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繁森的英雄事迹1
雪域高原、齐鲁青山,中华民族的广袤大地上,一个嘹亮的名字传遍各地,这个名字就是孔繁森。
生前两度赴藏,用将近十年的光阴,孔繁森义无反顾地投入到西藏的建设发展中,书写了一段感人肺腑的奉献诗篇。斯人已逝,但他的英名却永远留在国人心中。
孔子后人,心酬壮志
1944年7月,孔繁森出生在
山东聊城堂邑。山东是孔夫 子的 故乡,孔繁森不仅是与 孔子同姓那么简单,他 还是孔子的第74代孙,骨子中流淌着 如孔圣人一般无二的,为国为民的 赤诚血液。孔繁森自小就受到了
圣人思想的教育,在文化的熏陶下,一颗为民贡献的种子在他 的胸中深深根植,并随着年岁渐长逐渐发芽。17岁那年,孔繁森怀揣着
炽热的心参军了 ,在 军队中,他 团结战友,积极向上,连续几年都被评为"五好战士",这不仅是部队对他的 肯定,更是他 对自我 付出的 自证。1966年9月,表现优良的孔繁森成功加入了我党,并在3年后从部队复员,成为了
一名工人。如果是军人,那就守卫祖国的每一寸领土;如果是工人,那就成为一颗光荣的螺丝钉。孔繁森在
每一个岗位都尽力发光发热,组织感念他 的奉献,将他 提拔成了 国家干部,给了他更大的 发挥平台,孔繁森也一直在等待着 这样的机会。1979年,国家决定抽调一批干部去往西藏,为落后的【趣探网】
西藏注入新的 血液。彼时西藏较之内陆,不仅环境、气候恶劣,还十分贫穷落后,反观内陆发展一片欣欣向荣,干部们大多都不愿意离开,去西藏过 苦日子。孔繁森时任宣传部长,母亲年逾古稀,妻子也
体弱多病,家中还有 三个年幼的孩子,这个小家庭是离不开顶梁柱一般的 孔繁森的 。但
获知这一消息后,他却义无反顾地主动报名赴藏。在临行前,他 写下鲁迅先生曾作的 怀念翟秋白先生的 一副挽联:"是
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还家"以表明自己的 信念,谁曾想,竟一语成谶,这句誓言竟预兆了他 一生的 结局。两度进藏,心怀民众
孔繁森到藏后,担任岗巴县任县委副书记兼县检察院检察长一职。为了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孔繁森先是
将风靡内陆的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制度带到了西藏。作为改革的先锋,他带领着
群众们一起打场、收割、淋雨收庄稼、天晴晒谷物……在 日复一日的相处中,孔繁森与群众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孔繁森将一股改革的新风带到了西藏,群众们也
感激这位无时无刻都在付出的干部。山路崎岖泥泞,甚至没有一条完整的 道路,平时往来稍远,就只能骑马通行。在一次下乡的路上,他
骑马时不慎从马背上摔落下来,当即昏迷不醒,医院远在 30里之外的城区,岗巴的 群众们为了救他 ,抬着昏迷的 孔繁森走完了 这段漫长的路程。抢救过来的孔繁森对着藏族同胞们产生了更加特殊的感情,对于他而言,是藏族的百姓们给了他第二条命。
1981年,孔繁森从岗巴调回了聊城,临走那天,无数藏族人民前来含泪送行。在聊城时,孔繁森还时不时念叨着
藏民们,如果还有 机会,他 还愿意再一次踏上那片土地 ,再一次与 当地 人民一起奋斗。这个契机很快又来了,孔繁森仅仅陪伴家人7年,1988年,他又
一次主动参选了进藏干部,二次进藏,当时他 已经是 聊城行署副专员。对于 大多数人来说,这已经是一份足以保证家人衣食无忧的 铁饭碗,但孔繁森心中有 更高的追求。青山埋忠骨,热血洒高原
再一次回到西藏时,孔繁森没有走进岗巴,他
有 了更广阔的 舞台——拉萨。在拉萨时,孔繁森任副市长一职,主要负责卫生、文教和民政工作。一个县城的居民们普遍患有大骨病,为了弄清病因,孔繁森不辞辛苦,爬上了5000米左右的山顶采集水源。
同时,考虑到偏远地区的医疗问题,他自掏腰包,准备了上百元的药品,为贫苦的百姓送去了生活的救命药。
孔繁森不仅关心百姓,还十分重视对下一代的
教育问题。他走遍全市大大小小的 学校,在 一次又 一次的 奔走中,拉萨的儿童入学率从45%上升到了80%。关心儿童,关爱老人,将一颗心完完全全投入在
为人民的 奉献中去,自从来到拉萨,孔繁森没有 一天是闲着 的,但 凡问起孔繁森,他 总是在四处奔波的路途上,连女儿的 婚礼,他 都错过 了 。人民的
利益高于一切。 在一次地震后,孔繁森还收养了 三个孤儿。工作的 同时,还要兼顾对孩子的照顾,孔繁森却默默承受着这份辛苦。他虽然是
副市长,但 工资几乎都被他用来资助贫民了 ,他 自己的 生活却十分拮据,为了补贴家用,孔繁森甚至多次献血,只为得到补贴……赴藏期满后,他没有回到聊城,而是
调转车头,前往了 更加贫困的阿里。阿里被称作"世界屋脊的 屋脊",其艰苦的自然 条件让人望而却步。孔繁森却一步一个脚印地走遍山川,探索阿里的经济发展之路,就在
一切都蒸蒸日上、逐渐好转之时,意外发生了。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夺去了
孔繁森的生命,这位全心全意为人民奉献的好干部,倒在了 50岁那年,援藏的脚步骤然 停下了 。后人整理他
的遗物时,只有简单的 两件遗物,一个是8元6角的遗产,一个是 对阿里发展的建议,除此之外,别无他 物。提起孔繁森时,人们总是
眼含热泪,时至今日,他的 事迹仍流传在华夏大地,他 的精神也成为了 一代又一代党员的学习标杆,如今的 海晏河清,是对孔繁森最好的 赞歌。孔繁森的英雄事迹2
孔繁森被追授为“模范共产党员”“优秀领导干部”称号。2009年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荣获“改革先锋”“最美奋斗者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等 称号。山东聊城孔繁森同志纪念馆广场上,有
一条名为“生命标尺”的铜板路,铜板路尽头是一座红色雕塑,名为“人字丰碑”,寓意为“红色丰碑、大写的人”。孔繁森,1944年出生于
聊城五里墩村。在党的 培养教育下,他参军、入党,后来转业到地方工作。1979年,国家要抽调一批干部到西藏工作,时任聊城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 孔繁森欣然赴藏,任日喀则地区岗巴县委副书记。在岗巴工作3年,孔繁森跑遍了 全县的 乡村、牧区。1988年,孔繁森第二次进藏,担任拉萨市副市长,分管文教、卫生和
民政工作。到任仅4个月,就跑遍了全市8个县区所 有 的 公办学校和 一半以上的 村办小学。 在他 任职期间,拉萨市的教育事业有 了 长足进步,办学条件明显改善,适龄儿童入学率明显提高。1992年底,孔繁森第二次援藏工作期满,西藏自治区党委决定任命他
为阿里地委书记。为了 寻找阿里的发展优势,他跑了全地区106个乡中的98个,与 藏族群众结下了深厚友谊。冰山愈冷情愈热,耿耿忠心照雪山。
孔繁森把自己一颗火热的心献给了雪域高原。他用胸口为聋哑老人暖脚,用自己不高的收入养育孤儿……他说,西藏的老人就是我 的老人,西藏的 孩子就是我的孩子。1994年11月29日,孔繁森带队赶赴新疆塔城考察边贸工作。完成任务返回阿里途中,不幸发生车祸,以身殉职,时年50岁。
人们在料理孔繁森的后事时,看到两件遗物:8元6角钱,以及他
去世前写的 关于 发展阿里经济的 12条建议。这就是 孔繁森留下的遗产,体现出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怀。一副挽联道出了藏族群众对他的怀念:“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两离桑梓,独恋雪域,置民族团结重如冈底斯山。”1995年,孔繁森被追授为“模范共产党员”“优秀领导干部”称号。2009年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荣获“改革先锋”“最美奋斗者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等称号。孔繁森的英雄事迹3
2018年,当孔繁森的名字响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时,他昔日同事、朋友禁不住热泪盈眶。“祖国和人民没有
忘记他 ,这让坚守在高原的 我们备受鼓舞!”这是 他昔日同事李玉建说的一段话,却也 是 所 有坚守在 西藏高原的 所 有干部心里最想说的一段话。孔繁森就像是一盏灯,照亮了后来人的路。而对于雪域高原的人民来说,孔繁森代表了更多的意义。
那一年,孔繁森第一次到西藏工作,用三年时间,就和藏族同胞结下了深厚友谊,自此和这个地方再也分不开。
1979年,已是
地 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孔繁森响应国家号召,奔赴西藏。此时的西藏远没有内地 发展快,地 处高原,条件艰苦不少。再加上孔繁森妻子体弱多病、母亲年逾古稀,家中三个孩子没人照顾,许多人都建议他不去。但怀着
一腔热血的 他 ,还是 决定奔赴西藏。当踏上这片土地
,入眼之处除了 蓝天白云之外,还有那生活艰难的百姓民众,这让他下定决定,要为这片土地做点事。考虑到孔繁森年轻能干,在征求了他
的 意见后,当地 党委将其派往海拔更高、条件更艰苦的 岗巴县任县委副书记。此时十一届三中全会刚刚开过,全国都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了
将这个制度更好的推行下去,他 亲自到乡试点,和 乡亲们一起收割、打场、干农活,修水利,和 当地 群众结下了深厚友谊。也
就是 在 此期间,他 骑马下乡,不慎从马背上摔了 下来,昏迷不醒。恰好路过 的 藏民发现,抬着他徒步三十多公里,将其送到医院抢救。这次经历,让孔繁森暗下决心,一定要用实际行动报答藏族人民。
在岗巴工作的
三年时间里,他 跑遍全县,没有放过任何的 犄角旮旯。正是这种负责任的态度和行动,孔繁森和 当地 百姓结下了深厚的 友谊。等到他 三年任期满了 之后,当地 百姓依依不舍,为其送别。看着前来送行的
群众,孔繁森除了 满满的 不舍外,还有 深深的 责任感。这三年来,他越是深入了 解这片土地,就越清楚这片土地需要更多人来支援、帮助,这样才能建设一个更好的 未来。这次他奉调回山东,是没机会继续留在
这里继续工作了 。但他 依旧饱含深情地说:“我 这条命,是 藏族百姓捡回来的,如果有 机会,我愿意再度踏上这片土地 ,去工作,去奋斗。”回到山东之后,孔繁森见到了
日夜思念的 父母。在 外地工作,他 最放心不下的 就是 两位老人。尤其是父亲去世之后,他 就更加清楚和母亲在一起的时间会越来越少。所 以他 总是 抽空,带着 老母亲出去散心。只要他在,为母亲端屎端尿的事情总是他抢着做。即便是母亲吃剩下的饭,他也会端过去一口一口吃完。
1988年,孔繁森等到了去西藏的机会,这年山东再次选调干部前往西藏。
可到了报名时,他却犹豫了。此时母亲已经87岁,这一去恐怕将会没多少机会再陪在老人身边。
然而一想到西藏正是需要人建设的时候,他的内心便感到一阵纠结。思虑再三之后,他还是填了报名表。
为了不让母亲担心,直到出发前,他才告诉老母亲。临分别时,他
还是不忍心说真话,一边为母亲梳头,一边思考着说:“娘,儿又要远行了 。是 开会,要去很远,很久,翻很多山、跨很多河。”清醒的老母亲,不免舍不得,说:“能不能不去呀?”
孔繁森鼻头一酸,缓了缓说:“是公家的事,不去不行。”
一听是公家的
事,老母亲改了 口,说:“公家的事耽误不得,你赶快去。路上多带些衣服,干粮,不要喝凉水。”老母亲知道儿子身体一直不好,临别还不忘嘱托。这让孔繁森实在
不知道说些什么,因为他清楚这次一别,母子俩的时间越来越少。父母在,不远游!可为了
国家,他不得不舍弃小家,成全大家。想到这,孔繁森抱着老母亲痛哭起来。哽咽着 说:“娘,您多保重!”孔繁森走了,带着母亲的嘱托踏上了进藏之路。
到拉萨后,他被任命为拉萨市副市长,分管文教、卫生、民政工作。与
第一次援藏相比,这次他 的 责任更大、肩负的任务更多,尤其文教工作,更是重中之重。民国时期,中国文盲率在80%。所以毛主席将“从80%的人口中扫除文盲”,定为新中国的一项重要工作。
然
而西藏地 处高原,再加上当地百姓生活条件不好,诸多基础设施并不完善,许多孩子甚至连初中都没读完,就被迫辍学。孔繁森为了改变现状,到任四个月就跑遍了
拉萨大大小小学校,深入基层去了解学生、家长、老师最真实的 诉求,力求将义务教育事业发挥到极致。正是 他 不辞辛劳,当地 适龄儿童入学率从45%提高到了 80%。老有
所养、幼有 所 学,孩子入学问题解决的同时,他也 没忘记孤寡老人的 安置问题。为了 让老人们感受更多的温暖,孔繁森亲自到养老院、敬老院,和 老人们说说话、谈谈心,并为他们带来政府最诚挚的关心和 温暖。和
这些老人交谈,不免让他想起老母亲。常年在 外的他 ,自觉亏欠母亲、妻子、孩子太多,所 以在除夕之夜时,他 独自一人面向东方跪倒在 地 ,只为给亲人祈福。当通讯员将他拉进屋子后,才发现他 的 泪滴早已凝结成冰。除了自身十分孝顺之外,他
还经常给别人说:“不要和 不孝顺父母的人打交道”。正是 这种孝心,让他对老人孩子有 着 天然 的 关心。一次,他和工作人员到了村里一处牧民家,家里住着
一位年近80岁的 孤寡老人,这次他 就是专程来看老人。当握着 老人枯瘦的 手时,孔繁森不禁一阵心酸:“波啦,地 委派我 来看望您老人家。”躺在床上的
老人,一听说是 地委来看她,紧紧地 拽住孔繁森的双手,放声哭了起来。原来这些天老人生病,又 没人来看她,以至于她只能维持最基本的生活,如今就只能躺在 床上等 死。孔繁森连忙拉住老人家的双手,说:“老人家,我来晚了,让您受苦了!”
而这并非个例,他在
另一家也 发现了同样情况的老人。向来温和的孔繁森,罕见地 对身旁人发了火:“你们还像共产党的 干部吗?”他接着说:“我们共产党人常说自己是人民的儿子,可哪有人民的儿子吃得好、睡得香,却不管人民?”
这番发言,让在
场人震耳发聩。当即孔繁森给当地 干部下了 三个命令:首先找医生给老人看病,其次给老人安置新的 床垫、毛毡,最后还要妥善安排好老人的生活问题。虽说他已经给当地
干部下了 命令,但孔繁森依旧不放心。他经常托人给老人带去各种生活物资,甚至自己掏钱给老人买药,有时间他还会亲自去看望老人。1992年,孔繁森第二次工作任期期满,这一次他
没被调回山东,而是被任命为阿里地 委书记。按照孔繁森的性格,自然 一口答应,同意去阿里。因为他清楚,这是 组织信任他 。阿里地
区作为“世界屋脊的 屋脊”,面积很大,人口极少。常年零度以下的天气,伴随着多达140天以上的 大风,让许多人选择离开这里。走在阿里,往往很久都看不到一个人,因为这里实在太偏、条件太差。而组织之所
以将其派到这里,就是 看重他的能力、责任心,觉得他能改变阿里,所 以他留了下来!到了阿里之后,见惯了西藏贫穷的
他,依旧不由得心中一痛。阿里的 条件实在过于 艰苦,一次寒冬时节,孔繁森下乡看见路边一个帐篷,里面住着一个单身母亲和四个孩子。寒冬腊月,这帐篷就成了他 们唯一的 依靠。孔繁森将全身上下所
有 的 钱——共80元,连带身上的大衣都给了 他们,走出帐篷后,对身边的 人说:“如果老百姓继续这样生活下去,我 们上对不起天,下对不起地,中间对不起老百姓!”为了摸清阿里的实际情况,他
深入阿里各个地区调查,跑遍了 两个山东大的 阿里。到任后的 两年里,孔繁森不是在走访的 路上,就是 在准备走访。因阿里地广人稀,常年不见人烟,他们饿了就吃风干的肉,渴了就喝山上的
雪水,一路艰辛,孔繁森依旧能苦中作乐,甚至不忘打趣随行人员:“这上等 的雪水,等我 们开发出来,让外国人花美元来买!”两年不到的时间,孔繁森跑遍了
全地区多数乡村。有 了 大致了解之后,孔繁森对工作人员说:“阿里的 贫穷是 我 们的耻辱,带领群众致富是我 们的天职。”此时的他,已然决定扎根阿里,将阿里拖出“贫困的泥潭”。
当他家人得知这个决定后,俱都陷入了沉默。但本着支持的原则,孔繁森的妻子决定去西藏看望丈夫。
回来的时候,看病花光了
路费的 妻子问孔繁森要钱,结果他 东拼西凑才勉强凑了 500元,最后还是妻子找熟人借了些。好不容易回到济南,妻子去学校看望还在
读大学的 小女儿。女儿见面后对妻子说:“学校要交学杂费,我给爸爸说,他 让我跟你 要。”可妻子哪来的多余的
钱?回来的 路费都是问别人借的,如今从济南回家都没多余的 路费,又 去哪里找钱给女儿交学费?这些年的辛酸,让妻子当着
孩子的面哭了 起来。任谁都没想到,一个中高级干部,生活居然如此清贫。那孔繁森的 工资呢?他的工资尽数都被用来资助当地百姓,以及收留的三个孤儿身上。
在藏工作,孔繁森几乎
就没有 给家里寄过钱,工资多数用在了补贴困难藏族群众身上。在来阿里前一年,拉萨发生了 地震。他在震灾中,认识了三个孤儿,这三个孩子的父母在地震中被夺走了生命,独留下了他们。
三个孩子无依无靠,孔繁森动了
恻隐之心,将孩子接到了家里,担负起养育责任。向来上山下乡就会拿钱救济困难藏族群众的 他,如今还要养育三个孩子,生活更加困难。往往发了工资半个月,家里就没啥钱了 。他
可以吃苦,但 孩子不能,为了 让孩子们跟上营养,孔繁森偷偷到医院献血。此时已经四十多岁的他,身体本来就不好,护士以“年龄大,不宜鲜血”,婉拒了 他 。孔繁森没办法,开口说:“家里孩子多,负担重,急需要用钱,请帮个忙!”
拉萨副市长,为了“营养费900元”,求着
医院护士,前后三次鲜血900毫升。而得到的 钱,也 尽数用在 了孩子身上。而他自己,连内衣都打了好几个补丁,从来不舍得买新的。所以当妻子开口要钱的时候,他才会东拼西借。
但一家人都不怪孔繁森,他们知道孔繁森的理想。
在
他的努力下,阿里渐渐发生改变。鱼骨粉加工厂、水泥厂等相继建立,朗久地 热电站改造工程顺利完工发电。阿里一点点在 变好。而他的家庭也因为自身影响,自己的三个孩子也学有所成,奔赴不同的岗位。
许是这些年父亲的影响,三个孩子尽数选择了从政。大女儿孔静和父亲一般,进入了政法部门工作。
这些年父亲虽不在身边,但
其精神始终影响着 她,父亲常说的 :“一个共产党员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让她受益匪浅,尤其是父亲的言传身教,更让她明悟爱人者 ,人恒爱之!所以在
工作中,她与父亲一般,生活淳朴,从未谋私。在工作岗位兢兢业业这些年,也 积攒了 一定的口碑,成为了 别人口中的为民办好事、办实事的 好干部。虎父无犬子,孔繁森的唯一儿子也不遑多让。当初孔繁森在山东过得好好的,愣是去西藏援建。
如今他
儿子学业有成,也学着他,不坐办公室,也 到了 最基层,从最初干起,一步步往上走,只为给老百姓多做点实事。瞧着子女们越来越有
出息,孔繁森很欣慰,也 很愧疚。这些年在 西藏工作,没给家里寄过 多少钱,也没多少时间陪着他 们,是 亏欠了 他 们不少。但 瞧着阿里的现状,他 不得不暂时放下儿女情长,为阿里寻求一条致富道路。兴许不少人觉得孔繁森狠心,因为他当初离开山东,奔赴西藏时,老母卧病在
床、妻子体弱多病,这一走,独留下妻子照顾老母、三个孩子,甚至于 其进藏之后也没给家里寄过多少钱,这让妻子精神和物质都不堪重负。可他
真的狠心吗?在 《流金岁月》这档节目中,孔繁森小女儿孔玲说:“爸爸常说对不起奶奶,对不起奶奶,对不起我 们。可他最对不起的 ——是 他自己。”这是
一位从小父亲陪着时间极少、见不到父亲几面的 孩子,长大后对父亲最深刻的理解。这些年孔繁森常说对不起别人,也为别人做了不少事,唯独忘记了自己。从17岁参军入伍,到两次进藏,他获得了不少荣誉,却也吃了不少苦,但他从来没说过这些。
收养了
三个孤儿后,孔繁森越来越“忙”。白日里忙着 工作,晚上回家还要教孩子们读书写字。夜里和孩子挤在一张床上睡觉,常常半夜就得醒,因为年幼的孩子半夜里常常尿床,他 就得起来换床单、洗床单。除了照顾孩子们生活,他
考虑到地 震给他 们带来的 创伤,常常舍弃自己的休息时间,带着他们出去玩,买各种各样的东西。一个被称为“时代先锋”的“焦裕禄式干部”,可不止做这些事。除了
照顾三个孩子外,他还是一名“医生”。每逢上山下乡,孔繁森都会背着 一个医疗箱,里面装着些常用药。工作之余,就给当地农牧民听诊、把脉、打针。久而久之,藏族地区都知道这里有个会看病的“本布啦”。
除了这些,孔繁森还留下了太多事迹。
一次,一位70多岁的
藏族老人突发肺病,浓痰堵住了咽喉,生命垂危。在没有 更多医疗器械的 情况下,他就用听诊器的 胶管一点点将老人的痰吸了出来,救了 老人的 命。还有
一次,孔繁森到敬老院看望老人。走进敬老院后,他 得知一位老人之前烫伤了 ,当检查了 老人伤口后,才发现已经溃烂发炎。他 打开随身的医疗箱,给老人消毒、涂药,最后用纱布扎好。为了
让老人好过 些,他 特地将自己的风衣脱下来给了老人,还将身上仅剩的 30元钱给了 老人。这让老人感动得直喊“活菩萨、活菩萨”。除了这些感人的事迹外,他在阿里的工作也有了飞速的发展。在他的努力下,阿里经济发生了飞速的发展。
可他
并不满足当下,孔繁森希望全西藏人民过 上更好的日子。为了 将阿里地 区的经济带上一个新台阶,他 将目光投向了 边贸、旅游方面。为了 验证方案的 可行性,他亲自带队前往新疆塔城考察。就在他壮志踌躇时,意外发生了!
1994年11月29日,完成任务返回阿里途中,因车祸,孔繁森以身殉职,年仅五十岁。
初闻这个消息,不少人并不相信。常言说“好人长命”,一个为民的好干部,怎么可能以这样的
方式结束自己的一生?可事实就是这样,孔繁森牺牲了。就在
他牺牲的头晚上,他还奋笔疾书,写下了《阿里亟待解决的 十二个问题》。当清点孔繁森的遗物时,众人对孔繁森又有了更深刻的
理解。因为他 的遗物不多,除了 几个纸箱子外,就剩下八元六角,和几张写满了西藏建设问题的草稿纸。现场的
人们拿着 这仅有的 一点遗物,都忍不住背过 身去,偷偷地抹着眼泪。谁能想到,一个地 委书记,竟然 过 的这样的贫穷!作为新中国的中高级干部,他留下的
遗物就只有这些。但 真的就只有这些?恐怕远远不止,因为他留下了无穷无尽的 力量。这种力量,不仅仅表现于 他的 周围,更展现于 整个中国。孔繁森牺牲时,小女儿孔玲正在读大学。这些年父亲不常在
身边,但 两个人联系从未断过 ,对孔玲的教导也没停过 。即便孔繁森陪伴在她身边的时间少,但
精神的传承却从未断过 。为此她特别理解父亲,因此才会说出“他 最对不起的,是他 自己”这句话。因为他将所有的爱,都奉献给了别人。
他
爱祖国、爱人民、爱事业,但凡他 应该爱、可以爱的一切,都会用尽全力去爱。为了这超越一切的爱,他无私奉献、乃至于 付出生命。而这种超越时间、历久弥新的精神,也在影响着每一位中国人,甚至于整个世界。
对于
一个民族来说,若是没有 强大的精神力量、高尚品格支撑,是不可能傲然 与 世界之林。那这赖以生存的精神力量,又是如何组成的?说到底还是由无数优秀儿女前仆后继,用自己的行动和思想塑造形成的,而孔繁森就是其中一份子。
在人民和
母亲都需要他的 时候,他忍痛选择了 人民;在家里条件如此艰苦的 条件下,他 依旧将不多的 工资用在了藏族同胞身上。所
以他 和诸多民族英雄一般,不仅获得了相同信仰、相同组织的尊重,也赢得了其他民族的尊敬。甚至有 不少外国人听说孔繁森的 故事后,捐赠了 不少东西。如今二十七年过去了,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不管这个世界如何变,孔繁森的精神并不会成为历史。
相反,他的精神早已转化为整个国家的
集体记忆,成为了华夏民族的骄傲。随着 时间推移,这将会成为我们战胜一切的 内在 动力!孔繁森的英雄事迹4
“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在西藏十年,倾尽所
有,他就是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原地委书记、政协主席孔繁森。虽已离去20余年,但他
献身的雪域高原没有 忘记他 ,他 留下的 那句话——“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已成为党员干部永恒的精神财富!两次进藏,把党和人民的需要作为唯一选择
“是
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还乡。”1979年,时任中共聊城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孔繁森主动响应国家号召赴藏工作,前往海拔4700多米的 岗巴县担任县委副书记。在岗巴3年,他几乎跑遍了全县的乡村牧区,和群众一起收割、打场、挖泥塘,与当地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光阴似箭。1988年,山东省再次选派进藏干部,组织上决定让他带队第二次赴藏工作。
“我是党的干部,服从组织安排。”其实,孔繁森心里很清楚,家里确有
不少困难:年近九旬的老母生活已不能自理;三个尚未成年的 孩子需要照看;动过 几次手术的 妻子体弱多病。临走前,他跪在母亲面前,流着眼泪深深磕了个头:“自古忠孝不能两全,您要多保重!”
第二次进藏,孔繁森任拉萨市副市长,分管文教、卫生和民政工作。任职期间,他
跑遍了全市所有 公办学校和一半以上的 乡办、村办小学,为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殚精竭虑,成功将拉萨的适龄儿童入学率从45%提高到80%。一路向西,在雪域高原留下8万多公里足迹
1992年底,孔繁森第二次调藏工作期满,此时,应该东进返乡的
他 却接受了 一项更艰巨的任务,一路向西,奔赴自然条件更恶劣的 地 区,挑起阿里地 委书记的重担。在阿里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从南方的
边境口岸到藏北大草原,从班公湖到喜马拉雅山谷地 ,全地 区106个乡,他 跑了98个,行程8万多公里。在
孔繁森等地委、行署一班人的 带领下,阿里的 经济有了 较快发展。1994年,全地 区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8亿,比1993年增长37.5%;国民收入超1.1亿,比上年增长6.87%。一幅全面振兴的宏伟蓝图,正在 雪域高原上铺展开来:2000千瓦的朗久地热电厂重新发电,高原的夜晚不再漆黑;
年产值上亿的山羊绒梳绒厂和鱼骨粉加工厂、硼矿脱水厂等拔地而起,机器轰鸣声打破了千年沉寂;
普兰、什布奇口岸开通,至边境强拉山口公路竣工,阿里向世界敞开了大门……
三个藏族孤儿,900毫升鲜血 他奉献的是比血还浓的炽热情感
1992年,拉萨市墨竹工卡等
县发生地 震。时任拉萨副市长的 孔繁森立即赶赴灾区,并承担起抚养三个孤儿的 责任。生活拮据的他,为了不让孩子们受委屈,先后三次来到西藏军区总医院献血900毫升。
“家里孩子多,负担重,急需要钱。请帮个忙吧!”
殷红的鲜血,从孔繁森的体内缓缓流进针管,这是从一位日夜操劳的领导干部的血管里流出来的血!
孔繁森是清贫的,同时也是富有的,他拥有世间最美好的心灵和最高尚的精神境界。
雪山含悲,江河呜咽 他将高大的身躯融入祖国疆域
1994年11月29日,孔繁森在去新疆塔城考察边贸的途中,在一场车祸中不幸殉职,时年50岁。
人们在料理后事时看到两件遗物:他身上仅有的8元6角钱和去世前4天写的关于发展阿里经济的12条建议。
这就是孔繁森留下的遗产,这就是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怀!
在阿里,在拉萨,在聊城……成千上万的人呼唤着同一个名字―——孔繁森。
“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二离桑梓,独恋雪域,置民族团结重如冈底斯山。”——一幅幅低垂的挽联,倾吐着人们的无限哀思和崇敬之情。
如今,进出阿里的
公路宽阔平整,机场雄伟壮观;当地 群众住上了宽敞房屋,电器已成为居家标配;阿里人民正和全国人民一起,坚定地向小康社会迈进……孔繁森生前憧憬的 图景,变成了现实!