。人们祈祷国家基业如 终南山一样长久、坚固、不崩坏。秦岭脚下,曾经诞生中国最繁盛的古代文明。
秦岭北坡所有溪流中的水,汇聚成黄河最大的支流——渭河。
渭河从甘肃进入陕西后,冲积出关中八百里秦川。在关中平原,远古时期农业始祖后稷就在这里教人稼穑。
《诗经》中说,这里的
农桑、衣食之业都很丰裕。 秦岭,犹如 一幅高大宽阔的 山水林泉屏风,每日每时呈现于 生活在 它脚下的 居民眼前。秦岭脚下的人们,从远古开始就谱写着田园牧歌,今天人们能够看到的田园遗迹,就是半坡氏族遗址。
《禹贡》中说:“终南,惇物。”《诗经》说:“终南何有,有条有梅。
”在禹封九州时,关中封为雍州,福地为神仙居住之地,又是人的安乐之地,皆因富饶而得名。
富饶的关中平原,首先孕育出中国繁盛的西周王朝。
周的远祖,在秦岭脚下休养生息,最终东灭殷商。
西周吕尚(姜子牙)长期埋没民间,50岁在
棘津当小贩,70岁在 朝歌当屠夫 ,80岁时垂钓于 秦岭脚下的 渭水之滨,钓了10年,每天一钓,10年共三千六百钓,90岁才遇到了 周文王,遂展生平之志。周文王逝世后,吕尚继续辅佐周武王,灭了商纣,建立了强大的周王朝。
西周的丰镐二都,都建立在秦岭山脚下。也许从那时开始,终南山也才有了中南山的名号。
“又名中南,言在天之中,居都之南,故曰中南”。大概在秦建立统一的帝国后,终南山终于改名为“秦岭”了。
“秦为天下之脊,南山则秦之脊也。”也许秦始皇认为,天天矗立眼前的群山给了他气吞山河的力量。
秦始皇生前选定的
坟墓,就位于 改变西周命运的 骊山脚下,那应该是 秦王朝基业兴旺的 起点,他 要葬在 那里,依偎在 秦岭的 怀抱里。对于秦岭,西汉朝野也都有清醒的认识。
秦岭山中出产竹林、玉石、金、银、铜、铁等
富饶的 物产,那时就有 万物皆出的“陆海”之称,百工所 取给,万民所 仰足。皇家还在南山脚下建上林苑,苑中养百兽,秋冬时供天子射猎获取,群臣从各地献来的名果异卉,也栽植在苑中。
在上林苑中,汉武帝还修建昆明池,操练水军,为征伐古滇国备战。
“出门见南山,引领意无限。”站在帝都的城阙上,遥望秦岭,多少帝王将相骚人墨客心中顿生豪气。
虽然西汉衰亡,东汉迁都洛阳,但长安城的辉煌在以后的岁月里继续谱写华章。
北邻长安的
终南山,是 士人心中的 乐土,也 是 帝王眼中的 仙乡。唐大明宫与 终南山的对望,仿佛是 尘世与 仙界、现实与 理想的 反差。万人之上的
帝王也 被终南景致所 吸引,唐太宗说:“对此恬千虑,无劳访九仙。”对于 熙熙攘攘的 长安,幽静的 终南山犹如 仙界。总之,不管是
丰镐京、还是 秦咸阳、汉唐长安城,古代中国最 繁盛的 四个王朝,他 们建立的 文明,都是 在 秦岭这个巨大背景上辉煌上演。秦岭是历代皇都不可或缺的天然依托,如果没有秦岭龙脉的福荫,也就不会有作为13个王朝古都的西安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